企业资源规划-第五章-库存管理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8289118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60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资源规划-第五章-库存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企业资源规划-第五章-库存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企业资源规划-第五章-库存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企业资源规划-第五章-库存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企业资源规划-第五章-库存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资源规划-第五章-库存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资源规划-第五章-库存管理(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王 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 逸夫楼421-86413823/13936132708-,第五章 库存控制与库存管理,5.1 库存控制与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库存控制 库存分类管理策略 库存分级管理策略 库存分布管理策略 库存控制策略 库存管理 出入库管理 库区库位管理 库存盘点管理 批次管理 呆废料管理,5.1.1 库存管理的概念,库存管理是指企业为了生产、销售等经营管理的需要而对计划存储、流通的有关物品进行相应的管理,如对存储的物品进行接收、发放、存储保管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5.1.2 我国企业在库存

2、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库存业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库存管理依然停留在出入库业务处理的操作层面,而不是从库存控制与企业物流的决策与战略角度考虑问题 库存管理大多停留在数量上,没有库存价值的管理,没有库存费用的管理 库存台帐仅仅是记录出入库信息,没有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库存、订货点、订货批量、补库方法提供必要的统计分析数据和依据 分级、分布库存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监管和统一控制 缺乏完善的存货核算制度 没有实行帐龄管理 在制品管理缺失,5.1.2 我国企业在库存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基础数据方面存在的问题 作为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基础数据,物料主文件、产品结构与物料清单不完善,甚至缺失 没有建立科

3、学合理的物料分类体系及其编码体系、ABC分类体系 缺乏规范、完善的在制品流转追踪信息 缺乏完善的生产期量需用与供应记录信息 缺乏规范、完善的统计、分析、报表体系,5.1.3 库存掩盖的管理问题,5.1.4 产生库存的原因,安全库存 需求波动:目的是为意料之外的需求保险。作用是增加销售;减少外运、替代更高价产品、客户服务文书的、电话、电报、包装等费用。 供给波动 :目的是为供应中断保险(供应商提前期变动)。作用是减少停工与加点、替代物料与货物运入;增加销售 季节性/预期储备 目的是平衡生产量(即去满足季节性销售,市场营销的促销)。作用是减少加班加点、外协、报废与返工费用等等,减少所需设备的富裕能

4、力 。 批量库存 目的是为各制造作业解偶(如机加与装配;供应商与使用者)、适应供应商生产节奏与批量。作用是获得采购上的折扣;减少生产调整、物料搬运、质检费用等等。 在途库存 目的是保证供销配送渠道的连续、稳定。作用是增加销售,减少运输、搬运与包装费用 囤积库存 目的是为稀缺物料提拱屏障(即铜、 银)。作用是降低物料采购成本,5.1.4 产生库存的原因,建立库存的目的 保持生产运作的独立性 满足需求的变化 增强生产计划的柔性 克服原料交货时间的波动 利用经济订购量的好处,5.1.5 库存管理原理,库存集中反映了企业物流管理的水平 生产计划完成必然产生一定数量的物料,从而形成库存。 为保证计划的执

5、行,必然保持一定的库存物料,满足生产的期量需求。 因此库存是计划与控制的产物和执行情况的反映 库存反映了企业财务运行状况 库存控制对象 原辅材料 采购零部件 在制品 产成品与齐套 最终产品,5.1.5 库存管理原理,库存与计划密切相关 计划导致库存,库存量是计划的结果。库存物料的品种、物料库存量的多少、早晚的依据是计划。脱离计划就谈不上库存控制 库存支持计划。超储与片面强调零库存都是错误的 评价库存的标准 客户服务水平:既保证生产、销售需求,又控制资金占用。用出现短缺/脱销的几率表达 库存占用资金:控制在企业资金预算范围之内 库存资金周转次数:与行业平均水平或企业期望值的对比 周转次数=产品年

6、销售成本/资金年平均占用额 占用额:流动资金中的盘存资产,即储备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5.2 现代企业物流的特征,相关性 物料从采购到货、生产加工、装配、测试、到交付的全过程中,物料必须保持流转顺畅、高效,物流量必须保持相应的水平。物料的停滞就是一种浪费。企业的生产活动就是物料流动的过程。物流的顺畅、高效流转意味着企业的周转速度,物流量的加大意味着企业销售收入,二者之间存在着量本利的关系。必须较快物流周转速度,加大物流量,这是企业实现较高的投入产出比,在满足客户期量需求的情况下实现利润的基础。,5.2 现代企业物流的特征,流动性 是指物料从采购到货、生产加工、装配、测试、到交付的全过程中,物

7、料必须保持流转顺畅、高效,物流量必须保持相应的水平。物料的停滞就是一种浪费。企业的生产活动就是物料流动的过程。物流的顺畅、高效流转意味着企业的周转速度,物流量的加大意味着企业销售收入,二者之间存在着量本利的关系。必须较快物流周转速度,加大物流量,这是企业实现较高的投入产出比,在满足客户期量需求的情况下实现利润的基础,5.2 现代企业物流的特征,价值 库存物料不仅是企业的存货资产,同时也是企业负债。因为只有物料只有以产品的形式流出企业,才能体现为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另一层含义是物流流转的过程是既是资金投入、成本消耗的过程,也是物料增值的过程。第三层含义是库存是有成本和费用的。库存占用既有资金成本

8、,又有机会成本。库存物资的管理、维护、自然损耗都是消耗费用的,因此企业必须尽量降低库存。,5.2 现代企业物流的特征,信息流 需求信息从需方流向供方,引发物流,是源头 供应信息伴随物流从供方流向需方,是归宿 供需链管理的第一目的:快速、准确捕捉需求信息 物流 物流从供方开始,延供需链的各个环节和仓储流向需方 供需链管理的第二目的:迅速组织供应,控制物料均衡有序地流动 资金流 供方业务活动消耗资源,发生成本,导致资金流出 产成品被需方接收后,资金回流,形成供方利润 供需链管理的第三目的:从各环节总体运营成本和全产品生命周期的总体拥有成本中降低成本 价值流 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交付用户为止,全寿命

9、周期过程中物料的状态、位置、时间的改变引发增值/消耗/减值 供需链管理的第三目的:消除不增值、消耗、减值活动/环节 业务流 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处理流程 供需链管理的第四目的:责任分离,业务衔接,相互协同;流程清晰,规范完善,简洁高效,5.2 现代企业物流的特征,供 应 市 场,采 购,加 工,销 售,需 求 市 场,物 流 过 程 / 增 值 过 程 / 产出过程,资 金 流 过 程 / 投入过程,应付,资金流出 信 息 流 资金流入,到货,物料流入 信 息 流 物料流出,发货,应收,装 配,缓冲(库存),计划/控制/分析,5.2 现代企业物流的特征,物流管理的基本任务 分析预测市场与客

10、户需求,并据此预测供应需求,结合生产计划,通过供应能力的平衡,确定长期采购战略、中期采购策略和短期采购计划。 会同与技术、工艺、质量、经营、财务等部门,制定供应商准入标准和管理策略。 与技术、工艺、生产、计划、财务等部门协同,确定各种物料的库存策略与标准。 确定物料ABC分类原则,协同编制物料主文件和物料清单。 确定批量订货规则和调整因素。 监控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主动地收集、分析、反馈信息。 及时掌握生产与供应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变动因素,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需求,及时调整供应,主动保证生产的顺畅进行。 控制、处理库存出入库业务,进行库存盘点与存货核算,为领导决策和采购计划的制定提供及时、准确的

11、依据。 会同技术、工艺和成本部门,在选用物料时进行经济分析、价值分析和成本控制。 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调整各种物流控制参数和标准,提交各种分析、统计报表。,5.2 现代企业物流的特征,产出,投入,处理流程,客户,需求,供应,供应商,需求,供应,物料,资源,产品,服务,决策/计划/协同/控制/分析,5.2 现代企业物流的特征,5.2 现代企业物流的特征,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 企业追求的目标是,满足客户期量质需求,实现企业内外部供需平衡,加快物流速度,加大物流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速度是以物流周转速度衡量的,在某一经营期间内周转次数多,意味着企业资源的利用率高,企业生产效率高,单位

12、产品的成本低,资金周转率高。 物流量是以销售额衡量的而不是以采购额衡量,因为只有销售额才能反映企业的有效物流。销售额与采购额之间的比描述了企业物流的有效率。物流量大意味着企业销售额的加大,反映了企业的产品适销对路,市场需求量大。,5.2 现代企业物流的特征,物流成本由以下因素构成: 企业用于外购原辅材料、零部件和外委外协的期间业务费用 保管、维护、搬运成本 将零部件加工装配为最终产品的成本 质量成本 占用资金的财务成本和机会成本 从财务角度看,企业的物流过程实际上是物料的增值过程。而物流的各个环节又分为增值环节、非增值环节和消耗环节。因此物流管理的原则是尽量减少非增值环节和消耗环节,提高增值环

13、节的效率,将企业资源尽量投入到增值环节上。 企业在分析物流成本时,不仅要考虑采购应付成本,而是要综合分析物料的总体拥有成本。 由于企业的间接成本最终也要摊销到产品成本中,因此需要在投入产出、量本利分析的基础上计算企业的盈亏平衡点。,5.2 现代企业物流的特征,企业物流与资金流是密切相关的。 采购需要资金计划作保证。采购是资金流出的过程。物料的流动过程所发生的成本是资金不断注入和流动的过程。产品的交付又伴随着资金的回笼、增值和利润的实现。 涉及物流的每一个环节都涉及财务的相关过程。 每一个物流活动都涉及财务相关科目上的借贷关系。 物流的结果则体现在企业财务的现金流、损益、资产负债期间报表上。 因

14、此从财务角度分析,主要是以价值和成本控制的方法实现对物流的控制与约束。,5.2 现代企业物流的特征,物流系统的目标是 建立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责任分离,业务衔接,相互协同;流程清晰,规范完善,简洁高效;全程追踪,科学考核,数据说话的物流体制 达到提高管理水平、进行适度的精细化管理、实现供需平衡、提高物流周转速度、加大物流量、降低物流成本、保证生产稳定顺畅运行、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与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综合竞争力的目的。,5.3 库存控制方法,5.3.1 库存物资分类,物料ABC分类 分类原则 分类作用,5.3.1 库存物资分类,物料分类与编码 物料分类的作用 定义相关会计科

15、目 查询库存物料 说明物料来源 说明处理方法 便于建立物料主文件 物料编码 识别物料 唯一性(区别) 自动识别(条码、RFID) 一致性(全企业范围) 同一性(针对不同图纸) 区别零件与毛坯,物料分类与编码 物料编码的要点 物料特征 物料号与图号 成组码 物料的来源不同 自制与采购/外协 对照代码 国标、军标、行标、厂标 供需方代码 销售代码,5.3.2 库存费用,物料成本:标准成本/计划价格 订货成本:采购、外协加工、内部加工(试件、生产调整等)。与批量与次数相关 持有成本:存储、搬运、维护、折旧、损耗、报废、税费、保险费 短缺成本:停工待料、紧急订货额外开支(加班、紧急采购)、客户索赔、撤

16、销订货与失去市场 资金成本:资金占用的财务成本与机会成本 以上费用有相互制约的关联关系,需要权衡、计算,以达到降低总体拥有成本的目的 降低库存费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零库存是一种管理方法,而不是目标,5.3.3 安全库存与安全提前期,安全库存: 依靠“量”缓冲需求数量的不确定性,是超出预计需求的库存数量,是衡量客户服务水准的指标 设定安全库存需要考虑的因素 预测的可信度与市场需求的稳定性 获取的难易(提前期的长短、供应的稳定性/紧缺度、卖方市场/卖方市场) 生产能力与响应速度 计划时界 ABC分类 生产类型 使用频率 库房分布 超储成本与短缺损失之间的平衡,5.3.3 安全库存与安全提前期,安全提前期 依靠“时间”缓冲供需时间的不确定性。是早于需求时间的库存 设定安全提前期需要考虑的因素 预测的可信度与市场需求的稳定性 运输方式与时间 获取的难易(提前期的长短、供应的稳定性/紧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