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传统文化作用的现状分析(芮)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822705 上传时间:2017-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传统文化作用的现状分析(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传统文化作用的现状分析(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传统文化作用的现状分析(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传统文化作用的现状分析(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传统文化作用的现状分析(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传统文化作用的现状分析(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传统文化作用的现状分析(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传统文化作用的现状分析-调查报告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他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 中国传

2、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核心价值,同时更具有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是学校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一个教育者有责任要保护好我

3、们的文化遗产,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一、现状分析2(一)重视诗文诵读,感悟中华美德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因此,我们十分重视诗文诵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突出地位。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懂得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经典诗文中皆是美心、美文、嘉言、懿行,让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性和修养。还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像我们的古人一样,接受文言文的滋养

4、,奠定雄厚的文言文基础。经典诵读还利于开发学生的右脑(即祖先脑) ,提高记忆力,使学生增强智慧,学习效率倍增。在诵读的过程中,反复吟唱的音韵律动与眼看经文的视觉作用,皆能刺激右脑,并可以同步开发孩子的记忆力、专注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因此,抓住孩子记忆的黄金时代,让他们诵读一些经典的、高雅的、有浓度的东西,既涵养身心,又开发智力,还增强能力,会使他们牢记终生,受益终身。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让学生在诵读中陶冶性情,开启智慧;让经典诵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营养之源。(二)丰富活动内容,注重德育实效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提到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提到对

5、学生的成长成才负责的高度,不停留在枯燥乏味的说教及应付形式的走过场之上,在活动中应尽量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将爱国爱民,明志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谦虚好学,惜时审势,求新勤俭的精神融入到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去。1、营造氛围,创设环境。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空间和角3落,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在每天的学校广播中,由负责播音的班级按节律朗读要求,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既培养了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各班教室环境也力求体现班级特色,通过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手抄

6、报展等方式方法力求展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使学生感到读书活动就在身边,形成人人爱书、读书的良好氛围。2、明确任务,措施具体。一是精选诵读内容,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年龄段选择诵读内容,内容分必读篇目和选读篇目;二是规定诵读时间,学校每周安排一节诵读课,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诗文;语文课前三分钟,背诵经典诗文;红领巾广播站定时播放诗词曲赋和诗词音乐;让整个校园充满诗韵,让学生沐浴在中国经典文化的长河之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走进校园,便有“书香满园关不住,一屡墨韵顺风来”的感觉。发动家长积极支持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人人拥有经典读本,保证学生每天诵读经典 20 分钟。3、创新思路,形式

7、多样。我们要求各学班要不断创新诵读形式,提高学生诵读兴趣,增强经典诵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各班充分挖掘自身资源,采取个人读与集体诵相结合、吟诵与表演相结合等形式让学生爱读乐诵。学校每学期按年级组织不同形式的经典诗文诵读表演、比赛,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4、研发校本课程,拓宽德育领域。6 月份组织骨干力量,精心研究制定校本课程,为在学校比较规范地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和条件。首先要求读懂教材中的经典。以教材中的经典为载体,教会学生学习经典的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读懂经典,运用经典。其次结合教材补充经典。小学语文教材按单元主题来编排,4每个单元分别渗透了爱心、惜时、诚信、勤奋等内容。我们结合现

8、行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精选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制定校本教材,为强化诵读创作条件。利用校本教材,落实诵读课,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诗文,并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单元主题,补充相应的经典,让经典渗透在课堂中,大大拓宽了小学德育领域。二、存在问题1、传统优秀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地位没有凸显。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虽然也形成了许多现代文明礼仪和习惯:比如尊重女性、交际礼仪、用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以及讲究卫生、说文明话做文明事等。根据有关资料的显示,我国的少年儿童现代文明礼仪和习惯也远不如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依赖感强、自理能力差、不孝敬父母和长辈、不知感恩、不懂合作、无创新精神和冒险意识等,这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在许

9、多青少年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可见,在我们的日常德育工作中,传播、渗透传统美德的功课还做得远远不够。2、学生思想道德偏离主流价值,理想信念淡薄。在爱国观这项调查显示,当前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偏离主流价值,有 3%的学生认为身为中国人无所谓自豪不自豪,有 1%的人认为身为中国人无可奈何。另一调查显示,有 2%的学生在参加升旗仪式时在想别的事。同时,有 27%的人认为努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挣大钱,过好日子;有 5%的人认为努力学习是为父母学习,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远大志向,学习动力不足。3. 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心。调查发现,公共汽车上有 16%的学生对老人或者孕妇没有座位时视而不见;放学回家,

10、有 9%的同学认为家务是家长的事,要么觉得自己不会做而不去做,要么认为只管好自己的学习即可;有 15%5的同学在家长的要求下才会帮忙,并要索取一定的物质奖励;30%的同学不能准确说出父母的生日。低年级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 80%的同学认为父母给我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30%的同学认为与朋友意见不统一时,要坚持自己的;17%的同学认为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他不理我,我就不理他;33%的同学,只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学生中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普遍存在,小皇帝、小公主遍地开花。据调查 17%的学生极少和父母沟通,对父母偶尔问问在校的学习情况或每天上学时妈妈总是说:“路上注意安全”等言语感到太罗嗦;19%的同学

11、遇到长辈或老师时不打招呼或假装没看见;遇到同学或他人有困难时,15%的同学不会去帮忙;25%的同学在学校组织的“手拉手、献爱心”的捐款活动中,认为毫无兴趣,敷衍了事;20%的同学在校园看到垃圾或看到有人乱扔果皮纸屑时,会视而不见;14%的同学在学校需要他们参加义务劳动时的态度是不参与。冷漠、孤僻、缺少爱心是心理上的屏障,这种心灵上的极端表现极不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三、形成原因一是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二是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艰巨;三是随着人员流

12、动性加大,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给少年儿童教育带来新的问题;四是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问题在农村学校尤为突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四、几点建议 61、充分认识优秀文化对小学德育的重要作用。道德是人类的文化创造,道德的发展必然伴随和促进文化的发展,优秀文化是德育之根。道德作为文化的核心组成,对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先进文化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也是人类道德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因此应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评价道德现象和实施道德教育

13、。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社会的永恒价值,使其成为宝贵的德育资源;优秀现代文化标志着社会的发展方向,使得与其紧密相连的德育具有时代气息和生命力。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华夏儿女创造了灿烂多姿的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的身心,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不能丢掉中国文化的“根” 。1988 年 1月,75 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宣言” ,向世界呼唤:“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 2500 年,去吸取中国孔子的智慧” 。可见以孔子“儒家伦理”为轴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对下一代进行“中华

14、魂”的教育魄在眉睫。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多在麦当劳、冰淇淋、可口可乐的熏染中长大,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精华知之不多,认识肤浅。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铸造了文明古国的民族灵魂,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是构成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因此,加强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教育,继承中华民族的瑰宝,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很有帮助的。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许多要求和规范,都可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它们的历史渊源。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些优秀的传统文7化造就了无数的道

15、德楷模和典范事例,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财富。我们可以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加强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融合现代文明,造就新一代高素养的人才。3、发掘传统教育的诸多优势,尝试寻求合适的途径运用到现在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倡导学校开展 “过传统中国节 ,做现代中国人”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过好每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开展庆“春节” 、 “元宵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中秋节” “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探究实践活动。通过全校性活动和年级组活动相结合,以主题队会、社会实践、家校互动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组织形式,

16、让学生了解、认识、喜爱并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并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这也就从某些“小事”中,树立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意识。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只要我们做教育的有心人,就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广大,这对国对民都可谓是千秋功德的大事。4、积极开发校本教材,使德育与传统文化更加有机结合。以经典文章、优秀诗文、格言警句、成语等为素材,发掘其包蕴的文学价值和人文精神,寻求一种以古代“蒙学”诵读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相互渗透的教育模式,探索创新传统文化与小学生思想品德教材的有机整合,并开发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倡导开发校本课程,编写经典诵读教材,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再用于指导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实践,以达到经典诵读与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同时,充分利用校园文化阵地,在教室、楼道设立“诵读专栏” 、 “诗词角” 、 “经典壁”等固定板块,使小学德育与校本课程开发充分结合起来,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