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与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820704 上传时间:2017-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与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与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与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与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与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与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与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与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1)研究背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但是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情况,呈现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解决问题时,试题内容呈现的方式比较单一。更多的情况下,一般都是利用电

2、子幻灯片出示主题图或者将书中的主题图放在实物投影仪下,然后就是分析问题、列式解答等。也有一些课堂的学习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第二、教学过程程式化,学生懒于思考问题。有些课堂上,虽然使用着课标教材,但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依然是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模式。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然后学生进行公式、模式的强化记忆,最后利用这种解题模式解决问题,导致学生上课缺乏兴趣,不愿意积极思考问题,课堂教学缺乏启发性。第三、缺少相关的解题策略,学生解题思路狭窄。教学中往往是就问题来解决问题,从小不能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从而形成了数学无用论,是数学教学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学的痛苦,教师教的很累。从而形成形成了小学数学

3、两级分化现象严重,部分学生不爱学习数学,对数学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和机会,激发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为此,我提出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2)课题的界定我们所说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也就是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趣的生活情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呈现出来,让学生能能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数学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成绩。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基本功的集中体现,也更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好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4、,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和创造力。通过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积累出发进行积极的思考,从新鲜有趣的素材和情节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才能真正给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注入生命的活力。二、理论依据及意义(1)理论依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若想让学生乐于去尝试,善于去发现,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合适的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内容的

5、呈现以“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用与拓展”的方式展开,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根据皮亚杰与维果茨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精髓: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探受刺激、积极参与意义建构和积极思维的过程。学习受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新的信息只有被原有知识结构所容纳,才能被学习者所学习。这种教育思想体现了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尊重,这种尊重要求教师适应学生,使教学活动成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过程。我国心理学家潘菽指出,心理活动是由“知”和“意”组成的,即分成意向活动和认知活动两种。所谓认识活动,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反映的活动,包括感知、思维等心理活动。意向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

6、,包括情绪、意志,欲念等心理过程。这就是心理活动二分法。心理学理论中的二分法为“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2)研究的实际意义1消除偏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由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质把握不准, ,一味地追求新理念,未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和学习水平的差异性,使得新课程改革在推进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情境偏差、学习方式偏差、教学方式偏差等背离课改目标的行为,课堂教学中低效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2学生发展的需要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引起认知

7、冲突,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3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课堂教学是否有成效,教师是关键。实验教师通过参与课题实验研究,寻求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教改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技能,逐渐形成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促使学校成为一所科学发展,特色发展的学校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一)研究的目标:通过对本课题的探索和研究,教师能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预设的情境中产生学习的欲望,感悟到学习得乐趣,从而有效地参与学习。通过对不同

8、课型特点,探究出最合适的情境教学模式,总结最有的教学设计,在我校推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研究的内容:1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扎实有效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探讨影响教学情境的相关因素,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探究。(三)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资料数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开展研究活动。(四)研究的步骤与过程:1准备阶段(2012.9-2012.10 )本阶段,我们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材料,设计并修改完善课题标准,通过课题论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实验教师的自

9、身学习,学习他人的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加强理论知识准备。另一方面调查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特别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创设问题情境”这一块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及时积累案例素材,撰写相关材料。为我校情景教学实验找准方向。制定各个实验教师各自研究方向,制定可行的研究实施方案,落实各自责任。2实验阶段。 (2012.11-2013.06 ) 按方案制订工作计划,发现问题和典型,开展研究。 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研讨活动,主要采用观摩实验课、公开课和论文、教学研讨,以及其它研究交流活动等。注意实验课后的调查测试,定期进行检测和阶段性小结。3结题阶段(2013.07-2013.09 )主要是对自已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

10、总结,完成各项成果资料,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在本阶段,要求每个不同教学内容的负责人,认真撰写出各自研究领域的情景教学的优秀案例,反馈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做好学生课堂教学反馈问卷调查,制定好解题报告。四、研究结果与成效1.我们认为情境创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从情境创设的素材来源看可分为现实性的情境、虚拟性的情境和半现实半虚拟的情境。现实的情境是指情境的素材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虚拟性的情境是指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学习的空间,把现实性的情境加以整合、简约而创设的情境;半现实半虚拟的情境介于上述两种情境之间。(2)从创设情境的目的来看我们可以把情境分为:A满足学生探究心理的

11、情境:指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造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满足学生探究心理。B满足学生好胜心理的情境:指在课堂中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后,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C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的情境: 指创设教师把爱寓于数学教学之中,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姿态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体验到亲切、温馨、幸福的情境。(3)从情境创设的表现形式来分有:A情感情境:指教师针对学生易受情绪和情感感染的心理特征,从教学需要出发,努力表现教师和蔼可亲的言语表情、面部表情和体态语言等,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创设爱的师生课堂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探究的情感。B问题情

12、境:是把学生置于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新的末知问题的气氛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C游戏类情境: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谜语、故事等形式组织教学。媒体情境:借助表象材料进行思维,从而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知识。D实践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的情境。(4)从情境创设的方法来分有:史料法、故事法、悬念法、趣题法、设疑法、设障法等。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一致性原则教学无定法,但教学有法,不管采用什么办法,教学目标始终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宏观上,教师显示自己的才华,能动地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创设课堂情境,其目的只有一个,即增效减负,提高质量从这

13、个意义上说,所有教学活动的大目标是一致的即情境的创设要服务于目标的完成微观来看,课堂情境的创设必须从课本内容出发,准确理解编者意图,恰当组织素材,切不可盲目地添加一些笑料,故弄弦虚,喧宾夺主即是说,课堂情境的创设必须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2)启发性原则“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和启发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应以启导学生思维为立足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所以,课堂上不论是设计提问、幽默,还是欣喜、竞争,都应考虑活动的启发性,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如何使学生心理上有愤有悱,正是课堂情境创设所要

14、达到的目的(3)科学性原则数学是一门严密而抽象的科学,其表达形式的规范性是有目共睹的在课堂情境创设中,一定要寓庄于谐,尽量使语言准确,认真处理好形象生动与严密准确的矛盾切不可为 了让学生发笑或叙述方便,信口比喻那些不恰当的比喻,将有碍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教学中,一定要克服这些毛病,使我们的课堂语言生动而不失严密,形象而不失准确(4)新颖性原则创设的情境必须新颖、富有创意,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感到数学规律的魅力。(5)主体性原则课堂上创设的情境应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规律,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总结,自己探索创造。(6)开放性原则创设的情境必须有一定

15、的开放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为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创造条件。(7)现实性原则创设情境要以学生具有的数学现实作为直接的出发点,充分考虑以什么样的情境作为问题的载体,亦即要考虑问题的原型,尽可能从生产、生活和数学学科中提练出好的问题。让学生惊奇地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原来是那么贴近生活,那么丰富多彩。3通过本阶段的研究我们有如下体会:(1)正确运用情境创设原则指导教学,可以使课堂高潮迭起,妙趣横生,从而克服教学中的随意盲目和呆板机械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枯躁乏味的负面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谐师生感情,为素质教育铺路搭桥(2)数学课堂情境的创设必须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3) 本课

16、题的研究改变了学生课堂生活,课堂正越来越从为学生体验人生的场所 。(4) 通过本阶段的研究教师情境创设的目的性日益加强,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五、存在问题及改进存在问题1情景的设置和问题设计之间容易出现偏差。主要是表现为:问题过大或过小、问题设计无意义等;过于注重形式;注意了趣味性、直观性;往往忽视了蕴含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2教师的教学理论不足,教学科研能力有待提高。教学研究要求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将自己的经验、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出来.而教学理论的不足,将制约研究过程的发展。我们时时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并且注重经验的积累与总结,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在后期,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落实;(1)继续进行教学研究和试验,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2)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