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8169020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寝室成员,张凯,赵翰 秦景虎,倪桢 姜坤,吴煌霖,2,这一论点的含义是:任何产品的生产,除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求外,剩余部分总是用来交换其它产品,从而形成了某一产品对其它产品的需求。如果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那么任何参与生产活动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除去自身的消费外,其剩余部分都会用于储蓄,并且任何储蓄的数量都会由于人们对非自己生产产品的需求而将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3,二部门经济的总需求:居民消费、企业投资需求。均衡的产出可表示为:,这里,消费和投资是居民、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消费和意愿投资量,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二、 两部门经济的均衡产出,均衡产出

2、: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或收入)。,4,(1)如果发生了实际产出大于市场实际需要的情况,则二者的差额就成为非意愿存货投资(非计划存货投资)。 这部分存货投资不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但它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 实际产出 = 计划支出(需求) + 非计划存货投资,均衡产出的理解:,5,(2)均衡的产出是指和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与计划产出正好相等,即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零。 均衡产出是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换句话说,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消费者想要有的支出。 若用 E 表示支出,y 代表收入,则经济均衡的条件是: E= y 。,理解:,

3、6,支出 E,收入 y,45,E = y,100,100,支出 = 100,收入 = 100,图1-1 支出等于收入线,7,图1-2 支出决定收入,E,y,45,E0,y 0,B,E = y,E y,E y,IU 0,IU 0,非意愿存货投资 IU,总收入水平,8,在均衡条件下,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投资;同时,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 经济均衡的条件是 E = y ,也可以表示为: i = s . 注意:均衡条件不同于国民收入核算中发生的实际投资等于实际储蓄。,三、两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9,思路: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分析均衡产出的决定,就需要分析总需求的各个组

4、成部分是如何决定的。 我们首先分析消费如何决定。因为: (1)消费是总需求中最主要的部分; (2)经济均衡条件是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要找出储蓄量的大小,必须先找出消费量的大小。,2-2 消费理论与消费函数,10,一、家庭消费函数,影响家庭消费量的因素有哪些? 凯恩斯认为,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家庭(家户)收入。(当然,还有利率、价格水平、收入分配和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 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 消费与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为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Propensity),凯恩斯消费函数,11,家庭消费函数:,几个重要的概念:,边际消费倾向(MPC,0M

5、PC1) :,平均消费倾向(APC):,12,表2-1 消费函数举例,13,消费支出与收入相等,c,消费曲线 (MPC递减),y,O,A,45,APC MPC,消费曲线及形状特征,14,线性消费函数: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引致消费,自发消费,y,c,某一家庭的消费函数是c=300+0.75y,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的关系是什么?,15,二、储蓄函数,家庭储蓄函数:,边际储蓄倾向(MPS ,0 MPS 1 ):,平均储蓄倾向(APS):,线性储蓄函数:,16,消费支出与收入相等,储蓄曲线 (MPS递增),y,s,O,B,APS MPS,储蓄曲线及形状特征,17,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6、1)二者(关于收入)互为补数; (2) APC 和 MPC 都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 APC MPC ;APS 和 MPS 都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增, APS MPS ; (3)APC+APS=1;MPC+MPS=1 。,18,y,c, s,c = c(y),s = s(y),y0,O,45,线性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19,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社会消费函数是家庭消费函数的总和,二者形状基本相似。 但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1)国民收入的分配; (2)政府税收政策; (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的比例。,20,五、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凯恩斯消费函数(绝对收入理论) (1)相对收入消费

7、理论 杜森贝利(Duesenberry J S),1949 年 (2)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 F)等人 ,1949年,也被称为Ando Modigliani 消费理论 (3)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弗里徳曼(Friedman M),1957 年,21,凯恩斯消费函数,特征: (1)假定消费数量的主要变量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2)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倾向 MPC 有下降的趋势。 存在的问题: (1)只考虑当期收入对当期消费的影响; (2)没有考虑家庭拥有财富的影响。,22,(1)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消费者会受到自己过去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因此,当期

8、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棘轮效应,短期MPC小于长期MPC 消费与所得在长期保持一固定比率 短期消费函数有正截距,23,他认为消费函数上移是由于人们消费行为的内在性决定的。为论证其理论,杜森贝里从短期消费行为和长期消费行为两个方面对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的变化进行考察,认为从长期看,消费为收入的固定比率。 而从短期看,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与收入呈相反方向变化,即收入减少时,平均消费倾向上升;收入增加时,平均消费倾向下降。 短期消费曲线可以描述成: C=C0+CY 为什么短期消费函数会有个正截距C0产生,根据杜森贝里的相对消费理论,他认为产生这种正截距,从而使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有差距的原因

9、为:,24,(1)一个家庭在本期的消费不仅受本期收入的绝对水平和相对地位的影响,还受他在以前时期以及已经达到的消费水平的影响。依照人们习惯,增加消费容易,减少消费则难,即使收入下降,一个家庭还会维持和从前一样的消费水平。所以说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下降降低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叫“棘轮效应”,上去容易下来难。 (2)示范效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一个家庭习惯于参考与其具有同等收入水平的家庭的消费,或高于其收入的家庭的消费。即使收入下降,由于消费惯性,也不会减少消费。如果收入增加,参考一些高收入水平家庭的消费,导致消费在收入

10、中的比重保持不变,甚至上升。会导致短期消费函数随社会平均收入提高而整个地向上移动。 以上两点就是相对收入理论的两个重要内容。,25,之所以叫相对收入理论,是由于杜森贝里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的决定的。,26,(2)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利用储蓄调节消费,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27,莫迪利安尼把人的一生按照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分为3个阶段:少年时期,壮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在一个人一生的收入流量中,少年和老年时期的收入要相对低一些,壮年时期的收入较高。所以一个人在年轻时,消费可

11、能超过收入,要靠借贷来维持其理想的消费水平;壮年时期收入大于消费,其剩余部分用于偿还少年时期的债务或储蓄起来留作养老;老年时期收入下降,消费又会大于收入,差额运用壮年时期储蓄来弥补。,28,生命周期理论假定:人们总希望自己一生能比较平稳安定的生活,所以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最后得出结论就是:人们会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均匀消费预期可获得的全部收入。用公式表示: C=*WR+c*YL WR为实际财富; 为财富的边际倾向,即每年消耗掉的财富比例; YL为每年工作收入 ; 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倾向。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社会上的年轻人和老年人比

12、例增加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社会上中年人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下降。,29,(3)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Permanent Income)决定的。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 永久收入大致可以表示为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距现在越近,权数越大。,永久收入的意义:从短期来看收入变量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但从长远来看,收入变量是稳定的。,30,当期收入的边际倾向小于长期边际倾向,也可以理解为短期边际倾向小于长期边际倾向,原因是: 1)收入增加时,人们不能确定收入是否会一直增加下去,因而不会马上充分调整其消费; 2)收

13、入下降时,人们不能确定是否会一直降下去,所以消费也不会马上发生相应的下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只有收入变动最终证明是永久的,人们才会在最终证明是较高或较低收入水平上充分调整其消费。,31,经济衰退期,人们收入减少,但仍按照永久收入消费,所以衰退期平均消费倾向高于长期平均消费倾向。C1/Y1 C/Y 经济繁荣期,人们收入提高,但仍按照永久收入消费,所以繁荣期消费倾向低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 C1/Y1 C/Y,32,讨论:,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收入。当期消费不仅与当期收入有关,还取决于永久的收入、收入期望; 消费者受消费习惯的支配; 一次性的暂时收入变化、税收变化引起的消费变化不大,其边际消费

14、倾向很小; 永久性收入、永久性税收变动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 人口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税收制度等因素对“消费收入”关系影响较大。,33,六、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利率 当利率提高时,有两方面的效果:(1)增加储蓄,增加将来的消费(替代效应);(2)认为将来的利息收入增加,增加当前的消费(收入效应)。 价格水平 通过实际收入影响消费。 收入分配 不同收入家庭的 MPC 不同,分配越平均,总体的 MPC 会变大。,34,均衡收入取决于计划支出; 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投资; 消费决定于收入; 先假定净投资是一个固定的量,不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投资是自发投资,不受其他因素影响。,2-3

15、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几个假定,35,一、方法I:使用消费函数求均衡收入,原理:总支出决定均衡收入 将收入恒等式(收入 / 供给)与消费函数(支出)结合,得到均衡收入。,36,均衡收入的决定,37,c + i,y,45,c,E,c + i = y,c + i,O,均衡国民收入的图解 I,收入支出模型 45线模型,AE 总支出,总收入 总产出,y均衡,38,二、方法II:使用储蓄函数求均衡收入,原理: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将投资与储蓄恒等式、储蓄函数结合,得到均衡收入。,39,s , i,y,i,y均衡,s,O,E,均衡国民收入的图解 II,实际产出小于均衡产出,is,企业存货减少。,40

16、,当总投资增加时,收入的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数倍。投资乘数是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收入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2-4 乘数论,重点问题 (1)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乘数大小的决定? (2)其他因素是否也能形成乘数效果?,41,c + i,y,c + i = y,c + i,c + i,i,y,?,一、投资乘数图解,42,设边际消费倾向是 0.8 。 100亿元的投资增量最后使国民收入增加,投资乘数:,二、投资乘数产生的原因,43,讨论:,两部门条件下,均衡的国民收入,自发消费变化的效果如何? 从上式中如何得到投资乘数?如果自发消费增加1,国民收入增加多少,自发投资呢?,44,从总支出的角度: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 从总收入的角度:消费、储蓄和税收。 这里的税收,是在总税收中减去政府转移支付以后所得的净纳税额。 加入政府部门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