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裕群版员工招聘教学大纲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8168812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3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姚裕群版员工招聘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姚裕群版员工招聘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姚裕群版员工招聘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姚裕群版员工招聘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姚裕群版员工招聘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姚裕群版员工招聘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姚裕群版员工招聘教学大纲(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员工招聘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说明(1) 课程对于体现培养目标的地位和作用。 招聘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具体和经常性的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企业各级人员的质量和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员工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选人、育人、用人、留人中非常关键的起始环节,做好员工招聘对企业成长意义重大,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正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一门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管理者的重视。本课程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将理论方法、实务与案例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框架之中,贯穿大量实际应用的内容并采用管理案例,特别注意与我国企业具体实际相结合。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了解员工招聘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力

2、,掌握员工招聘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一些有关的理论来分析和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的基本结构,课程内容选编的原则和依据。 本课程包括招聘概述、招聘影响因素、招聘的基础、招聘计划、员工招募、员工筛选、录用和评估几部分。(3) 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成绩考核方面的要求和建议。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模拟法,案例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采用平时和期末分别占30%和70%的比例考核。(4) 须特别说明的事项。 此课程的应用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员工招聘课程代码:0443204适用专业:人力资源

3、管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先修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总学时:48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0学时,实践18学时成绩考核:考试课学分:3学分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员工招聘的过程;掌握员工面试的方法和提问技巧。2.理解明确面试前的准备工作和面试后的录用决策。3.了解人力资源预测的方法;4.了解员工招聘的途径;5.掌握招聘广告的撰写格式;6.了解岗前培训的基本要点。7.在教学中要注意的要点:本课程的学习时,要求学生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作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力争弄懂弄通教材内容;二要认真完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和案例分析,并积极就课堂讨论题目作好准备;三是按照要求作些社会(机构或组织)调研,以弄懂课程内容积

4、累感性认识和锻炼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分章节部分第一章 绪论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招聘的概念及招聘工作的重要性;掌握招聘需要遵循的原则;了解人力资源配置的定义和基本思路; 理解人力资源配置的概念、形式与原则;理解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理解招聘与配置工作的地位;了解招聘、配置与其他人力资源工作的关系。课程基本要求:1. 理解招聘的概念及招聘工作的重要性;2. 掌握招聘需要遵循的原则;3. 了解人力资源配置的定义和基本思路; 4. 理解人力资源配置的概念、形式与原则;5. 理解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6. 理解招聘与配置工作的地位;7. 了解招聘、配置与其他人力资

5、源工作的关系。重点:招聘的概念、原则;人力资源配置的概念、形式、原则难点:理解招聘与配置工作的地位学时:1.5学时第1节 招聘概述主要内容:(1) 招聘的概念(2)招聘对组织管理的作用(3)招聘的原则重点:招聘的概念、原则难点:招聘对组织管理的作用学时:0.5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招聘的概念 (2)掌握招聘的原则第2节 配置概述主要内容:(1)配置的定义(2)人力资源配置思路(3)人力资源配置的形式(4)人力资源配置的原则重点:人力资源配置的概念、形式、原则难点:人力资源配置思路学时:0.5学时 目的要求:(1)了解配置的定义(2)掌握人力资源配置的形式和原则第3节 招聘与配置的地位与任务

6、主要内容:(1)招聘配置与人力资源工作(2)招聘配置与外部环境重点:招聘配置与人力资源工作难点:理解招聘与配置工作的地位学时:0.5学时 目的要求: 理解招聘配置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二章 组织招聘与配置基本原理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劳动需求是引致性需求的性质;理解劳动需求是组织招聘与配置之源的思想;了解劳动需求的行业性和职业性特点;掌握边际法分析微观劳动需求;了解技术进步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掌握组织招聘的动机;掌握“转化力”的含义与理论公式。课程基本要求:1.了解劳动需求是引致性需求的性质;2.理解劳动需求是组织招聘与配置之源的思想;3.了解劳动需求的行业性和职业性特点;4.

7、掌握边际法分析微观劳动需求;5.了解技术进步对劳动需求的影响;6.掌握组织招聘的动机;7.掌握“转化力”的含义与理论公式重点:边际法分析微观劳动需求,组织招聘的动机难点:边际法分析微观劳动需求学时:1.5学时第1节 劳动需求组织招聘与配置之源主要内容:(1)社会消费劳动需求的根源(2)劳动需求的存量与增量(3)劳动需求的行业性(4)劳动需求的职业性重点:劳动需求的存量与增量难点:劳动需求的行业性,职业性学时: 0.5学时目的要求:(1)了解社会消费劳动需求的根源(2)理解劳动需求的存量与增量 (3)了解劳动需求的行业性 (4)了解劳动需求的职业性第2节 组织劳动需求的分析主要内容:(1)组织招

8、聘雇用的动机(2)工资薪酬水平劳动需求的决定因素(3)工资薪酬变动的边际倾向(4)技术水平与劳动需求的关系重点:组织招聘雇用的动机难点:工资薪酬变动的边际倾向学时:0.5学时 目的要求:(1)了解组织招聘雇用的动机(2)理解工资薪酬水平劳动需求的决定因素(3)了解工资薪酬变动的边际倾向(4)了解技术水平与劳动需求的关系第3节 组织劳动需求的总和宏观劳动需求主要内容:(1)从消费需求到就业行为的转化(2)社会劳动需求的变动重点:社会劳动需求的变动难点:边际法分析微观劳动需求学时:0.5学时 目的要求:(1)了解从消费需求到就业行为的转化(2)了解社会劳动需求的变动第三章 招聘与配置的外部环境目的

9、与任务: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及其优缺点;了解人力资源供求格局的类型;掌握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的类型;理解塑造招聘市场的法制环境的意义;了解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内容节规定范围;了解招聘中介组织的分类,掌握常见的招聘中介组织课程基本要求:1.了解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及其优缺点;2.了解人力资源供求格局的类型;3.掌握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的类型;4.理解塑造招聘市场的法制环境的意义;5.了解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内容节规定范围;6.了解招聘中介组织的分类,掌握常见的招聘中介组织重点: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的类型难点: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内容节规定范围学时:2学时第1节 市场配置招聘与配置的体制环境

10、主要内容:(1)三种资源配置(2)市场化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分析重点:三种资源配置难点:如何配置三种资源学时:0.5学时 目的要求:(1)理解三种资源配置(2)了解市场化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分析第2节 社会人力资源供求关系招聘与配置的格局主要内容:(1)供求关系类型(2)人力资源过剩分析重点:供求关系类型难点:人力资源过剩分析学时:0.5学时 目的要求:(1)了解供求关系类型(2)理解人力资源过剩第3节 中介组织招聘与配置的操作者主要内容:(1)招聘中介概况(2)招聘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责(3)公立就业促进机构(4)非公立招聘中介机构重点:招聘中介组织的分类,掌握常见的招聘中介组织难点:招聘中介机构的主要

11、职责学时:0.5 目的要求:(1)掌握招聘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责(2)了解公立就业促进机构和非公立招聘中介机构第4节 人力资源保护招聘与配置的“法律约束”主要内容:(1)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2)劳动合同法(3)就业促进法重点: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难点: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内容节规定范围学时:0.5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2)了解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 第四章 招聘与配置的对象目的与任务: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招聘对象素质的各个构成部分,并能够利用它分析;了解职业及职业生涯的概念;了解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掌握薛恩职业生涯变动理论。课程基本要求:1.理解招聘对象素质

12、的各个构成部分,并能够利用它分析;2.了解职业及职业生涯的概念;3.了解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4.掌握薛恩职业生涯变动理论。重点:招聘对象素质的各个构成部分难点:薛恩职业生涯变动理论学时:4学时第一节 招聘与配置对象的素质主要内容:(1)招聘对象素质的内容(2)能力素质分析(3)人格素质分析(4)身心素质分析重点:理解招聘对象素质的各个构成部分,并能够利用它分析;难点:招聘对象素质分析学时:0.5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招聘对象素质的内容(2)掌握能力素质分析、人格素质分析、身心素质分析第2节 人的职业初析主要内容:(1)职业基本分析(2)职业生涯(3)选择进入某职业(4)适应组织的工作岗位

13、重点:职业及职业生涯的概念难点:适应组织的工作岗位学时:0.5学时目的要求:(1)了解职业基本分析(2)理解职业生涯第3节 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业历程主要内容:(1)与组织建立心理契约(2)在组织中向上发展(3)对职业的终身认同生涯系留点重点:薛恩职业生涯变动理论难点:薛恩职业生涯变动理论学时:0.5学时 目的要求: 理解薛恩职业生涯变动理论实训一: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类型: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基本要求:每人制作并上交一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学时:2.5学时第五章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策划目的与任务: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掌握

14、岗位设置的原则与岗位设置表的编制;了解岗位分析的基本作用;重点掌握岗位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招聘策划的内容。课程基本要求:1.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2.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3.掌握岗位设置的原则与岗位设置表的编制;4.了解岗位分析的基本作用;5.重点掌握岗位分析的基本方法;6.掌握招聘策划的内容。重点: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岗位分析的基本方法;招聘策划的内容。难点:招聘策划的内容学时:4学时第1节 人力资源规划主要内容:(1)人力资源规划概述(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重点: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岗位分析的基本方法难点: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学时:0.5学时 目的要求:(1) 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第2节 岗位设置与岗位分析主要内容:(1)岗位设置与岗位分析概述(2)岗位的设置原则(3)岗位设置表的编制(4)岗位分析的方法(5)岗位分析操作重点:招聘策划的内容。难点:岗位分析操作学时:0.5学时 目的要求:(1) 了解岗位分析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