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及通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8124207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PDF 页数:84 大小:92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及通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信息及通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信息及通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信息及通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信息及通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及通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及通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与通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1 一、 定位与目标 3 (一) 学院简介 3 (二) 办学定位 4 (三) 培养目标 4 (四) 专业特色 5 (五)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6 二、 师资队伍 9 (一) 师资队伍建设及发展态势 9 (二) 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及教学效果 10 (三) 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 11 (四) 教师教学投入 12 三、 教学资源 14 (一) 建议长效机制,确保教学经费的投入,规范教学经费的使用 14 (二) 教学设施基本情况及满足教学需要的程度 14 (三) 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15 (四) 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情况 17 (五) 重视

2、课程建设,丰富课程资源,科学选用教材 21 (六) 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效果 23 四、 培养过程 27 (一)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 27 (二) 科学制定教学大纲,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32 (三) 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转化教学 34 (四) 实践教学是提高动手能力重要环节 37 (五) 围绕培养目标,突出实践育人,深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40 五、 学生发展 43 (一) 加强专业宣传,提高生源质量 43 (二) 坚持以学生为本,保障学生成长成才 44 (三) 坚持多措并举,提升学风建设水平 49 (四) 强化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率 53 六、 质量保

3、障 61 信息与通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2 (一) 围绕教学质量,加强规范管理,科学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61 (二) 建设优良师资队伍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础 64 (三) 加强课程建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 66 (四) 学风建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68 (五) 拓展改进途径,提高保障效果,权利推动质量改进 69 七、 自选特色项目:传承二院精神,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以赛促学,培养特色鲜 明的电子信息人才 . 74 (一)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措施 74 (二) 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激励措施 76 (三) 科教结合、校企结合、协同育人 77 (四) 以赛促学、

4、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竞赛成绩显著 82 信息与通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3 一、一、 定位与目标定位与目标 (一一) 学院简介学院简介 信息与通信学院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1980 年开始招 收本科生,1995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5 年开始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 培养通信与电子系统,信号、电路与系统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个学科的硕士研 究生。1993 年成为通信与电子系统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95 年开始独立招收 和培养该学科的硕士研究生。2003 年获得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博士点,开始联 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培养博士研究生。2006 年获得电子与通信工程

5、领域工程硕 士培养资格,招收工程硕士。2013 年获得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现有在校本科学生 3500 多人,研究生 570 多人。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 精湛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 130 多人,其中有博士生导师 8 人、正高 40 人、副高 49 人。拥有八桂学者 2 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5 人,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 2 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5 人,广西优秀专 家 2 人, “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3 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 2 人。聘请孙家栋、张乃通、张明高、段宝岩四位院士为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并 在学院建立自治区院士工作站。学院

6、是广西首批“八桂学者”设岗单位,拥有广 西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 1 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 1 个。 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 科学与技术 2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 2 个工程硕士 领域,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对 抗技术 5 个本科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 获评为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二级学科获评为广西重点学 科。通信实验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 科学与技术为广西精品专业。 拥有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

7、室认知无线电与信息处理、2 个广西区重点实 验室无线宽带通信与信号处理、精密导航技术与应用,2 个广西高校重点实 验室微波光波应用技术、卫星导航与定位感知。设有通信研究所、光通信研 信息与通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4 究所、图像信息研究所等 10 个院内研究基地。与美国德州仪器、安捷伦等国内 外著名企业合作建有一批校企合作实验室,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研究基础平台 和教学实验室体系。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注重基础研究瞄准国际前沿,国防科研满足部队需求, 社会服务对接国家战略。近五年,科研总经费 8000 多万元,在无线通信、光通 信、信息处理、图像处理与传输、微波与天线技术、计算机通

8、信网、卫星导航、 IC 设计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 奖、 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 省部级奖励 20 项 ;在 IEEE 汇刊、 Electronics Letters 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1000 多篇,其中 SCI 收录 166 篇,EI 收录 389 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 17 部,专利 71 项。 学院坚持“规范要求,严格管理” ,高度重视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屡获佳绩,其中 2001 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 设计竞赛唯一最高奖“索尼杯” ,2007、2009、2011、2013 年均有 2-3 支队伍

9、获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使我校获国家一等奖数目在全国名列前茅。近 年来,学院就业率保持在 90%以上,且就业质量高,毕业生集中分布于珠江三角 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电子信息行业内有较强的影响力,深受社会广泛好评。 (二二) 办学定位办学定位 培养思想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基础扎实,适应地方与行业需求、具有创新 创业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的电子信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立足广西、服务行业、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研究与协同创新、 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与行业 产业发展。 (三三) 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信息与通信学院包括五个电子信息类专业:通信工

10、程(专业代码:080703)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代码:080701)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0702) 、微 信息与通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5 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074)和信息对抗技术(专业代码:082107) 。 信息与通信学院在原有的五个专业的基础上, 根据我院多年的办学基础以及 社会和行业需求,今年成功申报了新专业导航工程专业(专业代码: 081203T) ,计划于 2015 年开始招生,使得我院的专业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为电子信息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 面,能够用系统的观点分析、综合和处理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科

11、学研究、技术开 发、 应用研究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从事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科学研究、 技术开发、教育教学和高层次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类毕业生需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 3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 经历; 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 和技术 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 律、

12、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 和可持 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 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 作用的能力; 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四四) 专业特色专业特色 信息与通信学院五个专业中,通信工程专业为国家级和广西特色专业,电子 信息与通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6 信息工程专业为广

13、西特色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广西优质专业,其中通信 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还是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通信实验中心 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信息与通信学院 2014 年即开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的探索,对信息与通信学院五个电子信息类本科生专业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的培 养模式,打通了公共基础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在前五个学期修学基本相同的课 程模块,在第六和第七学期根据专业和专业方向再修学相应的专业课程。这种改 革为今后的大类招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符合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方向。 (五五)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升内涵式办学质量,是学校也是学院近年来各项

14、工作 的中心。学院关于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循序渐进、一体化建设,不断深 化本科教育教学内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实践育人力度;突出师资队伍建 设和能力提升,确保教学质量监控机制长效。 (1)教学改革总体思路的形成 2014 年,学院分层次召开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教学骨干的专门会议, 多次征求意见后,提出了学院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计划、分步骤 加以实施,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2014 年初,按照 2013 年院级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反馈意见,结合学院教 学改革的实际,学院提出要进一步明确细化各项措施,深

15、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 革。在 2014 年 5 月召开的学院教学工作会议上,学院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 养模式” 。根据不同专业的服务对象和特点,积极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专业课程设置,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大力推进质量工程建 设,注重学生评教,加强教学督导,完善基于多元评价主体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 与质量保障体系” 。 围绕 “适应行业产业应用需求, 具备深厚的科技人文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 突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基本工程实施能力” 这一培养目标,学院结合办学实际,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性”和“创 信息与通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

16、报告 7 新性” 。在 2014 年 3 月-4 月间,组织各系讨论修订 2014 级培养方案,并对学院 总体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不断优化“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 加强通识教育, 增加教学计划的弹性, 给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性, 突出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性,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学院不断加强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 习基地的建设,坚持不懈地探索教育实习新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 极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校合作的人才培养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 果, 并在长三角地区产生了较高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推动了地方基础教育的 改革与发展。 2014 年是我院确立的 “教学质量年” 。 2014 年 9 月召开了全校教学工作会议, 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方向,细化教学改革各质量工程措施。会议提出“明确专 业培养标准,推进专业特色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工作改革思路。学 院积极组织学院骨干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