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第二卷名词解释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8116121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第二卷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代文学第二卷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代文学第二卷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第二卷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第二卷名词解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名词解释1上官体:一种初唐诗歌的体裁,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其特点是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讲究用词精美,其诗歌主要内容是春花秋月、流年感伤,消闲时的唱和应答的交际生活,但同时缺乏社会生活,缺乏穿透力。2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大才子。“四杰”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卢、骆生年较早,其年辈比王、杨为长。他们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开一代唐昂扬向上的诗风。3文章四友:唐初四位文采斐然的诗人,分别是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其中杜审言的成就最高。诗中主要歌颂流年光景,春花秋月,唱和应

2、答,文学渗透力弱,为唐代近代诗的定型做出贡献。4沈宋并称:沈宋指的是宋之问和沈佺期,他们的生年晚李峤和杜审言,因文才受到赏识而选入朝中做官,是有代表性的台阁诗人。诗歌创作多限于应制酬唱和咏物、赠别。他们的作品“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声律准确,主对工整,元稹称其为律诗,故沈宋之称也就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为律诗的完成做出贡献,在文学史上有跨时代意义。5“大历十才子”:大历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晚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钱起、吉中孚,韩翃、司空曙、苗发、崔峒、耿韦错别字、夏侯审。他们大都出身小官僚家庭,官小位卑,多为权门清客。诗有时反映现实如安史之乱,泾原之变,回纥劫掠等。但性格软弱无

3、大志。于是采取与现实脱离的态度,放情山水,互相与诗歌酬答,艺术风格精细工巧,闲淡悠远。6韩孟诗派:贞元至元和年间(中唐时期),以韩孟为主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卢仝,李贺、马异、刘叉、贾岛等人,他么聚会切磋,酬唱应答,相互奖掖,形成了共同的诗歌追求,共同主张“不平则鸣”、“笔补造化”的理论,诗歌艺术奇崛险怪,它是中唐有意识的诗歌革新的团队。7元白诗派:元白诗派是指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则力求通俗易懂。8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只针对汉乐府本身的曲词兼并而言,新乐府运动忽略曲子的歌唱,而只写现实的词。故为新乐府运动。代表人物为白居易、元稹。其主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为君为民为事为物而作,不为文而作,它是中唐有意识的诗歌革新运动,力图挽救中唐力渐衰微的局面。9唐传奇:唐传奇大部分为爱情主题,它以作者意图和斐然文采为指归,如莺莺传、枕中记。10花间集:后蜀赵崇祚,于广政三年编成花间集十卷,选录18位“诗客曲子词”,凡500首。主要描写女性样貌,生活、内心世界。最大特点充满胭脂气息。所以称为花间集。其中收得最多的是温庭筠,工六十六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