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课后简答》word版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8092233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课后简答》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食品课后简答》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食品课后简答》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食品课后简答》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食品课后简答》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课后简答》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课后简答》word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工艺学思考题第一章 绪论1.影响原料品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微生物的影响;酶在活组织、垂死组织和死组织中的作用;呼吸;蒸腾和失水;成熟与后熟。2.食品的质量因素主要有哪些?答:物理因素(外观因素、质构因素、风味因素);营养因素;卫生因素;耐储藏性。3.常见食品的变质主要由哪些因素引起?如何控制?以饼干、方便面、冷冻食品、罐头食品、饮料等为例来说明。第二章 食品的热处理与杀菌1.低酸性食品和酸性食品的分界线是什么?为什么?答:PH=4.6,Aw=0.85。 因为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的肉毒杆菌在PH4.6时不会生长,也不会产毒素,其芽孢受到强烈的抑制,而且肉毒杆菌在干燥环境中也无法生长。所以P

2、H=4.6,Aw=0.85定为低酸性食品和酸性食品的分界线。2.罐头食品主要有哪些腐败变质现象?答:胀罐、平盖酸坏、黑变和发霉等腐败变质现象,此外还有中毒事故。3.罐头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有哪些?答:微生物生长繁殖,由于杀菌不足,罐头裂漏;食品装量过多;罐内真空度不够;罐内食品酸度太高,腐蚀罐内壁产生氢气;4.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热处理温度;罐内食品成分。5.D值、Z值、F值的概念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三者如何互相计算?答:D值:单位为min,表示在特定的环境中和特定的温度下,杀灭90%特定的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D值越大,表示杀灭同样百分数微生物所

3、需的时间越长,说明这种微生物的耐热性越强。Z值:单位为,是杀菌时间变化10倍所需要相应改变的温度数。在计算杀菌强度时,对于低酸性食品中的微生物,如肉毒杆菌等,一般取Z=10;在酸性食品中的微生物,采取100或以下杀菌的,通常取Z=8。F值:在某一致死温度下杀灭一定浓度的对象菌所需要的加热时间为F值。三者关系:D=(F/n)10(121-T)/Z。6.热加工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影响热加工时间的因素,热加工时间的推算方法?答:质构(渗透膜的破坏、细胞间结构的破坏并导致细胞的分离);颜色;风味;营养素。因素: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和酶的耐热性;加热或杀菌的条件;食品的PH;罐头容器的大小;食品的物理状

4、态。 要确定热加工时间就必须知道微生物或酶的耐热性及热传递率。?7.罐头加工过程中排气操作的目的和方法?答:排气的目的:(1)降低杀菌时罐内压力,防止变形、裂罐、胀袋等现象。(2)防止好氧性微生物生长繁殖。(3)减轻罐内壁的氧化腐蚀。(4)防止和减轻营养素的破坏及色、香、味成分的不良变化。排气方法:(1)热灌装法;(2)加热排气法;(3)蒸汽喷射排气法;(4)真空排气法。8.封口的要求,反压力的概念,余氯量的概念?答:要求:叠接率或重合率一般应大于45%或50-55%;盖身钩边和底盖钩边不得有严重皱纹。反压力:为了不使罐变形或玻璃罐跳盖,必须利用空气或杀菌锅内水所形成的补充压力以抵消罐内的空气

5、压力,称为反压力。余氯量:9.热烫的目的与方法,蒸汽热烫方法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是什么?目前有什么方法解决?答:目的:钝化食品中的酶,经过热烫处理,产品获得了贮藏的稳定性,避免了在冷藏食品、冻藏食品或脱水食品中因为酶促反应而造成的品质下降,这也是热烫处理的首要目的。同时,热烫处理可以减少残留在产品表面的微生物营养细胞,可以驱除水果或蔬菜细胞间的空气,还有利于保持或巩固大部分水果和蔬菜的色泽。 10.杀菌工艺条件如何选择?各种杀菌方式的主要特点,设备,优缺点。答:时间和温度的选择:正确的杀菌工艺条件应恰好能将罐内细菌全部杀死和使酶钝化,保证贮藏安全,但同时又能保住食品原有的品质或恰好将食品煮熟而又不

6、至于过度。第三章 食品的低温处理与保藏1. 冷藏和冻藏的概念。答:冷藏是指冷却食品不需要冻结,是将食品的温度降到接近冻结点,并在此温度下保藏食品的贮藏方法。 冻藏是指冻结后的低于冻结点的温度保藏食品的保藏方法。2.冷冻保藏的基本原理。答:原理:利用低温以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酶活动、生化变化以及其他变化的一种方法。3.低温对酶的影响。答:温度对酶的活性有很大影响,大多数酶的适应活动温度为3040,高温可使酶蛋白变性、钝化,低温可使酶活性降低,但不使其钝化。大多数酶活性化学反应的Q10值为23,也就是说温度每下降10,酶活性就削弱1/21/3。4.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答:温度的高低;降温速度

7、;结合状态和过冷状态;介质;贮期;交替冻结和解冻。 5.低温导致微生物活力减弱和死亡的原因。答: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和活动下物质代谢的结果,因此温度下降,酶活性随之下降,物质代谢缓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就随之减慢。降温时,由于各种生化反应的温度系数不同,破坏了各种反应原来的一致性,影响了微生物的生活机制;温度下降时,微生物细胞内原生质黏度增加,胶体吸水性下降,蛋白质分散度改变,并且最后还可能导 致了不可逆性蛋白质变性,从而破坏正常代谢;冰冻时介质中冰晶体的形成会促使细胞内原生质或胶体脱水,使溶质浓度增加促使蛋白质变性;冻结时冰晶的形成还会使细胞遭受机械性破坏。6.冷藏的常用温度。答: 一般为-

8、215,常用冷藏温度为48。7.食品冷却方法及其优缺点。答:(1)冷风冷却: (2)冷水冷却:优点:可避免干耗、冷却速度快、需要的空间减少,对于某些产品,成品质量较好。(3)接触冰冷却:优点:有较高的冷却速度,而且融冰可一直使产品表面保持湿润。(4)真空冷却:优点:在所有的冷却方法中是最迅速的。8.影响冷藏食品冷藏效果的因素(包括新鲜和加工食品)。答:原料的种类及生长环境;储藏及零售时的温度、湿度状况。9.冷藏工艺条件有哪些?如何影响冷藏加工的?答:贮藏温度;贮藏温度不仅是指冷库内的空气温度,更重要指的是食品的温度。在保证食品不至于冻结的情况下,冷藏温度越接近冻结温度则贮藏期越长;空气相对湿度

9、。冷藏室内空气中水分含量对食品的耐藏性有直接的影响。低温食品表面如与高湿空气相遇,表面就会有水分冷凝,冷凝水越多,不仅容易发霉也容易霉烂。空气流速。空气流速越大,食品水分蒸发率也越高。10.冷耗量的计算。答:食品冷却过程中总的冷耗量,即由制冷装置所带走的总热负荷QT:QT=QF+QVQF:冷却食品的冷耗量;QV:其它各种冷耗量,如外界传入的热量,外界空气进入造成的水蒸气结霜潜热,风机、泵、传送带电机及照明灯产生的热量等。食品的冷耗量:QF=QS+QL+QC+QP+QWQS:显热;QL:脂肪的凝固潜热;QC:生化反应热;QP:包装物冷耗量;QW:水蒸气结霜潜热;食品的显热:QS=GCO(TITF

10、)G:食品重量;CO:食品的平均比热;TI:冷却食品的初温;TF:冷却食品的终温。 11.食品冷藏时的变化(这个题目很大,需要仔细回答)。答:(1)水分蒸发:食品在冷却时,不仅食品的温度下降,而且食品中所含汁液的浓度增加,表面水分蒸发,出现干燥现象。当食品中的水分减少后,不但造成重量(俗称干耗),而且使水果、蔬菜类食品失去新鲜饱满的外观。当减重达到5%时,水果、蔬菜会出现明显的凋萎现象。肉类食品在冷却贮藏中也会因水分蒸发而发生干耗,同时肉的表面收缩、硬化,形成干燥皮膜,肉色也有变化。 (2)冷窖:在冷却贮藏时,有些水果、蔬菜的品温虽然在冻结点以上,但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果、蔬的正常生

11、理机制受到障碍,失去平衡,称为冷窖。 (3)生化作用:水果、蔬菜在收获后仍是有生命的活体,为了运输和贮运的便利,一般在收获时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收获后还有和后熟过程。在冷却贮藏过程中,水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后熟作用仍能继续进行,体内所含的成分也不断发生变化。 (4)脂类变化:冷却贮藏过程中,食品中所含的油脂会发生水解,脂肪酸会氧化、聚合等复杂的变化,同时使食品的风味变差,味道恶化,变色、酸败、发粘等现象。这种变化进行得非常严重时,就被人们称为“油烧”。 (5)淀粉老化:淀粉大致由20%直链淀粉和80%支链淀粉构成,这两种成分形成微小的结晶,这种结晶的淀粉叫-淀粉,它在适当温度时在水中溶胀分裂形成

12、均匀糊状溶液,这种作用叫糊化作用。糊化作用实质上是把淀粉分子间的氢键断开,水分子与淀粉的氢键形成胶体溶液。糊化的淀粉又称-淀粉。在接近0的范围内,糊化了的-淀粉分子又自动排列成序,形成致密的高度晶化的不溶性的淀粉分子,迅速出现了-淀粉的化,这就是淀粉的老化。 (6)微生物增殖:冷却贮藏中,当水果、蔬菜渐渐变老或者有伤口时,霉菌就会在此繁殖。肉在冷却贮藏中也会有细菌、霉菌增殖,细菌增殖时,肉的表面就会出现粘湿现象。冷却贮藏温度下,微生物特别是低温微生物,它的繁殖分解作用就并没有充分被抑制,只是速度变得缓慢些,长时间后,由于低温细菌的增殖,就会使食品发生腐败。 (7)寒冷收缩:新鲜的牛肉在短时间内

13、快速冷却,肌肉会发生显著收缩,以后即使经过成熟过程,肉质也不会十分软化,这种现象称为寒冷收缩。12.冷害的概念。答:在冷却贮藏时,有些水果、蔬菜的品温虽然在冻结点以上,但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果、蔬的正常生理机制受到障碍,失去平衡,称为冷窖。13.气调贮藏的概念、条件、方法。答:概念:气调贮藏即是人工调节储藏环境中氧气及二氧化碳的比例,以减缓新鲜制品的生理作用及生化反应速度,比如呼吸作用,从而达到延长货架期的目的。 条件:比普通冷藏更高的相对湿度(90-95%),这可以延缓新鲜制品的皱缩并降低重量损失。 方法:采用高比例的二氧化碳可以有效地防止霉菌的生长,从而延长蛋糕及其它焙烤制品的货架期。14.影响冻制食品最后的品质及其耐藏性的因素。答: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15.速冻的定义,速冻与缓冻的优缺点。答:采用快速的方法迅速通过-1-5的最大冰晶生成带的冻结方法称为速冻。?速冻优点:(1)形成冰晶的颗粒小,对细胞的破坏性也比较小;(2)冻结的时间越短,允许盐分扩散和分离出水分以形成纯冰的时间也随之缩短;(3)将食品温度迅速降低到微生物生长活动温度以下,就能及时地阻止冻结时食品的分解。速冻的缺点:费用比缓冻高。缓冻优点:费用相对速冻低。缓冻缺点:在缓冻食品中形成的冰晶体较大,并且由于细胞破裂,部分食品组织也受到严重破坏。且冻结速度慢。16.影响冻结速度的因素。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