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精测加密及施工测量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8084155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5.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精测加密及施工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精测加密及施工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精测加密及施工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精测加密及施工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精测加密及施工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精测加密及施工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精测加密及施工测量(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 精测网复测、加密及施工测量,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公司工程处 2010年6月1日,2,精测网复测、加密及施工测量,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 第二章框架控制网(CP0)测量 第三章基础平面控制网(CP)测量 第四章线路平面控制网(CP)测量 第五章控制网复测与维护 第六章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 第七章施工测量,3,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一、基本术语 工程独立坐标系,采用任意中央子午线和高程投影面进行投影而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应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统,边长投影在对应的线路轨面设计高程面上,坐标系统的投影长度变

2、形值不宜大于10mm/km。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施测阶段、施测目的及功能分为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各阶段平面控制测量应以基础平面控制网(CPI)为基础,高程控制测量应以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为基准。,4,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应在框架控制网(CP0)基础上分三级布设,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I),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第二级为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第三级为轨道控制网(CPIII),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分二级

3、布设,第一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为高速铁路工程勘测设计、施工提供高程基准;第二级轨道控制网(CPIII),为高速铁路轨道施工、维护提供高程基准。,5,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框架控制网(CP0)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方法建立的三维控制网,作为全线(段)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的坐标起算基准。满足线路平面控制测量起闭联测的需要。 基础平面控制网(CPI)在框架控制网(CP0)的基础上,沿线路走向布设,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建立,为线路平面控制测量提供起闭的基准。在勘测设计阶段建立,点间距4km左右,测量精度为二等。 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在基础平面控制网(CPI)上沿线路

4、附近布设,为勘测、施工阶段的线路平面测量和轨道控制网测量提供平面起闭的基准。可用静态相对定位原理测量或常规导线网测量,在勘测设计阶段建立,点间距400800m,测量精度为三等。,6,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二、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 平面控制网设计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1.CPII 采用GPS测量时,CPI可按4km一个点布设; 2.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为平面X、y坐标分量中误差。,7,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二、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 CP0、CP、CP控制网GPS测量的精度指标,8,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二、平面控制测量

5、一般规定 CP控制网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9,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二、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 各级平面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CP0控制网应以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作为坐标基准,以IGS参考站或国家A、B级GPS控制点作为约束点,进行控制网整体三维约束平差; CP控制网应附合到CP0上,并采用固定数据平差; CP控制网应附合到CP上,并采用固定数据平差。 增设或补设控制点可采用同精度扩展(内插)的方法测量。,10,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二、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 各等级GPS控制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当基线长度短于500m时,一

6、、二、三等边长中误差应小于5mm,四等边长中误差应小于7.5mm,五等边长中误差应小于10mm。,11,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二、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 重复基线较差 环闭合差 改正数 改正数较差 式中:n闭合环边数;GPS接收机标准差;a固定误差;b比例误差; d相邻点间距离(km),或GPS网的平均基线边长。,12,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二、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 各等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13,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二、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 平面观测迁站方式 4台仪器一组,重新设站(重新对中整平、量取天线

7、高),14,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二、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 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导线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应在有效检定期内,作业前应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校,仪器检校的各项要求应符合规定。使用精度较高的气温表和气压表。,15,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三、高程控制测量一般规定 高程控制网的技术要求 式中: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L测段长(km);n测段数;W经过各项修正后的水准环线闭合差(mm);N水准环数。,16,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三、高程控制测量一般规定 高程控制测量等级及布点要求,17,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

8、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三、高程控制测量一般规定 各级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山岭、沼泽及水网地区,水准测量有困难时,三等及以下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二等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精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超限时,应先就可靠程度较小的往测或返测进行整段重测,并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有关要求进行取舍。,18,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四、主要技术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94);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

9、量规范(GB12897-2006); 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6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 7新建铁路项目精密工程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以上为控测部分要遵循的规范和要求,其它施工测量工作需要遵循额外其它规范。,19,测量任务,复 测 工 作 流 程,资料收集、数据准备,人员、仪器准备,编写作业方案,测量外业,数据处理,复测报告,不合格,合格,20,第二章框架控制网(CP0)测量,1 布网 CP0控制网在初测前采用GPS测量方法建立,全线一次性布网,统一测量,整体平差。也可收集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点(A,B级)或地壳运动

10、监测网点等国家高精度大地点。 CP0控制点沿线路走向每50km左右布设一个点,在线路起点、终点或与其他线路衔接地段,应至少有1个CP0控制点。,21,第二章框架控制网(CP0)测量,2CP0观测 CP0观测技术要求,22,第二章框架控制网(CP0)测量,3 CP0数据处理软件 基线向量解算应使用适合长基线解算的高精度GPS解算软件,主要有GAMIT、BERNESE、GIPSY等; 网平差应采用国家或铁道部主管部门评审通过的软件。 4CP0基线向量解算 5CP0控制网基线处理结果质量检核 6CP0网平差,23,第三章基础平面控制网(CP)测量,1 布网 全线(段)一次布网,统一测量,整体平差。

11、CP控制网沿线路走向布设,并附合于CP0控制网上。控制点宜设在距线路中心501000m范围内不易被施工破坏、稳定可靠、便于测量的地方。 CP应采用边联结方式构网,形成由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 CP控制网应与沿线的国家或城市三等及以上平面控制点联测,一般每50km宜联测一个平面控制点。 2 CP控制网应按二等GPS测量要求施测。,24,第三章基础平面控制网(CP)测量,3 CP基线向量解算 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宜小于10%; 同一基线不同时段重复观测基线较差检核; 由若干条独立基线边组成的独立环或附合路线各坐标分量(Wx、Wy、Wz)及全长Ws闭合差的检核。 4 CP控制网平差

12、改正数; 边长相对中误差应小于1/250000; 改正数较差; 不同坐标系分段平差; 转换到国家或城市平面坐标系统时,应以联测的国家或城市平面控制点作为固定点进行CP控制网的二维约束平差,计算CP控制点的国家或城市平面坐标。,25,第四章线路平面控制网(CP)测量,一、一般地段CPII测量 1 布网 CP控制网沿线路布设,并附合于CP控制网上。CP控制点宜选在距线路中线50200m范围内、稳定可靠、便于测量的地方,并按规定埋石。 2 采用GPS测量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CP控制网应采用边联结方式构网,形成由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并与CP联测构成附合网; CP控制网按三等GPS测量要求施

13、测; CP基线解算应符合规定; 改正数的绝对值和约束点间边长相对中误差的规定; CP网坐标转换应在GPS基线网三维无约束平差的基础上,以联测CP控制点作为约束点进行平差,计算CP控制点的工程独立坐标。,26,第四章线路平面控制网(CP)测量,一、一般地段CPII测量 3 采用导线测量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导线应起闭于CP控制点,导线附合长度2km以上时,应采用导线网方式布网,导线网的边数以46条边为宜。 水平角和边长观测应符合三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导线成果计算应在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严密平差方法计算。应采用具有严密平差方法的软件。,27,第四章线路平面控制网(CP

14、)测量,二、隧道内CPII测量 洞内CP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28,第四章线路平面控制网(CP)测量,二、隧道内CPII测量 导线点宜充分利用洞内施工平面控制桩,单独布点时应布设在施工干扰小、安全稳固、方便设站、便于保存的地方,点间视线应距洞内设施0.2m以上。 隧道洞内CPII导线观测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1、2mm+2ppm)的全站仪施测。 (2)观测前应先将仪器开箱放置20分钟左右,让仪器与洞内温度基本一致; (3)洞口测站观测宜在夜晚或阴天进行;隧道洞内观测应充分通风,无施工干扰,避免尘雾; (4)目标棱镜人工观测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度,受光均匀柔和、目标清晰,避免

15、光线从旁侧照射目标;采用自动观测时应尽量减少光源干扰。,29,第五章控制网复测与维护,1 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期间,应加强CP0、CP、CP及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复测维护工作。控制网复测维护分为定期复测维护和不定期复测维护,定期复测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不定期复测维护由施工单位实施。,30,第五章控制网复测与维护,2 定期复测维护是对高速铁路平面高程控制网全面复测,复测内容包括全线CP0、CP、CP及线路水准基点。复测频次要求如下: 施工单位接桩后,应对CP、CP和线路水准基点进行复测。 CP建网前,CP0、CP、CP和线路水准基点应复测一次,并应同时考虑为CPIII建网提供基础数据。 工程静态验收前

16、,CP0、CP、CP及线路水准基点复测一次。 特殊地区、地面沉降地区或施工期间出现异常的地段,适当增加复测次数。,31,第五章控制网复测与维护,3 控制网复测前应收集原测或复测成果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CP0、CP、CP控制点成果及点之记; CP、CP测量平差计算资料; 线路水准基点成果及点之记;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资料; 测量技术报告(含平面、高程控制网联测示意图)。 CP0、CP、CP控制桩和线路水准基点桩。,32,第五章控制网复测与维护,4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需要开展不定期复测维护,复测周期不宜大于6个月。不定期复测维护内容包括CP、CP、线路水准基点及施工加密控制点复测,检查控制点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位移,点位的相对精度是否满足要求。当复测较差超限时,应查明原因,由监理单位确认。 5 控制网复测应遵循以下原则: 编写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