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季凤城片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806843 上传时间:2017-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春季凤城片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春季凤城片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春季凤城片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春季凤城片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春季凤城片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春季凤城片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春季凤城片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解析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春季片区初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解析版一、积累与运用1.诗文默写。 (12 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木兰诗中,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句子)表现军情紧急,将士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解

2、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题目考查直接性默写与理解性默写诶两种类型。只要平时既注意记忆 、积累,又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解答此题并不难。答题时要认真细致,务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此题需要注意“涯”“沙”“ 与”“未晞”“ 湄”“辙”“ 靡 ”“戎”“ 度” 的书写。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23 题。幸福,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个人的体验。也许,幸福是你风尘仆仆走进家门时亲切的笑脸;也许,幸福是你卧病床上百无 liao 赖时温馨的问候;也许,幸福是你屡遭挫折心灰意冷时劝慰的话语;也许,幸福是你历经 cang 桑获得成功时赞赏的掌声。关键的是,你尽管

3、要有一副热爱生活的心肠,也要有一个积极奋进的目标,更要有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这样,你才能感受到幸福。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 分)栉(zh)风沐雨 百无 lio(聊)赖 cng(沧)桑【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及给汉字注音的能力。给汉字注音,要注意字母的拼写、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多音字的区 别等。根据拼音写 汉字,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字、易 错字,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此题中的 “栉”容易读错;“ 沧”容易写成错别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3 分)A.文中“矢志不渝”不可改为“矢志不逾” ,但“黯然

4、”有错,正确写法是“暗然” 。B.“温馨”中“馨”应查“香”部,共 20 画,基本字义是“散步很远的香气” 。C.短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阐述了“这样,你才能感受到幸福”的观点。D.根据句子连贯的要求,我们也可以在“掌声”后面补上一句“也许,幸福是别人羡慕你走上领奖台时的眼神” 。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把修改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2 分)关键的是,你尽管要有一副热爱生活的心肠,也要有一个积极奋进的目标,更要有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关键的是,你不但(不仅)要有一副 热爱生活的心肠,而且要有一个积极奋进的目标,更要有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 (或者直接去掉 “尽管”“也”)【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与

5、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 ,先要熟悉常 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 对症下药,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愿意。这段话中的划 线句犯了“ 关联词使用不当”的毛病,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应将“尽管”改为“不但 ”或“不仅” ,将“也”改为“ 而且”,也可以将“尽管”和“也”删去。按照题目要求,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即可。二、阅读(70 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34 题。 (5 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

6、堤。3.本诗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抒情手法,抒发了作者对西湖早春美景的赞美和喜爱之情。(2 分)【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作手法及诗人情感的体悟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反复 诵读,初步感知诗意,在此基础上,抓住诗中意象,体会诗人情感,并结合整首诗歌,分析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歌通过描写西湖早春的美景,运用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作者对西湖早春美景的 赞美和喜爱之情。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3 分)A.本诗的第一、第二句,写诗人来到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表达了诗人对春日钱塘湖

7、的一种特有的感觉。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表现了黄莺在春天里歌唱,燕子在飞进飞出地搭窝。黄莺、燕子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在迎接暂新的生活,看着她们,使人们倍感生命的美好。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钱塘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D.有关钱塘湖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机勃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对内容及表现手法等的赏析能力。要仔细读诗歌,弄清楚 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手法,在此基础上,分析题目各项是否正确。本题 ABD 各项都正确;C 项表述不正确,用“没马 蹄

8、” 写出了春草的矮小稀疏,体 现了早春“ 早”的特点。故选 C。(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58 题。 (16 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 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 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 令初下, 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虽欲言, 无可进者。 (选自邹忌讽

9、齐王纳谏 )【乙】景公好弋 ,使烛邹 主 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 “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轻士 ,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 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弋:系有丝绳的箭,用来射鸟。烛邹:齐景公的一个臣仆。主:掌管。闻命:接受教导。命:命令,这里指教导。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 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 时时而间进(偶尔)虽欲言,无可进者(即使) 数烛邹罪已毕(列举或历数)【解析】

10、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 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进 行解释。 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在平时的学习过 程中,要注意 积累,加强记忆。本题中的“私”形容词作动词,解释为“偏爱”;“间”解释为“偶尔” ;“虽 ”解释为“即使”;“ 数”解释为 “列举或历数”。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A) (3 分)例句:是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轻士A.皆以美于徐公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

11、题,要根据平 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的 语境进行解释。先分析例句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在分析每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辨别 出符合要求的选项。例句中 “以”的意思为“认为”,动词。 A.认为, 动词;B.把,介 词;C. 来, 连词;D.用,介 词。故 选 A。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5 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 分)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 奖赏。 (重点 词语“面”“刺”)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2 分)让我们的君王因为鸟的缘故杀人。 (重点词:“使”“以”)【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 译文言句子以直 译为主,意

12、义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 译。翻 译第句时,需要落实“面”“ 刺”的意思。翻译第句时,需要落实“使”“以”的意思。8.【甲】 【乙】两个文段在提出和接受意见或建议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4 分)齐威王和景公都纳善于谏,能理解大臣的良苦用心;都采用了巧妙的规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都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 (只写出两点即可,每答对一点得 2 分。)【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梳理文意,反复阅读,整体感知文本,体会表达技巧,把握文章主旨,在

13、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结合选文,比较两文段在提出和接受意见或建议方面的共同特点。邹忌将生活小事与国家大事有机地联系起来,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委婉地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晏子间接而委婉地提醒齐景公杀了烛邹会影响他的声誉,从而使景公改变了主意,由此看来,两文的共同点有:齐威王和景公都善于纳谏,能理解大臣的良苦用心;邹忌和晏子都采用了巧妙的规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两文都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译文:齐景公喜欢捕鸟,让烛邹管理那些 鸟。不久,鸟飞走了。 齐景公十分生气,下令想 让官吏杀了他。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将他的罪状一一列出加以斥 责然后杀掉他。 ”

14、齐景公说:“好的。”于是召见烛邹,晏子在齐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烛邹 !你是我们君王的养鸟人,却让鸟逃跑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 君王为了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 这是第三条罪行。 ”把 烛邹的罪状列完了,晏子请示杀了烛邹。景公说:“不用处死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3 题。 (3 分)读书莫忘做笔记汤欢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前人读书

15、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 1914 年至 1980 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 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 “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 ”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 ,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 30 年代到 90 年代一直

16、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 200 多本、3.5 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 ”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 ,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 。 “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 , “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 ,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 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