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68016819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宿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宿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宿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宿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宿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宿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宿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宿迁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质量检测高一化学试卷1. 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风力发电和火力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有计划的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符合 “低碳经济”发展的新理念C. 硫的氧化物和碳的氧化物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D. 可燃冰实质是水变成的固态油【答案】B【解析】分析:A风力发电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有计划的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符合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的理念;C碳的氧化物中二氧化碳溶于水使得雨水的pH约为5.6;D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详解:A风力发电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火力发电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有计划的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符合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的理念,符合 “低碳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故B正确;CN、S的氧化物可使雨水的酸性增强,可形成酸雨,则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碳的氧化物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C错误;D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不能实现水变成的固态油,故D错误;故选B。2. 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B. 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C. Al3+的结构示意图: D. 氯化钙的电离方程式:CaCl2=Ca2Cl【答案】A【解析】分析:A、甲烷为正面体结构,由原子相对大

3、小表示空间结构的模型为比例模型;B、结构简式能体现有机物原子间的成键情况;C、铝是13号元素,铝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D、氯化钙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钙离子和氯离子。详解:A、甲烷为正面体结构,由原子相对大小表示空间结构的模型为比例模型,则CH4分子的比例模型为,故A正确;B、结构简式能体现有机物原子间的成键情况,故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C2H6O为乙醇的分子式,故B错误;C、铝是13号元素,铝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Al3+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D、CaCl2是盐,属于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CaCl2=Ca2+2Cl-,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常用化学用语的书

4、写,掌握常用化学用语的书写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比例模型突出的是原子之间相等大小以及原子的大致连接顺序、空间结构,不能体现原子之间的成键的情况。3. 为纪念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人们把第101号元素命名为钔,该元素最稳定的一种原子可以表示为,该原子所含中子的数目为A. 56 B. 157 C. 258 D. 101【答案】B【解析】分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4. 下列粒子间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与互为同位素 B. 乙醇和乙酸互为同系物C. 和属于同种物质 D. CH(CH3)3和CH3CH2CH2CH3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同位素、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5、的概念分析判断ABD的正误;根据甲烷的结构分析判断C的正误。详解:A. 与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 乙醇和乙酸的结构不相似,一个含有官能团羟基,一个含有官能团羧基,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C. 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和属于同种物质,故C正确;D. CH(CH3)3和CH3CH2CH2CH3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故选B。5. 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可以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1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 图2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C.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D. 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

6、总能量低【答案】C【解析】分析:A图1所示的装置没有形成闭合回路;B图2所示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化学反应时断键要吸收能量,成键要放出能量;D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详解:A图1所示的装置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没有电流通过,不能形成原电池,所以不能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A错误;B图2所示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C化学反应时断键要吸收能量,成键要放出能量,所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故C正确;D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对

7、的原因、影响反应热大小因素以及原电池构成条件的熟悉,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的热效应的关系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的理解。6. 实现下列变化时,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A. 水晶和干冰的熔化 B. 食盐和冰醋酸熔化C. 氯化铵和水的分解 D. 纯碱和烧碱的熔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熔化需克服极性键,。干冰是分子晶体,熔化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A错误;B氯化钠是离子晶体,熔化需克服离子键,冰醋酸是分子晶体,熔化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错误;C氯化铵是离子晶体,熔化需克服离子键,水是分子晶体,熔化需克服分

8、子间作用力,C错误;D纯碱和烧碱都是离子晶体,熔化需克服的是离子键,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微粒间的相互作用。7.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无水乙醇作医疗消毒剂 B. 甲醛可用作食品防腐剂C. 聚氯乙烯用作食品保鲜膜 D. 油脂用于制造肥皂【答案】D【解析】分析:A无水乙醇能够是蛋白质发生变性,蛋白质的变性速度过快;B、甲醛是有毒的物质,能使蛋白质变性;C. 聚氯乙烯塑料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氯化氢等有害物质;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8. 山梨酸(CH3CHCHCHCHCOOH)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可与

9、钠反应 B. 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 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 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山梨酸中含有羧基故可与金属钠和碳酸钠反应,故A、B正确;山梨酸中含有碳碳双键,故可以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山梨酸中含有碳碳双键,故可以发生加聚反应,故D正确,此题选C。考点:考查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的性质及应用9.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油脂的水解产物为纯净物B.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 葡萄糖和麦芽糖互为同系物D. CuSO4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答案】D【解析】分析: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

10、酯,能够水解;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C结构相似组成相差若干个CH2的有机物为同系物;D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盐会变性。详解: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肥皂)与甘油,水解产物都是混合物,故A错误;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故B错误;C葡萄糖与麦芽糖的分子式之间不是相差n个CH2,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D铜离子是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正确;故选D。10. 在CaCO3(s)CaO(s)+CO2(g)的反应体系中,既能加快正反应速率又能加快逆反应速率的条件是A. 减压 B. 增大CaCO3的量

11、C. 增大CO2的量 D. 升温【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解答。详解:A. 减压,反应速率减慢,故A错误;B. 增大CaCO3的量,碳酸钙为固体,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B错误;C. 增大CO2的量,能够增大逆反应速率,不能增大正反应速率,故C错误;D. 升温,既能加快正反应速率又能加快逆反应速率,故D正确;故选D。11.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

12、糖 将a g铜丝灼烧成黑色后趁热插入乙醇中,铜丝变红,再次称量质量等于a g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属于混合物;植物油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根据煤的气化和液化的本质分析判断;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铜做催化剂。详解:乙醇汽油是乙醇和汽油的混合物,故错误;植物油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汽油、柴油中含有少量硫元素,燃烧还能生成SO2,故错误;煤的气化是煤与水蒸气高温条件下生成CO和H2,煤的液化是利用煤制取甲醇的过程,故均属化学变化,故错误;淀粉和纤维素属

13、于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故正确;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铜做催化剂,而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正确;正确的有,故选B。1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通常状况下,48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约为3NAB. 标准状况下,4.48 L甲醛(HCHO)含有的分子数目约为2NAC. 1L1molL-1CH3CH2OH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约为NAD. 1 molMg中含有的电子数目约为2NA【答案】A【解析】分析:A、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B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判断;C. CH3CH2OH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有乙醇分子和水分子;

14、D.镁是12号元素,1个镁原子含有12个电子。详解:A、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48g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含3NA个氧原子,故A正确;B标准状况下,4.48 L甲醛(HCHO)的物质的量为=0.2mol,含有的分子数目约为0.2NA,故B错误;C. 1L1molL-1CH3CH2OH溶液中含有乙醇1mol,溶剂水中也含有氧原子,含有的氧原子数目大于NA,故C错误;D. 镁是12号元素,1个镁原子含有12个电子,1 molMg中含有的电子数目约为12NA,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使用气体摩尔体积需要注意:对象是否为气体;温度和压强是否为标准状况,22

15、.4L/mol是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本题中甲醛在标准状况下为气体(沸点-19.5)。13.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r(X)r(Y)r(Z)r(W)B.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C. 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D. X与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答案】B【解析】分析: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Y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则Y为O元素,根据X、Y、Z、W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可知,X为氮元素,Z为硫元素,W为氯元素。详解:根据上述分析,X为氮元素,Y为O元素,Z为硫元素,W为氯元素。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r(Y)r(Z)r(W)r(X),故A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WZ,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