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8届高三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68009460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18届高三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川省2018届高三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川省2018届高三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川省2018届高三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川省2018届高三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18届高三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18届高三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流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期一模考试高三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迄今为止,记忆一直与人体尤其是大脑联系在一起。按照这种理解,群体不可能有记忆,因为群体不拥有身体和大脑。学者们充其量承认,某个个体所具有的记忆是在他与其他人交往中,并且是在社会的框架里形成的。这正是法国哲学家哈布瓦赫的观点。根据他的论证,没有社会机制就无从谈起记忆,因为一个人总是根据定的范畴把接收的印象整理成可以回忆的信息,而这里所说的范畴具有社会性质。如果使用哈布瓦赫老师涂尔干的话说,回忆和过去是“集体的描述”。因此,哈布瓦赫使用“集体记忆”这个概念,以指代个体的记忆及其社

2、会起源。我们用“文化记忆”这个命题对哈布瓦赫的记忆理论加以扩展和完善。首先区分三种记忆形式:个体记忆属于大脑研究和心理学的范畴,集体记忆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文化记忆是文化科学研究的对象。文化记忆的概念超出了“传统”这个概念的范围,因为文化记忆还涉及遗忘和隐瞒,遗忘和隐瞒导致传统的消失和断裂。文化记忆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且形态各异,所以很难接受政治、意识形态或者宗教的限制。文化记忆具有多层含义,一旦借助文字形式固定下来并被人阅读,就面临被修改的可能性。有的文献可能被废弃或者受到忽视,有些则被视为核心文献。文化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随着环境的变化,所有那些被认为对当下无足轻重的东西都

3、被忘记;而在有文字的情况中,文献通过审查被分为经典与档案,经典指那些必不可少的,而档案则是可有可无的。我们把哈布瓦赫称为“集体记忆”的东西叫作“交流记忆”,目的是把这种记忆与文化记忆加以区别。所谓交流记忆就是随着具体环境变化的记忆,这种记忆一般不超过三代人,内容主要包括回忆、想象、俗语等。这些记忆存储在头脑里,人们不需要更多的解释便能够凭借这些记忆进行交流,而且这些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变化。哪些集体记忆最终转化为文化记忆,起决定作用的是时间,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之间的关系犹如长销书与畅销书。相比之下,文化记忆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视域,它可以长达两三千年,因为它建立在特定的基点上。以古代西方文化

4、来说,这个基点包括荷马史诗。我们现在知道古埃及金字塔铭文和苏美尔祈祷文的成文时间在公元前三世纪,但是它们不属于西方的文化记忆,因为它们并未构成西方人确立文化身份时的坐标。(摘编自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理论的形成和建构)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记忆通常被认为与人的大脑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导致了群体不可能拥有记忆。B. 文化记忆具有选择性,人们一般根据内容的重要与否而有意识地去选择传承或遗忘。C. 文化记忆不仅弥补了哈布瓦赫记忆理论的缺陷,还拓展了“传统”这个概念的外延。D. 交流记忆会随着具体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人们就这些记忆进行交流时不存在障碍。2. 下列对原

5、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对三种记忆形式作了多角度的阐释,目的在于帮助人们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B. 文章第一段分析了个体、群体与记忆的关系,阐释了集体记忆这个概念的内涵。C. 文章第二段从归属范畴、含义以及形态等诸多方面,论述了文化记忆的特征。D. 文章第三段将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加以比较,指出时间是区分二者的关键要素。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哈布瓦赫的记忆理论关注个体记忆及其社会起源,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涂尔干的影响。B. 集体记忆受时间限制,其中的一部分最终转化为具有相对固定时间祝域的文化记忆。C. 文化记忆建立在特定的基点上,荷马史诗论语等都是人类文化记

6、忆的基点。D. 人们将文化记忆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并加以阅读时,就会修改文化记忆的多层含义。【答案】1. B 2. A 3. D【解析】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无中生有。有文中的“按照这种理解,群体不可能有记忆,因为群体不会拥有身体和大脑”可知,原文的结论是推断出来的,不是确切的事实,所以选项中的“这种联系导致了群体不可能拥有记忆”错误。C项,混淆事物的内涵和外延。原文中的“文化记忆概念超出了传统这个概念的范围,因为文化记忆还涉及遗忘和隐瞒”,意思是说“文化记忆”的概念大于“传统”这个概念,

7、并不是“拓展了传统这个概念的外延”。D项,扩大范围。原文“这种记忆的存储时间一般不超过三代人这些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变化”说明在三代内人们的交流不需要更多的解释,但超过三代后人们的交流可能会出现障碍,所以选项中“人们凭借这些记忆进行交流时不存在障碍”错误。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A项,“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明确自己的文化身份”分析错误,文章多角度阐释这两种记忆的目的是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区分他们。3. 试题分析:此题

8、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D项,变或然为必然。原文是“它、一旦借助文字形式固定下来并被人阅读,就会面临被修改的可能性”,意思是有可能被修改,但不是绝对会被修改答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来旺媳妇给俺焗的油安晓斯来

9、旺一年四季在外面经营五辆大货车,在村里的时间很少。这天,媳妇丽丽打来电话,说开超市的全福,在咱美容美发厅开业那天来理发了。点名要我给他焗油。最后他非留下1000元,说是焗油、理发带祝贺开业。来旺听了,气炸了,说,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他。来旺媳妇丽丽看中了沁水湾这个5000多人的大市场,在村里开了美容美发厅。全福听说来旺要在村里开美容美发厅,就放出话来,等来旺的美容美发厅开业了,我非让他媳妇给我焗一次油。哥儿几个就笑全福,做你的黄粱美梦吧!让来旺媳妇给你焗油,你想头疼。可没多久,全福就真的在村里放出话来了:来旺媳妇给俺焗的油,来旺媳妇给俺焗的油。整个沁水湾的人都知道了。全福放出的话,来旺很快就知道了

10、。村里有不少来旺的铁杆兄弟。一个个电话早打到来旺的手机上。来旺和全福本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自从十年前两人都买了拖拉机、收割机后,矛盾就慢慢产生了。那时,村里就他们两人有拖拉机、收割机。一到农忙季节,两人都没黑没白、汗流浃背地干。一来二去,谁也不让谁。来旺找人劝说全福,把机械转让给他。全福说,想得美,只能你干,不兴我干?有本事,把你的机械转让给我。两人说不到一块儿,就各干各的。在收费的问题上,又产生了纠纷。你收一亩50块,我收一亩45块。你只干大地块,我小地块也干。你对贫困户要低价,我干脆不收钱。说到底,价钱总是有差别,谁也不服气谁,弄得两人都不开心。村里的人都笑着说他们,一山不容二虎,一槽拴不

11、住俩叫驴。生性倔犟的两人就变得越来越生分,偶尔碰了面也不说话,连招呼也不打。时间长了,干脆就不来往了。后来,两人都把机械卖了。来旺买了几辆大货车,在外面搞起了运输,全福在村里盖起了很大的房子,开了一家大型生活超市。这一晃,十多年就过去了。也没吵过嘴,也没打过架,也没说过话,也没共过事。村里人就看热闹,这俩叫驴是咋着了?是让钱烧得不成样子了。可村里人评价,这俩娃,是好娃。给村里,给老百姓办的都是好事,就是太犟,太倔。互相说句话,还能折了你阳寿不成?来旺给村里修了路,全福就给村里盖了戏楼。来旺给村里建了新学校,全福就给村里盖了敬老院。俩人还一起当选县里的慈善模范,开大会上台领奖,还是谁也不理谁。如

12、今,听说全福在村里到处说焗油的事,来旺更是气得不行。全福还照样在村里放出话,来旺媳妇给俺焗的油,人家手艺就是好。这一天,来旺回村里,听媳妇丽丽说了那天的详情,就拨通了全福的手机。来旺说你在哪儿,我们见面说个事儿。全福说我在家,说事儿就来吧。来旺说我半个小时到,全福说你啥时来都行。电话里还是唇枪舌剑。来旺就脱了上衣,光着膀子,用信封装好1000元钱,气呼呼地去了全福家。到全福家一看,全福也光着膀子,气呼呼地坐在院子里,前面的小桌子上,放着六盘小菜、一瓶白酒、两个玻璃酒杯。四目相对的一瞬间,两个光着膀子的大汉都愣了。“你为啥到处说俺媳妇给你焗油的事?”“我不说你会来见我?”“你为啥就不能先给我说句

13、话?”“我为啥要先给你说句话?”说话间,两双手突然就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一瓶白酒分成了两杯,哐当一声碰在了一起。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来旺很能干,他的媳妇丽丽也很有商业头脑,丽丽看中了沁水湾这个人口数量可观的大市场,就在村里开起了美容美发厅。B. 听说来旺要在村里开美容美发厅,全福的心里就打起了小算盘,开业当天,全福点明要来旺媳妇给他焗油,并留下1000元来羞辱来旺夫妇。C. 来旺和全福竞争的结果是两人的利润都下降,正因如此,来旺买了几辆大货车搞运输,全福在村里开了一家大型生活超市。D. 小说的结尾简洁有力,用一瓶白酒分“两杯”、酒杯“哐当”碰在一起来

14、表明来旺和全福的和好,也为整篇小说画下了圆满的句号。5.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全福和来旺两人共有的性格特点。6. 小说以全福和来旺“两双手突然就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作为结局,这样安排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答案】4. B 5. 品质相同:勤劳能干、重情重义。他们购买拖拉机、收割机,没日没夜地干活。两人致富后不忘乡亲,都被县里评为慈善模范。性格相近:倔强要强、耿直正派。两人因收割庄稼闹矛盾,互不相让,谁也不愿先低头,但两人说话耿直,为人正派,争斗中不搞小阴谋。 6. 小说给读者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大团圆式结尾,读者美的享受,引发读者的共鸣。小说的结局突出了全福和来旺两人的豪爽正直,他们的形

15、象高大起来。解开了前面的悬念和误会,突出小说的主题,耐人寻味。两个人和好的结局虽然出人意料,但前文的伏笔给结尾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也显得合情合理。【解析】4. 试题分析:B项,“留下1000元来羞辱来旺夫妇”错误,由结尾处“前面的小桌子上,放着六盘小菜、一瓶白酒、两个玻璃酒杯”“我不说你会来见我?”可知,全福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与来旺和解。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内容的探究,也有对语言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然后明确主旨,分析人物,关注手法;最后结合小说主旨和细节做出准确判断。5. 试题分析:从全文来看,全福和来旺

16、本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他们一起买了拖拉机,勤劳致富,而且致富后都不忘记乡亲,表明他们都勤劳能干,有情有义;另一方面,他们又互不相让,在劳动中竞争,在做慈善上也竞争,而且为了争个高低谁也不肯先低头,又表明他们都很倔强;他们在竞争中使用的都是正规手段,又可见他们为人正直。点睛: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本题要求分析一部小说中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解答时可先通读全文,筛选出两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