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143页,全站】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679345 上传时间:2017-05-07 格式:DOC 页数:143 大小:7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年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143页,全站】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2015-2016年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143页,全站】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2015-2016年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143页,全站】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2015-2016年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143页,全站】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2015-2016年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143页,全站】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年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143页,全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年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143页,全站】(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负数的初步认识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校园绿地面积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五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班级联欢会 第六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第七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八单元 用字母表示数钉子板上的多边形第九单元 整理与复习第一单元 负数的初步认识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1)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会用正、负产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2.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 0。3.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

2、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3 分钟)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1、服装店今年八月份赚了 2000 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 300 元。3、我向南走了 100 米。 4、零上 10 摄氏度。引入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意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二、自学例 1。 (10 分钟)1.自学。出示:教材例 1 情境图。学生自学时,

3、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导学单:1.3 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你是怎么看的?2.试着把这三个温度写下来,并读一读。3.思考:+20和-20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2.小组交流。交流内容:1.说说你是怎么看温度计上的气温的?2.南京、三亚、哈尔冰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哪里的气温是零上,哪里的气温是零下?3你是怎么理解+20和-20的?导学要点:三亚的温度用正数表示,哈尔滨的温度用负数表示。3.全班交流。导学要点: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什么?(出示温度计课件:闪烁 0) 0,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20表示零

4、上 20,温度比 0高,-20表示零下 20,温度比 0低。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三、自学例 2.(6 分钟)1.自学。导学单:1.用例 1 的办法表示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高度。2.读一读这两个数,他们分别表示比海平面高多少米或低多少米? 指导学生看懂例题中的示意图。2.全班交流:+8844.4 米和-155 米的实际含义。海平面以上高度用正数,海平面以下用负数。海平面以上高度和以下高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学生交流把数进行分类。如果把这 5 个数分分类,可以怎样分? 导学要点:像+20、+8844.4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 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板

5、书课题上的负字) 。为了方便, “+”我们可以省略,但“-”一定要写。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因而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讨论:你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四、练习。 (15 分钟)【基本练习】1.第 2 页练一练。点拨:表示正数的圈里有 0 吗?表示负数的圈里呢?进一步明确正数、负数和 0 的关系。2.练习一的第 1、2 题。第 1 题:以 0为标准,正数表示零上温度,负数表示零下温度。第 2 题:继续强调,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温度用负数表示。3. 练习一的第 3 题。写出 5 个正数和 5 个负数。正、负数可以是些怎样的数?可以写小数和分数吗?

6、写正数和负数时要注意什么?4. 练习一的第 4 题。学生读一读表中的数。在教材给出的图中涂一涂。教师收集学生的不同画法,评讲时展示,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图中的几个温度,哪些比 0高,哪些比 0低?-5与-10相比,哪个温度高一些?5.创编练习。电梯现在停在 6 楼,如果升到 9 楼记作3,那么2 表示()。 电梯下降到了 2 楼电梯下降了 2 楼电梯下降了 4 楼电梯上升到 8 楼电梯是以几楼作为正负分界的?五、课作。 (6 分钟)完成补充习题第 1 页。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使用。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订正错误。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甲地海拔高度是 30 米,

7、乙地海拔高度是 20 米,丙地海拔高度是-10 米,哪个地方最高,那个地方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多少米?六、家作。1.课课练第 页。2.上网查阅:了解负数的产生。第一单元 负数的初步认识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2)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正、负数的含义,体会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2.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提高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3.渗透数轴、区间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提高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教学难点: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8、 分钟)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负数。二、自学例 3。 (7 分钟)1.自学。出示教材例 4 表格。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导学单:1.读一读表格中的数据。2.根据表中的数据说说每个月的盈亏情况,和同桌说一说。导学要点: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2.全班交流。3.试一试。(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出示教材试一试情境图和表格。亏损用负数表示,盈利用正数表示。三、自学例 4.(9 分钟)1.自学。出示:教材例 4 情境图。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收集有用信息在全班交流时用。导学单:1.观察示意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 思考:如果把向东走 2 千米记作+2

9、千米,那么向西走 2 千米可以记作什么?3.仔细观察直线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交流:1.如果把向东走 2 千米记作+2 千米,那么向西走 2 千米可以记作什么?你是怎么想的?2. 观察直线上的点,你的发现是什么?3.全班交流。导学要点:由于东西方向正好相反,因此如果把向东走 2 千米记作+2 千米,那么向西走 2千米可以记作-2 千米。在数轴上,0 右边的数表示正数,0 左边的数表示负数。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2 和 2 到 0 的距离相等。4.阅读第 4 页的“你知道吗”?四、练习。 (15 分钟)【基本练习】1.第 4 页练一练。点拨:蓝色线框里的正数表示存入的钱数,负

10、数表示取出的钱数。2.练习一的第 5 题。生活中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3. 练习一的第 6 题。和同桌说说表中正数和负数的含义。点拨:小明家四月上旬收支相抵后,还有没有结余?4. 练习一的第 7 题。点拨:直线上两个数之间的距离越短,它们就越接近。直线上的数,右边的数要比左边的大。5. 练习一的第 8 题。表中的正数、负数和 0 各表示什么? 6.创编练习。五年级一班学生跳绳比赛的平均成绩为每人每分钟 120 下,丁老师记数时,高于平均数用正数表示,低于平均数用负数表示。王明的成绩是12 下,魏丽的成绩是8 下,王明实际跳()下,魏丽实际跳()下。提示:在表示王明和

11、魏丽的实际下数时,是以多少下为标准计算的?五、课作。 (8 分钟)完成补充习题第 2-3 页 1、3、4、5 题。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使用。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订正错误。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小强从家向西走了 300 米记作300 米,到达甲地,他从家走了200 米到了乙地,你能画出甲、乙两地的位置吗?六、家作。1.课课练第 页。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分析,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正确率达到 80%2. 使

12、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体会图形转化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3. 使学生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感受“变”和“不变”的辩证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例题引路(6 分钟左右)1、长方形面积怎么算?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2、出示 PPT,引导观察。观察例 1,说说自己的想法。转化前后,什么没有变?3、交流例 2,你是怎么转化?预设:沿着高剪出一个三角形,平移后,转化成长方形。沿着高剪出一

13、个梯形,平移后转化成长方形。组织交流,转化的方法。强调:沿着高剪。二、自学例 3(16 分钟左右)1、明确例 3 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出示:例 3 的 PPT导入:例 3 中要我们做什么?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2.自学导学单(时间:5 分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量出或数出它的底、高分别是多少,填在表格中。平行四边形底 cm 高 cm出示表格以及平行四边形。组织学生交流,板书。(板书在右边。 )把刚才三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填写下表。转化成的长方形长 cm 宽 cm 面积cm组织学生进行转化操作,操作后交流填表。(板书在左边。 )小组讨论:1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

14、相等吗?2.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完成填空。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小组交流交流内容: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2.公式的字母表示方式。组织交流、观察、讨论,强化认识。板书字母公式 S=ah完成试一试。独立完成,板演。集体交流。三、练习(10 分钟左右)(1)适应练习第 8 页练一练(2)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二”第 15 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第 1 题:抓住等底等高来画。第 5 题:周长没有变,面积变小了。因为高变短了。(3)创编练习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周长是 78

15、cm,以 CD 为底时它的高是 18cm,有 BC是 24cm,求它的面积?A DB C思考: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是相等的,求到 CD 的长,那么面积也求到了。四、课作(8 分钟左右)完成补充习题第 4 页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题,讲评时所用。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你有几种方法求下面图形的面积?五、家作完成课课练第 页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正确率达到 80%以上。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形的面积公式。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例题引路(5 分钟左右)交流例 4:1、一虚一实的两个三角形一样吗?,底是多少?高是多少?2、涂色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说说自己的想法,说说怎么列式的?小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平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三角形的面积呢?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