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案(新人教版八上)1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933384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道之行也》教案(新人教版八上)14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道之行也》教案(新人教版八上)14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道之行也》教案(新人教版八上)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道之行也》教案(新人教版八上)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道之行也教案(新人教版八上)14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背诵并默写全文。能力目标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德育目标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1联系桃

2、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教学过程介绍课文题目“大道”什么意思呢?在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是施行的意思。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社会也叫大同社会。选自礼记礼运简要介绍礼记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礼运,礼记中的名篇。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

3、社会特征 。字音字义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男有分(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货恶其弃于地也(厌恶、憎恨)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抚养”)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是故谋闭而不兴(发生)诵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大同”社会的纲领是什么?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3.“大同”社会有哪些现象? 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外户而不闭

4、。探究性思维训练1.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文章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2. 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

5、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文章主旨文章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政治纲领、基本特征的阐述,展示出一个和平、安定、祥和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也暗含对现实生活中黑暗现象的厌恶。课堂小结“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完成下列练习:(1)解释加粗的词。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男有分,女有归(2)翻译下列句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