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精校Word版答案全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67916165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邮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精校Word版答案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高邮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精校Word版答案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高邮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精校Word版答案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高邮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精校Word版答案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高邮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精校Word版答案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邮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精校Word版答案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邮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精校Word版答案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高邮中学高一年级十月阶段测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判断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请将第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答案用黑色墨水笔直接书写在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第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1史书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所反映的是A封建制度的建立 B行省制度的建立C实行分封制 D推行郡县制2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 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

2、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3山东常被称为“齐鲁之邦”,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C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 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4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宗法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郡县制5徐天麟在两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

3、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国并行制6“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7史学家张岂之认为,在中国古代,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以下史实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是A秦朝确立郡县制 B隋朝创立科举制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D明朝废除丞相制8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宋朝的枢密院 B唐朝的门下省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

4、处9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10“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A重用亲信 B频换丞相C分化事权 D废除宰相11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

5、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12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规定察举对象年龄必须在四十以上 通过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结合科举考试制度多途径选拔人才 尽量避免察举过程中的舞弊现象A B C D13有学者认为: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度最大的“合理性”应是A封建政府人才选拔工作制度化 B贵族垄断官场局面开始被打破C底层

6、知识分子社会流动均等化 D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得以塑造14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A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B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C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D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15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16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

7、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C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D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17张之洞痛陈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时说:“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8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直接原因是A英军四处抢掠 B人民具有斗争传统C清军屡次战败 D清政府动员抗英19北洋舰队丧失黄海海域制海权,以及后来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是A黄海海

8、战使主力被歼 B势力对比敌强我弱C战备不足,指挥失当 D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方针20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义和团运动A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 B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D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21下列事件属于人民群众自发抗击列强侵略的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黄海海战 刘永福黑旗军 义和团运动A B C D22“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

9、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反割台斗争 D抗日战争23日本早在1931年就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件,而我们通常把1937年“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的主要依据是A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B事变加速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C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D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2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C八路军和的建立 D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25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中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26

10、1937年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A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中国”的狂妄计划C切断了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27近代申报曾评述道:“这是华北战争以来的第一次胜利,也是国共宣布合作以后的第一个喜讯。我们的抗战是全面的持久的抗战。不过,从这次晋北的初步进展中,我们却得到了一个深切的教训,那就是要保证抗战的胜利,政治工作必须和军事相配合,武力必须和民众相联络。”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文中“第一次胜利”指台儿庄战役文中“初步进展”

11、指平型关大捷报道实际上肯定了中共发动民众的策略报道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中国政府的抗战路线A B C D28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的。”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有淞沪会战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A B C D29日本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称:“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间战争,从1938年到1941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其实,日本当时提出“和平方案”真正原因是A日本对中国华北、华东等地的进攻被击退,损失惨重B相持阶段日本希望与中国和平谈判,“化干戈为玉帛”C日本速决战计划破产,中日战争进入

12、相持阶段D中国开辟了国外战场,与盟军联合打击日军,日军被迫提出议和30下图为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示意图,这一战役是A国民党军队在华北组织的重大会战 B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C发生在敌后战场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D日军三个月中国计划破产的标志第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三、非选择题:31(14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是历代王朝必须重视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材料二 尹湾六号汉墓一号木牍正面:(第1行)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尹湾汉墓简牍请回答:(1)材料一实行的是什么制度?据材料

13、指出哪一对象在这一制度中受益?(4分)(2)材料二实行的是什么制度?分析这一制度的局限性。(5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在地方推行何种制度?这一制度在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方面有何创新之处?(5分)32(12分)“舞是诗兮诗是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材料二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材料三 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的三首诗分别是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