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鄂教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909269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鄂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鄂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鄂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鄂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鄂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鄂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鄂教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鄂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目的一、知识教学点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2了解课文观察与想像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二、能力训练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展现境界,表达情感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爱国、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对湖水的描写和对湖周风光的描写,从中体会青海湖梦幻般的美。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展现境界,表达情感的能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大自然里到

2、处都有令我们陶醉的美景。在美丽的西部,有一个被世人称为“梦之湖”的湖泊,有一首歌就是赞美这“梦之湖”的,歌名就叫青海湖。上周末我让大家去学这首歌,同学们学得怎么样啊?现在就把我们的歌声展示给在座的老师,好吗?二、简介青海湖这首歌主要表达了人们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关于青海湖我让同学们去搜集查阅了资料,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青海湖在哪儿?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作介绍,教师给予适当表扬)下来同学们还可以对青海湖作进一步的研究,不懂的可以向你们的科学、地理老师请教。今天我们主要是跟随当代作家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美。现在就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进青海,走进青海湖。

3、以它粗犷、质朴、自然的美享誉世界。今天,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进青海湖,跟作者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美。(放音乐)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青海湖如此之美,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示青海湖的美的?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四、合作交流、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3、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青海湖的?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描写青海湖的。湖水蓝而晶莹明澈青海湖粗犷、自然、质朴的美梦幻般的湖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五、重点品读、感悟、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

4、,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六、探究活动青海湖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并学做导游。第二课时1、这篇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2、这篇课文哪部分能激发你读的欲望?为什么?3、观看,领会青海湖的美丽景色。(青海湖不仅充满了粗犷、自然、质朴的美,而且是个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二)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青海湖的湖水晶莹清澈青海湖充满了粗犷、自然、质朴的美。青海湖是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三)谈谈自己对这篇的评价。三、总结全文。值得学习的地方:、丰富的形容词,运用正确,比喻恰当,这些都

5、使语言生动、形象、优美。2、观察与想象相结合。4、层次清楚。四、巩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重点品读、感悟、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板书设计:湖水蓝而晶莹明澈青海湖粗犷、自然、质朴的美梦幻般的湖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教学目标:江南春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2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3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

6、:、介绍背景,导入新课l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3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自读诗句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三、深入探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

7、草。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四、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l指名背诵这一首诗。2描述诗意。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3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

8、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4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5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7背诵古诗五、小结:两首古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2默写江南春。3抄写生字词两遍。4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语文乐园(一)

9、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认读学字学词,在互相交流中积累词语,并弄清词语的含义。2了解关联词在词语中的作用,并会正确运用。3积累名言警句。4通过读短文引导学生感悟读书的妙处,激发读书的兴趣。(二)过程与方法: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探索语言规律的勤于动脑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教学难点:理解关联词的作用,并能熟练运用。教学安排:1课时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读词。2、指名读。3、在小组中说说这些词语的含义。4、全班交流,理解词语意思。5、谈谈你发现了什么。二.学习“读一读,

10、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2.说说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3.师讲解转折。4用这些关联词写句子。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学生读句子,指名读。2.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3.回想句子的意思,尝试背一背。四学习“读一读”自由读短文。2说说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3学习了短文给你什么启发?板书设计口语交际:有意思的地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2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明确交际内容掌握交际方法创设情境,互动交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清楚表达的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教学难点清楚表达,并能说得生动有

11、趣。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题,明确交际内容今天张老师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古琴台的来历2读题,读书中的故事。二.读交际要求,掌握交际方法你们知道那些有意思的地名呢?今天我们来分组交流一下2交流要求:(1)比一比谁说得生动有趣。(2)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一评,推选最好得全班交流。三.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参照上述方法,小组内进行交流。2教师巡视,适时指导、鼓励。3小组推荐代表向大家交流。4全班评议。习作我喜欢的季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运用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这个季节独特的美。2能从看到听到闻到摸到••••••等方面来

12、写,让大家从你的描绘中感受季节的美。3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4能够修改自己的。(二)过程与方法课前观察了解:课中,交流、梳理所搜集的素材,独立习作,师巡视辅导:交流习作,修改提升。2、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3、培养学生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给你什么感受?2生用简洁的词语慨括3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你最喜欢那个季节?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喜欢的季节。二知道具体描述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2学生具体描述3在这个季节里,你获得过哪些快乐?4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三、指导书写。、把内容写具体,将你感受到的美写下来。2、可以从听到闻到摸到多种方式去感受。3学生独立作文。第2课时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喜欢的季节”。-3、共同修改。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5、针对某些情况,有目的讲评。6、集体修改。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更精美。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四、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