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中国石拱桥 导学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909265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 中国石拱桥 导学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3.1 中国石拱桥 导学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3.1 中国石拱桥 导学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3.1 中国石拱桥 导学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3.1 中国石拱桥 导学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1 中国石拱桥 导学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 中国石拱桥 导学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中国石拱桥教学内容:中国石拱桥教学课时:2课时知识与能力识记生字、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过程与方法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教学难点 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学法 讨论、自主、合作、探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问题探究。预习导学1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板书课题)。

2、作者茅以升(板书)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2作者链接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结构工程师,,桥梁工程专家。中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驱、铁道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同时也是中国土力学的开拓者、科普工作者。一生发表200多篇论著,其中科普论著文章约占1/3。3.正音正字:洨(Xio)匀称(ynchn)鷟(zhu) 佥(qin) 河堤(d)4.补充解词: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

3、格。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惟,特别;肖,相似。绝伦:独一无二,无可比拟。推崇:很尊重。合作探究展示一范读课文。划分段落,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第二部分(第39段):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第三部分(第10段),中国石拱桥的发展。二、速读课文,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2、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3、文中例举了我国哪几座有代表性的桥? 4、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 5、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看看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些特征: 6、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

4、特点: 7、思考: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顺序能否调换? 8、作者在说明中国石拱桥这些特点的时候,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练吗?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呢? 9、学习9、10自然段: (1)概括这段内容: (2)归纳原因有几个,是什么? 10、第10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说明方法的运用。合作探究展示一、深入研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 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粗的词“石拱 桥”“桥”“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 2石拱桥

5、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线的词能否去掉?) 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6(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带点字能否删去? 7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卢沟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二、体会本文的说明方法:(1)打比方。 (2)举例子。(3)分类别。(4)引用。(5)列数字。(6)作比较。

6、三、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1)指名读1、2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3)指名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提问:本文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四、小结: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既接受科

7、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 板书设计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中国石拱桥、赵州桥的特点 说明事物要注意顺序:以逻辑顺序为主,时间顺序为辅 说明事物要选择方法:以举例子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说明事物要锤炼语言:准确、周密教学反思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典型的事物说明文,说明文的教学目的,概括地说就是指导学生学习有关说明文的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写作说明文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中国石拱桥的典型代表赵州桥的结构特点为教学重点。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赵州桥,为了增强直观形象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先是为学生范读这部分课文内容,然后用几段生动形象的卡

8、通视频把赵州桥的特点介绍清楚,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反馈检测:一、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巧妙绝伦交头接耳提心吊胆才疏学浅 B言简意该改邪归正姹紫嫣红流连忘返 C栩栩如生性命悠关偃旗息鼓惟妙惟肖 D美轮美奂潜然泪下就地取材锲而不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常用成语的识记能力。仔细辨析,可知B项中“言简意该”应为“言简意赅”;C项中“性命悠关”应为“性命攸关”,D项中“潜然泪下”应为“潸然泪下”。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二、判断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1(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2我

9、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 3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 ) 4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 ) 5龙船凤舟倒映流水,何等绚丽,何等豪华!( ) 解析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辨别能力。表达方式一共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叙述,指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把人物和事件基本情况交代清楚;描写,指对人、事、景、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抒情即作者在文中针对某事物抒发感情;议论是作者在文中对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进行议论;说明是对事物的解说和对事理的阐释,这其中叙述与描写,议论和抒情常常

10、伴生。答案:1说明2议论 3叙述4描写5抒情 三、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1.这段文字共九句话,可划分为四个层次,从下列四种划法中选出一种正确

11、的,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A.B.C.D.2.以上四个层次,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是什么?3.文中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了卢沟桥的什么特点?4.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的?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并说说文中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5.“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用得准确,表达了什么意思?6.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1、B 2、历史悠久。结构精巧。强度高,坚固耐用。形式美。3、鲜明突出地说明了卢沟桥坚固的特点。4、大拱左右的石拱不是两两相对称的。课文中说“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可见桥拱长度并不对称。这样写是作者在核实了每个石拱的长度后所作的结论,列举数字精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5、 “几乎”是对“与河面平行”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与河面平行”,强调了路面平坦的程度。6、这一句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这样描写不但能使读者对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有具体的感受,而且使文章富有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