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列夫托尔斯泰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1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901064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 列夫托尔斯泰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1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4 列夫托尔斯泰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1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4 列夫托尔斯泰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1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4 列夫托尔斯泰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1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 列夫托尔斯泰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 列夫托尔斯泰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教学内容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人教学目标1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其精神境界。 2感知课文对列夫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3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语描写形貌的手法。教学策略重点1感知课文对列夫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理解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2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难点联系背景材料,渗透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课时2课时教法教具多媒体师 生 双 边 教 学 活 动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学手记一情境引入 今天,让我们跟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走进这位磨难中造就的伟人列夫托尔斯泰,探访

2、他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二预设教学过程一、资料助读 作者简介二、诵读,整体感知文意1、要求:听准字音,体会感情,理解词语含义。(1)注音髭(z) 髯(rn) 鬈(qun) 黝(yu)黑滞(zh)留 禁锢(g) 颔(hn)首低眉 锃(zng)亮 犀(x)利 广袤(mo)无垠 尴尬(gn g) 炙(zh)热(2)释义犀利 器宇 禁锢 尴尬 滞留:停留不动。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2、通读课文:找出文中概括托尔斯泰的形貌给人的总体印象的语句。3、学生

3、精读全文,充分想象,揣摩文章的丰富内涵。(1)从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发肤、鼻子、眼睛的语句,并品评其表达效果。(2)文中第8语段“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粗鄙的外表反衬出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文意的重心落在通过写眼睛揭示他敏锐、深刻的内心世界,那么文中对托尔斯泰的眼睛作了怎样的评价?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明确。三、联系背景材料,深层感悟思想内涵。1、教师指名诵读课文69语段,(课后习题第2题)学生研讨回答,教师明确。2、讨论思考:(1)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得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

4、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段话的含义?(2)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一起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3)课后习题第1题 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模仿课文的描写方法,传神表现你最熟悉的一个人的外貌。学生自读后完成练习。学生自由诵读,勾画相关语段。反复朗读,揣摩作品中描绘的托尔斯泰的独特的形貌特征。学生边听边仔细揣摩描写托尔斯泰眼睛

5、语句的含义。合作研讨学生研讨后回答板书设计4 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多毛、须发浓密欲 外貌特征 面部 田野村夫的脸孔 崇扬 (平庸甚至丑陋) 忧郁、消沉 敬先 普通大众 赞抑 非同寻常的眼睛 犀利的目光 美(敏察、深刻) 蕴含丰富情感教学后记:教学内容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人教学目标1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2领会莎莉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3、理解作者对莎莉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教学策略重点1 养学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一体两面的思路结构。2 学习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难点深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

6、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课时2课时教法教具诵读法 质疑研读法师 生 双 边 教 学 活 动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学手记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人生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老师。(板书课题、作者)二预设教学过程一、资料助读海伦凯勒简介二、朗读,整体感知文意1、教师范读企盼:盼望。迁徙(x):迁移。繁衍(yn):逐渐增多或增广。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期期艾艾(i):形容口吃。西汉周昌口吃,往

7、往连声“期期”。三国魏邓艾口吃,往往连声“艾艾”。2、体会莎莉文这位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以及她高超的教育艺术。带着下列问题,从文中筛选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1) 莎莉文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试举例说明。(2) 莎莉文又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抽象事物的?试以“爱”为例具体说明。(3)莎莉文走进海伦的生活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试用一个比喻句表述出来。(4)幼年的海伦得病致残以后,愚昧而又乖戾,但后来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个“再塑生命”奇迹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文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3、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

8、,说说海伦性格中的特点。三、深层研读,体察文意1、 课文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2、合作探究(1)指名学生感情诵读课文1012语段。作者为什么说井房的经历“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快乐和自由”。(2)文题“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文中它的深刻含意是什么?四、拓展延伸请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越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教师提示)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课后习题)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疏解词语。学生自由诵读,理解课文描述的生活世界。讨论后分别发言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提示。学生再次通读全文后回答学生再读全文,品评并积累文中优美而精辟的语句。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点拨)板书设计再塑生命 理解、关爱、教育莎莉文老师 “我” 井房散步(光明的使者、出色 走进、体验自然 (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的教育艺术家) 解释“爱” 热爱生命) 无比的敬爱、感激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