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678835 上传时间:2017-05-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检监察《永远在路上》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纪检监察《永远在路上》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纪检监察《永远在路上》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纪检监察《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检监察《永远在路上》观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纪检监察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一部大型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迅速掀起收视热潮,成为社交媒体上人们热议的话题。据统计,在新浪微博“永远在路上”的话题阅读量已达到 677.9 万。一部传统的电视专题片缘何成为舆论的热点,我想除了作品本身故事鲜活、案例生动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它所传达的以“零容忍” 的态度惩治贪腐的主题,既反映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也契合了受众反对腐败的社会心理。我想用三个词来形容我观看此片的感受。第一个词是震撼。以往的主流媒体报道通常习惯于运用正面引导的方式,对一些敏感类的话题通常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但永远在路上打破了这个常规,本片通过详实的资料、专业的解读

2、,并运用了场景重现、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的塑造真实感,详细披露了一系列落马官员腐败而放纵的堕落细节。这其中既包括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省部级高官,也包括刘大伟、张士龙等群众身边的“小贪巨腐” 们,直击了中国的腐败现实问题,这体现了党中央敢于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胆魄。披露的种种细节,均有据可考,让群众直面腐败行为是怎么一步步产生、演化和蔓延的,让群众感受到中央反腐肃纪的决心和魄力,为党的反腐倡廉行动争取了最广泛的民意支持。这种震撼力和影响力,远非任何虚构大片能比。第二个词是信心。永远在路上全景式地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历程,通过 8 个主题,揭示了制度反腐的内在逻辑,是一份反腐斗争的

3、成绩单。在人心向背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态度;在以上率下和踏石留印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如何持续不断的抓好作风建设;在利剑出鞘中我们看到了如何擦亮巡视利剑,聚焦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在把纪律挺在前面中我们看到了如何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防止“老虎”养成; 拍蝇惩贪中,我们看到了全面从严治党如何向基层推进;在天网追踪中,我们看到了国内的老虎苍蝇要打,跑到国外的狐狸也要追;在标本兼治看到了党中央是怎么一步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建构反腐制度体系。通过专题片,我们看到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铁血决心和正风肃纪的霹雳手段,看到了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有力举措和显著效果。过去 3 年的反腐运动已经导致至少

4、100 万名官员被调查,与此同时,409 名境外涉嫌经济犯罪的逃犯从中国的反腐国际追逃中被抓回。这无疑坚定了广大纪检监察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信心,永远在路上不是一句空话,正风肃纪没有时间表,全面从严治党没有休止符。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更是唱响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强音。第三个词是警醒。正如人民网的评论所言,“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永远在路上不仅是一份成绩单,更是一部警示录。“我干的这些事情,这算什么?你知道,按照通常的退休年龄,这将近一生了,居然因为自己的错误这样收场,何其悲哀”,“我现在想真的有一点点的放松、放纵,最后那种

5、真的就,真的后头是万丈深渊”,一个个落马贪官的事例和自白让我印象深刻。作为一名基层的纪检工作人员,更要学会从这些案例中由人推己,一要警醒自己不忘初心。背弃信仰是最大的悲哀,要时刻以案为镜,以案为戒,强化理想信念和道德坚守,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成为党规党纪的自觉遵守者和模范践行者。二要警醒自己不忘担当。据统计,从 2012 年底至今年 8 月,已有 91913 人因贪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其中 80%为基层官员,基层反腐之路任重而道远,这些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不仅破坏党和政府形象,更直接侵害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刺痛民心。作为基层纪检工作人员,要牢记执纪监督问责的职责,贯彻落实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高举反腐利剑,打通基层反腐的“最后一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