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热点串讲篇第6讲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877546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热点串讲篇第6讲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热点串讲篇第6讲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热点串讲篇第6讲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热点串讲篇第6讲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热点串讲篇第6讲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热点串讲篇第6讲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热点串讲篇第6讲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讲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考题统计主题链接年份考题分值考查角度知识点2018卷T4212分以历史故事为切入点,考查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1.中国的重要社会转型时期(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2)明末清初时期:社会转型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4)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重要变化。(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与新中国的成立初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变化。(6)改革开放后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2.世界历史重要社会转型时期(1)1

2、416世纪:西欧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经济、思想)。(2)1718世纪末: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及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近代自然科学、启蒙运动、英美代议制等)。(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自由资本主义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等。(4)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两种政治制度对抗、两极格局形成和演变、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等。(5)20世纪末:苏东巨变、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区域集团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等。2017卷T4225分从中外关联角度考查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1417世纪中西方社会转型)明清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近代自然科学20

3、16卷T4112分从民主思想切入考查欧美代议制的确立(17、18世纪末的西方社会转型)启蒙运动;英美法德代议制2015卷T4112分从生产力角度考查近现代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转型)两次工业革命;现代信息技术及经济的发展考向一中外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征及影响1西欧早期从农耕文明向近代资本主义文明转型的特征及表现(1)阶段特征: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6世纪前后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体现了由传统农耕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的特点。(2)主要表现政治上: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4、,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经济上:伴随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伴随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科学上: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2近代西方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1)经济上,西方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完善。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代表大量进入议会;187

5、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和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3)思想文化上,达尔文进化论、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朗克量子理论诞生。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要形式,音乐、美术佳作不断,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3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全面近代化的展开(1)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

6、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2)经济领域: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第二次是一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3)思想文化领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而且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押题1 (2018河北衡水大联考)(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881783年,英国社会拥有一个易于伸缩的社会分层系统,

7、但社会流动日益加剧。贵族阶层的开放是单向度的,社会的中下层几乎不可能成为社会上层的一员,主要是允许贵族家庭成员向下流动。贵族财产的衰落常常把他们的儿子推入工商业领域,这样贵族后代变成了商人。人们靠从做学徒开始进入中间阶层,出身贫寒的人通过学徒制上升为企业主,甚至成为绅士。英国社会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事商业和法学、医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的重要性迅速增强,他们由此获得较多的财产、较高的地位和较大的权力。中间阶层的人数迅速增加,重要性日益增强,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阶层。英国社会上层和中间阶层中有些人逐渐向工资劳动者靠拢,农村家庭农场主的破产和消失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多数转化为工资劳动者,逐渐向无

8、产阶级过渡,为新社会准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英国社会的流动机制使英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连结成一个整体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前进。 摘编自舒小昀18世纪英国社会流动分析 材料二晚清时期科举制出现严重弊端:一方面,科举制下培养的大多数人思想僵化,往往成为早期现代化阻碍力量。另一方面,科举制虽难以容纳向上流动的庞大社会群体,却吸引了广大文化层次较高的社会成员的参与,这就导致社会实业领域人才缺乏。科举制废除后,社会流动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由于新式教育制度的勃兴和科举考试束缚的消失,向上流动的社会成员以新式教育为中介,获得了新的政治、经济、教育、工商、科技等适应社会结构变动需求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他们受到了新思潮的

9、影响,具有一种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救世意识。科举制的废除,使得“功名”身份不再是判断人们社会地位的唯一重要标志,社会各界从业者的社会地位由此也得到了提高。于是,不仅是入仕,包括经商、从军等也成为人们谋求向上流动的选择。社会流动的改善,为中国早期现代化准备和提供了大量的、多样的人才,加强了社会活力。 摘编自伍茂春科举制的废除及社会垂直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社会各阶层在社会流动中表现出的特征,并简析英国社会流动加剧的原因。(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显著变化。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合理的社会流动的认识。(11分)答案(1)特征:贵族的开放是单

10、向度的;中间阶层向全社会成员开放;社会下层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各个阶层连结成一个整体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前进。原因: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重商主义的推动;思想解放的影响。(2)变化:社会流动渠道拓宽,社会流动由一元转向多元;向上流动社会成员素质高、思想新;受西方影响较大。认识:社会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流动,合理的社会流动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考向二某一历史阶段历史现象折射出的中外社会转型1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渐趋衰落是转型的前夜(1)政治领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统治日渐腐败。(2)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自然经济形态。(3)

11、对外交往:实行“海禁”政策,在闭关锁国中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4)思想领域: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思想,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5)文学领域:红楼梦等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220世纪前期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1)政治上:十月革命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开始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的时代,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化进程启动;同时经济大危机和法西斯主义的泛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受到严重挑战,出现重大波折。(2)经济上:苏联逐步探索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创了工业化

12、新模式,逐步实现工业化,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经济大危机重创西方,美国首开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西方国家开始进入国家干预经济新时期。(3)思想上:凯恩斯主义兴起;基于经济大危机和世界大战造成的精神危机,现代派艺术兴起。押题2 (2018吉林统测)(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道: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时期”,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

13、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概括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解析首先,根据材料信息“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概括材料的观点。然后,结合史实论证北洋政府统治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论证时注意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外交等方面概括。答案观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论证: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

14、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评分标准:紧扣论证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多角度进行论证。)考向三近代中外社会转型时期的特点、影响1近代以来中西社会转型的不同特点(1)西方伴随着对落后的农业国家和自然界的征服与破坏的殖民扩张逐步确立。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迅速发展,先进的工业国家迅速积累财富。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确立起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资产阶级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促进思想解放和科技创新。(2)中国近代伴随着西方的殖民扩张和侵略,中国社会被迫转型;到

15、现代中国主动融入世界潮流。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逐步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建设。经过民主革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体制。从向西方学习到立足于中国国情,不断的思想解放和创新。2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冲击(1)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把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放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大背景下思考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冲击。(2)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政治上,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推动着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黄金时代等发展历程;思想上,先进知识分子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社会生活上,衣食住行不断多样化,多样化是社会生活变迁的本质,它不仅仅表现为新的取代旧的,还是一个土洋并存、中西合璧的多样化过程。(3)从近代中国思想的发展历程入手,结合近代工业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政治民主化(社会政治变革)、西方思想的传播,全面认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押题3 (2018江西南昌模拟)(12分)阅读下表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