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875309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说说我们的学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各种活动,并能作简单的介绍。能力目标: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查了解学校的主要设施及用途。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校,从而喜欢学校,对学习生活抱有积极的态度。【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情境导入导入:同学们在学校生活了整整两个年头,大家对学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的学校是花园,是乐园,是学园。如果有客人、新老师来我们学校参观,你将如何来介绍我们可爱的学校呢?二、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学校学校活动向新老师介绍我们学校,除了上课之外还组织了哪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规定时间比赛

2、哪组的课外活动最多,且能体现本校的特色;可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说一说)教师进行归纳。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项活动,为什么?2教学设施向新老师介绍一下,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开展活动,学校提供了哪些设施、场地和设备。学生分组分类讨论学校的场所和设备有哪些。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用形式向学生展示学校各项设施、场所,帮助学生更好地介绍。三、延伸拓展,深入了解其他不同的学校提出研究目标,分组讨论刚才我们认识了自己的学校,现在让我们把视野放宽一点,去了解一下其他各种不同的学校。(不同地区的学校、不同时期的学校)2交流探讨不同地区的学校(运用网络收集有关资料):(1)发达地区学校(2)贫困地区学校四、用不同的

3、方式描绘自己心中的学校师:刚才我们通过不同途径了解了自己的学校,不同地区其他学校的一些情况,每一位同学心目中的理想学校一定是各不相同的,下面老师请大家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说一说或写一写你心中的理想学校。给学校画张“地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图例,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学会用简单的图例画出学校的平面图。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及热爱学习的情感。【教学准备】要求学生通过询问、看书、上网,了解平面图及图例的有关知识。【教学过程】一、情感体验,确定方向看一看: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

4、。2想一想:其他的各个方向并指一指。3做一做: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站好,说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4选一选:根据每一小队坐的不同位置,为本组选好队名(东方队、西方队、南方队、北方队)5议一议:现实生活中哪些事物也可以为我们确定方向。二、创设情境,探究实践看地图,找位置:这是一张中国地图,看我国的版图像什么?对,她像一只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你们看这是我们的广西省。2探究、应用方向:理解地图方向“左西右东,上北下南”。找一找最南部的省份和西部的省份。三、实践运用,绘制平面图情境设计:蓝猫、淘气知道我们的学校是个大花园,要来做客,可是它不认识路,请大家为他们指一指方向。2校门为入口点,确

5、定校门实际方位。3想一想,做个小小设计师:根据学生的回忆,随机显示学校主要设施、景点的画面,说说它所处的位置,并同时让学生设计图例。4画一画:个人或合作完成校园平面图。四、情感沟通,谈收获今天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谈谈你的收获。2试试用今天学的方法绘制一张学校周边环境图。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教案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在学校生活里有很多老师和工作人员为他们的成长辛勤工作。2.通过观察、采访、交流等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对老师、学校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3.引导学生了解学校里工作的人们,培养学生尊敬老师,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教学准备:准备有关。教学过程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播放录像。情景:A学校传达

6、室的张爷爷在打扫卫生,整理树枝。B卫生老师在给一位受伤的学生包扎伤口。c教师在课堂给学生讲课。D辅导员张老师在训练号鼓队。2说一说。A从录像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B在我们学校,有哪些工作人员?你最喜欢谁?c师小结:同学们,在学校工作的人们有很多,你们想不想去了解他们?二、整理调查报告,进行采访汇报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分小组对学校工作的人们进行了采访调查,下面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2小结:通过调查,在我们的学校里,校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各科老师,他们为了共同把学校办好,都在辛勤的工作着。三、出示,写出感想展示书中的“王老师的一天”和“我们心中的张爷爷”。2学生根据自己的采访

7、,写出采访后的感想。3展示部分学生的感想。四、欣赏歌曲,提出问题放录音在老师身边,并思考歌曲唱的是什么意思?2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段歌曲,歌曲所讲的是老师如何关心、爱护我们,教我们识字、计算、唱歌、画画、做游戏,等等,我们的老师们为了我们的成长,为我们付出了辛勤劳动。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老师呢?3下面老师给你们提供几种方法,你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来表达你对学校工作的人们的敬意。A唱一首歌颂老师的歌;B给你最喜欢的老师画张像;c制定一份“爱心”计划;D送一束鲜花给老师。五、联系实际,指导行为早晨到学校,第一次见到老师应该怎么做?下课了,老师拿着教案、作业本、教具离开教室,你们应该怎么做?

8、放学后离开学校时,你们应该怎么做?2我们班哪些同学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做得最好?评选出78位做得好的小朋友并当场表扬。六、总结通过大家对在学校工作的人们的采访,调查使我们了解到在学校工作的人们的辛劳,从而让我们懂得了应该尊敬老师,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我为学校做名片教学目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名片,激发学生关心学校的热情2学生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整理和分析;3名片的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以及审美情趣和个性的培养。教学准备:一张表格,各种名片,多媒体展示平台,学生准备硬卡纸、彩笔等。一、初步认识名片谈话引入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师出示各种名片,请学生观看。2名片的意义。

9、提问:课前老师让同学们了解了有关名片的知识,谁来说说你们都见过哪些名片?有谁知道名片上的内容是什么?那么在生活中,你们知道名片是用来干什么的吗?3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名片的知识了解得真不少!在日常生活中,名片一般分为三种类型:胶制名片、纸制名片、电子名片。上面写有名字、职业、职务、联系方法,主要用途有自我介绍、传递信息、维持联络。二、回忆学校的特点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名片的知识为自己的学校设计制作名片。同学们在学校里生活了两年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对学校了解多少?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4小结:我们学校有这么多让人自豪的地方,在制作名片时就要抓住学校的这些特点,大胆想像、创造设计。三、学做名片观

10、察比较师:请同学们看课本37页,这就是书中介绍的张家湾小学的同学为自己的学校设计的名片。仔细观察,他们设计的名片和我们刚才看到的名片有什么不同?师引导学生说出三点:有让人自豪的地方形状各异五颜六色2小结:这些名片和我们刚才看到的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制作的名片不仅形状各异,色彩艳丽,富有童趣,而且突出了学校的特色。下面就请同学们亲自动手为学校制作设计新颖、能展示学校风采的名片。四、制作名片了解制作方法。师:做之前,咱们还是先来了解名片的制作方法,看着课本一起读一读。2名片设计大赛。师:咱们来个名片设计大赛,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几人合作,开动脑筋,比比谁设计的名片最漂亮,评选出的同学会得到最佳新人奖。

11、拿出准备好的材料,赶快动手设计吧!3学生动手设计制作。五、展示评比:学生带上作品上台介绍。六、总结:今天,同学们尽心尽力地为学校设计名片,展示了小主人的风采,不过老师更希望你们能通过努力学习,为学校的未来增添亮丽的色彩!我给学校提建议教学目标通过调查、观察、访问了解学校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学校提出合理的建议。2开展给学校提建议的活动,增强主人翁意识。3描绘心中的学校,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教学准备:彩笔、画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这些小主人们为学校做了名片,说说你把名片送给了谁?他们怎么说?你当时有什么感受?2我们为自己的学校而自豪,那么,为了使学校更加美好,我们还应该为学校做点什么呢?3学生畅所欲言,师随机板书:提建议二、小组活动,观察学校的不足之处分配每一小组的活动地区和方向、方法。2小组长分配组员任务,随带纸笔,去室外观察,活动,时间限为10分钟。3小组回教室讨论整理。4小组派代表发言: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小缺点?5平时注意到的,想到的还有哪些?三、给学校提建议师出示建议箱,我们一起来给学校提建议。2师投影出示自己对学校的一点建议。3学生动笔给学校提议,师巡视。4实物投影展示几个同学的好建议。四、画画学校的蓝图想一想,有了这些建议,我们的学校将会变成怎样?2画一画,自己心目中最美好的校园。3写上一句最想对学校说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