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7875252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前急救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院前急救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院前急救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院前急救培训》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院前急救培训》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院前急救培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前急救培训》ppt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院前急救,大致分为十类,现场急救,一、中暑急救措施 一、定义 中暑是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失调,人体的免疫机制及各入对热的耐受力不同。中暑的人是由于体内的热量不容易散发。以至积蓄的热量越来越多,加之大量出汗、失水、失盐,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所致。 二、症状 如果天热的时候产生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高,提醒你,这已经是中暑的轻度症状了,严重的还会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甚至会昏迷、抽筋、高烧、休克,所以千万不要忽视了先期的治疗。,现场急救,三、措施 一旦产生中暑,要让病人立即脱离闷热环境,到通风

2、阴凉处平卧休息,头部稍抬高,解开衣服,口服凉盐水、清凉含盐饮料。用冷水毛巾湿敷头部或包裹四肢和躯干,适当为患者泼些水或用洒精擦身降温,让病人体温尽快下降.若有条件者可在患者太阳穴处涂擦清凉油并让病人服些人丹或十滴水。如果病人有重症中暑的症状就应在降温同时送医院紧急抢救。,现场急救,二、触电急救措施 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 要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防止伤情恶化。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和血液循环,对脑、心等重要脏器供氧。急救的成功条件是动作快、操作正确,任何拖延和操作错

3、误都会导致伤员伤情加重或死亡。 一、脱离电源 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 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时,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伤员,因为有触电的危险;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解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预防措施。 对各种触电场合,脱离电源采取如下措施。,现场急救,1.低压设备上的触电 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如干

4、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 为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最好用一只手进行。如果电流通过触电者入地,并且触电者紧经握电线,可设法用干木板塞到其身下,与地隔离,也可用干木把斧子或有绝缘柄的钳子等将电线剪断。剪断电线要分相,一根一根地剪断,并尽可能站在绝缘物体或干木板上进行。 2.高压设备上触电 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

5、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现场急救,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3.架空线路上触电 对触电发生在架空线杆塔上,如系低压带电线路,能立即切断线路电源的,应迅速切断电源,或者由救护人员迅速登杆,束好自己的安全皮带后,用带绝缘胶柄的钢丝钳、干燥的不导电物体或绝缘物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如系高压带电线路,又不可能迅速切断开关的,可采用抛挂足够截面的适当长度的金属短路线方法,使电源开关跳闸。抛挂前,将短路线一端固定在铁塔或接地引下线上,另一端系重物,但抛掷短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身安全。不论是何线电压线路上触电,救护人员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要注意防止发生

6、高处坠落的可能和再次触及其他有电线路的可能。 4.断落在地的高压导线上触电 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如尚未确证线路无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如穿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紧跳跃地接近触电者)前,不能接近断线点至8-10m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伤人。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亦应迅速带至8-10m以外,并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定线路已经无电时,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立即就地进行急救。,现场急救,二、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触电伤员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确保其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

7、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三、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的呼吸、心跳情况。 看:伤员的胸部、腰部有无起伏动作。 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现场急救,若看、听、试的结果为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则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四、心肺复苏 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法正确进行就地抢救。心肺复苏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 1.通畅气道 触电伤员呼

8、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加重气道阻塞,并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示。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

9、吹气两次,每次11.5s,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定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现场急救,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触电伤员如牙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 3.胸外按压 (1)按压位置。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为: 1)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助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 2)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

10、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3)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上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 (2)按压姿势。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正确的按压姿势应符合以下要求: 1)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或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现场急救,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 2)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 3)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 (3)操作频率。

11、 1)胸外按压要以均匀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2)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是,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 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5s吹气一次(即12次/min)。如脉膊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方法抢救。 。,现场急救,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

12、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五、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与转院 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有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s。 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还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法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终止。 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方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初期恢复后,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跳动,应设法使伤员安静。,现场急

13、救,三、晕倒的急救处理 晕倒的人可能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因而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1、晕倒时面色苍白,脉搏细微,这时应当使他处于仰卧位,并使其头部略低于躯干和肢体,同时还要保持身体温暖。 2、晕倒时面色红润,脉搏有力,这时应当使其头部略高于身体其他部位,手心向上,同时在其头部放以冷敷。 3、晕倒时面色青紫,尤以嘴唇显著,脉搏微弱,呼吸短促。这时应当使其处于仰卧位,并立即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施行人工呼吸时,应当捏住病人又鼻翼,并使其头部后仰,使气道舒展通畅。,现场急救,四、昏厥的急救处理 昏厥是暂时性脑贫血引起的短时间意识丧失现象。 病人突然衰弱无力,眼前发黑,皮肤及嘴唇苍白,四肢发冷,出虚汗。如

14、果是因为受惊吓、站立过久、长期卧床突然起身而引起的单纯昏厥,应让病人躺下,取头部低于躯体的姿势卧位,使脑部增加回流血液。期间要盖好被子,注意保暖和安静,同时喂服热茶或糖水。 一般经过上述急救处理后,病人会恢复知觉,如因大出血和心脏病史引起的昏厥,应立即送医院就医。,现场急救,五、中毒急救措施 急性中毒中毒是指短时间内大量毒性较剧的毒物,突然进入人体内,迅速出现中毒症状。急性中毒多为违犯操作规程及设备故障或误服、误吸等引起。其特点是发病快、变化速、对生命危害大。 最常遇见的是煤气中毒和食物中毒 (一)急性CO中毒 俗称煤气中毒 煤、煤气或其他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都会产生CO,当空气中CO浓度增加

15、时,所吸CO与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机体的严重缺氧而死亡。 其中毒环境常见于: (1)北方冬季用煤炉取暖,由于无烟筒或烟筒堵塞、漏气及使用木碳火锅、煤气淋浴器或用碳火取暖等,门窗紧闭,通风不好而发生CO中毒。 (2)火灾现场产生大量CO,火灾区域内人员吸入后,因浓度过大,短时引起急性CO中毒。,现场急救,(3)工业生产过程大量CO,因缺乏安全设施或由机械失检漏气,引起急性中毒。 (4)严冬关闭紧密的单车库内,连续较长时间发动汽车或废气取暖漏气,亦可发生中毒。 (5)冬季用石灰水刷室内墙壁,用煤炉烘房时,门窗紧闭发生中毒。 CO中毒后,最初感头痛、头昏,全身无力,恶心、呕

16、吐、随中毒的加深而昏倒或昏迷、大小便失禁、唇呈樱桃红色、发绀、呼吸困难,重者因呼吸循环中枢衰竭而死亡。 现场急救措施 1、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使中毒者离开中毒环境,移到通风好的房间或院内,吸入新鲜空气、注意保暖。 2、对清醒者给喝热糖茶水,有条件时尽可能吸入氧气。,现场急救,3、对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且坚持在两小时以上,清理呕吐物,并保持呼吸道畅通。对心跳停止者,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叫急救中心救治。 4、早送高压氧舱治疗。是CO中毒的特效疗法。 (二)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吃了腐变食物、含毒食物,乱用工业品代替食品和烹调技术不当,投毒等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夏秋季较多,食物被细菌(多为沙门氏菌属、嗜盐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污染,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多见于肉类食品,剩饭菜,乳制品等,以火腿、腊肠、罐头等食品引起食物中毒最为严重,是因缺氧环境中大量繁殖肉毒杆菌所致。除引起呕吐腹泻外,主要损害神经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