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不等于创造教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785875 上传时间:2017-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教育不等于创造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新教育不等于创造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新教育不等于创造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新教育不等于创造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新教育不等于创造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教育不等于创造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教育不等于创造教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创新教育不等于创造教育朱昌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自冷战结束以后,当今世界积累了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生态的大量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创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教育,既要为人的个体的发展服务,也要为社会的整体发展服务;只有让人的个体发展适应于社会的整体发展,人的个体才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能力。所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创新,势必推动教育在内容和形式,途径和方法,手段和目的等全方

2、位的不断创新,以求让自己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能力和与社会相适应的发展能力。但“创新”作为一个动态的词语,它主要是指一种手段或方法。 “教育创新”如果缺乏实质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或目的) ,那么,就很容易停留在号召或口号上而失之“空洞”或局限于工匠技能式的教学而失之“肤浅” 。作为具有实质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或目的)的“教育创新” ,它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形容词性的词语,即“教育内容创新”和“教育目标创新”是其核心价值取向。一、教育方针变革六十年 五十年代六十年代1950 年 5 月人民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 ” (“事”的方针)

3、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1958 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将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 (“事”的方针)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1981 年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2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 (“人”的发展的方针) 二零零二年二零零柒年2002 年十六大报告:“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先“事”后“人”的方针)2007 年十七大报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

4、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先“人”后“事”的方针) 二零一二年2012 年十八大报告: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事 ”“人”“神” )党的十八大提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样的新的教育方针实属不易。早在 2000 年 9 月,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就把中国教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的论文编辑成一本书创新精神

5、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年会的主题。十二年后,党站在更高的角度,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并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放在第一位。试想,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创新,那很可能只会害人,害己,害社会;只有创新精神,没有实践能力,那创新也只会是纸上谈兵,空谈误国。二、创新教育从属于教育创新从现有的公开的文字来看,绝大多数人认可的对“创新教育”的界定应该是“百度百科”中的解释:“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

6、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但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始的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来看,这样的解释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创新教育似乎局限于中小学;第二,3创造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而与创新教育是异名同实;第三,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创新”是一个形容词性)还是要教育创新创新教育目标、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创新教育方式、创新教育途径甚或教育体制等(“创新”是一个动态性的词语)?近几十年的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人们常常是创新教育和创造教育混为一谈,甚至到现在,还有人把创新教育具体等同于创造发明;在教育理论和教育舆论界,常常是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相提并

7、论,甚至用教育创新取代创新教育来混淆手段(或途径)和目的(或目标)的关系。为此,本文试图与各位同仁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命题:第一、创新教育不等于创造教育说起“创造教育” ,大家自然忘不了我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陶行知。陶行知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乡村教育,平民教育,创造教育。他的创造教育理论主要体现在“生活教育理论”上。陶行知一生坚决批判和反对旧传统中封闭式的、僵化的教育;倡导开放型的、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具体又表现在“生活教育”包含的三个基本内容上:“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 “教学做合一” 。其实质是使教育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所以他坚决反对死灌死背死

8、考,徒把教学过程作为单纯的认识过程;强调“教学做合一” ;要求科学地遵循教育和教学规律,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建立一种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新教育。他还倡导学生的“六大解放”: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让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他的创造宣言明确指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

9、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创造教育在我国再度兴起。到后来,创造教4育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们提出了新观点:(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2)人人都具有创造力,只是程度高低不同而已,普通人和天才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创造力通

10、过教育和训练是可以提高的。大量训练实验结果表明,专门的创造力训练可以使学习的创造力提高 10至 40。(3)创造力和智力是不同的范畴,智力教育不能代替创造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创造性教学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4)创造性学习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自主的学习是创造教育的一项原则。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机是创造性活动的主要动力,强烈的创造动机会激发人们的创造能力。(5)创造力的高低与任何职业的成就成正比,创造力开发对于各种职业和各个领域的每个受教育者都是十分重要的。就教学层面来看,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明显:就目的看,创造教育重运用知识,传统教育重掌握知识;就教法看,创造教

11、育重启发,传统教育重传授;就学法看,创造教育重发现,传统教育重接受。创造教育仍强调知识是创造的基础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其特点是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重发散思维,学有特色。其任务是培养好奇心、创造意识、创造毅力、创造思维能力和技法等。在课程教材上,要求尽量吸取最新科学成就;加强科际联系,发挥课程综合效益;教材要适合学生自学,传授研究方法,体现创造力培养要求等。它有独特的课堂活动形式,如戏剧、竞赛、小组活动等;有独特的课堂结构,如创设情境自学探究概括总结练习运用等。说起“创新教育” ,我们最不应忘记的应是思想家哲学家尼采。尼采哲学是革命的反传统的哲学。100 多年来,他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想始终激

12、励着人们不断探索新的领域,他为现代西方思潮提供了一个清晰可辨的起点。如果说 20世纪爱因斯坦是科学创新的典范,那么尼采就是西方思想创新的源泉。我国对于尼采思想并不陌生,百年之中,先后兴起过三次“尼采热” 。早在 1902 年,梁启超就将马克思与尼采同时介绍给国人,接着陈独秀、鲁迅、傅斯年、田汉、茅盾、郭沫若、郁达夫等新文化先驱,都表现出对尼采的极大热情,思想和创作受到了很大的激励。陈独秀在新青年发刊词第一条中,即以尼采为武器,抨击儒家“忠、孝、节、义”为“奴隶之道德” 。有“中国尼采”之誉的鲁迅,热切期望借尼采思想给旧中国注入新鲜血液,改造守旧懦弱的国民性。同时,在尼采的著作中也处处可见对守旧

13、的教育制度的批判和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可以说,尼采不仅是伟大的思想革命家和哲学家,也是具有真知灼见的5教育家。他教育人们首先思想要充满创新的激情和活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 “打破偶像” ,解放思想。上帝是两千年来西方世界最神圣的偶像,但是尼采向人们宣布:“上帝死了!”西方人必须自己担负起责任,独自走向创造之路。如果不是他首先告诉人们“上帝已经死了” ,那么各种荒诞不经的道德禁律和宗教骗局将牢牢捆绑着人们,将人们的创造意识压制到最低限度。从哥白尼、伽里略的遭遇我们即可见一斑,即使是近代科学的始祖牛顿也不得不将第一推动力归功于上帝。自从尼采之后,西方思想文化界犹如打开千年的闸

14、门,创造的洪流滚滚而下,各种新思潮和新学派像雨后春笋蓬勃而起 。 (二) 、“超人精神” ,超越自我。尼采打破偶像、重估价值,是为了超越传统而达到更高境界,创造新人,创造新世界。这就是尼采所倡导的“超人”精神。 “超人”并非另一个上帝,也不是一个新偶像,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趋向, “超人”是一种完全发挥潜能、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状态,是人的创造力的凝聚和爆发。永远超越、不断创新便是“超人”的特质。 (三) 、 “尊个性而张精神” ,发展个性。尼采写道:“个性弱的人没有超越自己的能力。 ”不能超越自己,则无创造可言。从“创新精神”和“创新思想”的源头来看,其“革命性” “超越性” “个性化”这三

15、大特征是创造教育无法比拟的。创造教育重在思想的改良和教育实践中的改进,创新教育重在思想的革命和教育实践中的根本变革。我国的创新教育脱胎于八十年代较为红火的创造教育,起步于九十年代不断深入的素质教育,发展于二十一世纪初如火如荼的教育创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产生于科技教育和科技发明的“三小”活动(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从课外活动发展到了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从创造技能的学习发展到了创造思维的开发,这样,就极大地丰富了创造教育的内涵。到了九十年代的中期,一些学校还创立了课内学科教学进行创造思维渗透,课外科学实践开展创造发明活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全方位的创新教育模式。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

16、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标志着素质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上有了“质”的创新。它明确提出了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目的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 年 5 月,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牵头,全国各地三百多个教育科研单6位参加的全国重点教育科研课题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开题。2004 年 11 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中期报告中指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为使学生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素质基础。创新教育不只是教育方法变革、内容更新,而是教育功能重新定位,是一次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创新教育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创造技法,而且要创设有助于学生生命舒展、生命涌动的教育情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