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皮诺曹的鼻子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816932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皮诺曹的鼻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皮诺曹的鼻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皮诺曹的鼻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皮诺曹的鼻子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皮诺曹的鼻子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皮诺曹的鼻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皮诺曹的鼻子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皮诺曹的鼻子教案本课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愿意做一个孩子的情感,让学生感觉到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是幸福的。2、行为与习惯: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诚实、不说谎话的好习惯。3、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做人的基本道理,知道怎样做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4、过程与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故事使学生明白做人诚实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思考诚实这一做人的基本品质问题。第1课时一、课前准备:多媒体、手偶皮诺曹二、教学过程:活动一:故事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伙伴。(出示手偶皮诺曹)。观察一下,他什么地方和我们长的不一样?2、对了,这位小朋友的鼻子长的特别长。知道他叫什么

2、名字吗?(板书:皮诺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的鼻子的故事。(板书:的鼻子)学生跟老师读课题。(点评: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具有问题意识,是综合性学习的前提。上课一开始手偶皮诺曹的出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3、皮诺曹是个怎样的小男孩呢?为什么鼻子那么长?让我们来看一段动画片。(播放木偶奇遇记片段)(点评:一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认知能力,应充分相信和培养学生,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动画,自己感悟获得自主感知,木偶奇遇记是小朋友比较喜欢的一个童话故事,因此教师首先从故事导入,让学生了解皮诺曹的鼻子的含义,使学生明白做人诚实的重要性。)活动二:讨论台、(出示

3、手偶:长鼻子的皮诺曹)你还愿意和他交朋友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说皮诺曹的性格特征)2、是哦,皮诺曹因为撒谎,鼻子越长越长,同学们也不再愿意和他交朋友了,后来皮诺曹在仙女的帮助下变成了真正的孩子。(教师拿掉手偶皮诺曹的鼻子)他每天和我们一样到学校上学,读书、写字,学习本领,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说谎了。这一天,他一不注意又犯错误了。播放教材。3、这就是我们书中的故事,小朋友把书打开来看看,同时思考乐乐猴的问题:皮诺曹为什么鼻子越来越长?想想他说了几次谎话?4、师总结:说了一次谎话后,为了要掩盖这一次谎话,皮诺曹又得再次说谎。就这样,皮诺曹说的谎话越来越多,因此他的鼻子也越来越长。5、小朋友,老师和爸

4、爸知道皮诺曹撒谎后会怎么想呢?学生说一说感受。那皮诺曹心里会怎么想呢?撒谎的滋味好受吗?6、小结:只要撒一个谎就会带出一连串的谎话。最后谎话还是会被揭穿,这样的滋味真不好受,这就是撒谎的害处。(点评:皮诺曹为什么鼻子越来越长?教师通过这一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和思考,让学生知道一开始就不能撒谎,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撒谎的害处。)活动三:小戏台、那皮诺曹该如何去掉长鼻子呢?他该怎么对爸爸、老师去说2、小组分角色演一演。(皮诺曹怎么办)3、汇报演出。师适当点评(点评:本活动体现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举的三维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续编故事演一演,学生兴趣盎

5、然,气氛活跃,能自由地想象,大胆地探究,充分地表现。学生讲述故事与扮演角色的体验过程中,领悟了诚实的道理,同时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表现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发展。)活动四:照镜子、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撒过谎呢?举一个自己说谎的例子,说说当时的感受。(教师表扬:能够敢于认错,知错就改,真是个勇敢的孩子。)(点评:让学生说说自己说谎时的感受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验说谎的害处,而且教师在活动中尊重学生,给学生承认错误的勇气,让学生感觉到做个诚实孩子是幸福的,同时也更好的体现了本节课的主题。)2、师:小朋友,我们都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好孩子要诚实播放歌曲好孩子要

6、诚实3、学生学着唱一唱。(点评:歌曲好孩子要诚实,表达了做一个诚实孩子是幸福的,通过学唱歌曲,既把本课的活动推向了高潮,又整理了全课的内容)三、制作和使用的设想:在本课教学中,我用多媒体演示木偶奇遇记片段木偶奇遇记是小朋友比较喜欢的一个童话故事,尤其是主人翁皮诺曹的鼻子留给千千万万儿童深的印象,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对皮诺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面的教学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诚实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如果仅仅就事论事,就会变成空洞的大道理,不能真正起到触及学生心灵的作用。为了使课题内容更加切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师选取了木偶奇遇记这一故事,其中的故事

7、情节更能触及学生心灵。第2课时一、课前准备:、请每组同学收集一两个有关诚实的故事,可以通过上网、看故事书、向长辈请教等方式来完成。2、幻灯片二、教学过程:活动一:故事会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皮诺曹的故事,知道了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不能说谎。说谎的坏习惯尽管很讨厌,但也不是不能远离,古往今来,有关诚实的故事太多了!老师知道同学们收集了好多故事,谁来讲故事?、学生讲故事:诚实的樵夫。故事讲述了从前有一位贫穷的樵夫,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每天他都得扛着一把斧子去森林中砍木头。有一天樵夫的斧子滑落到水中。一个女神从水里冒出来问樵夫:“你的斧子是这三把中的哪一把?”樵夫说:“我的是最后一把破斧子。”

8、女神看他很诚实,就把另外两把斧子金斧子和银斧子也送给他了。小结:只有诚实才能获得幸福。2、故事:狼来了师问:孩子的羊全给狼吃了,大人为什么不去帮助他?小结:经常说谎的人,等他说实话,也没有人相信他了。3故事:谁是诚实的孩子为什么端着空花盆的孩子当国王呢?小结:诚实是一个人的好品质。4、听了这些故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点评:教师调动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积极性,探究课本资源,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又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活动二:热线电话、同学们都知道撒谎不好,那我们能不能撒谎呢?可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小朋友,你们瞧-(幻灯片出示盼盼吃药

9、)2、你觉得盼盼该不该吃药?你怎么去劝盼盼吃药?3、可药实在太苦了,你有没有吃药的好办法告诉盼盼,谁来给盼盼打个电话?(点评:教师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盼盼该不该吃药?给学生设置一个两难的判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发展情节,引导学生应有正确道德评价)活动三:辩论台过渡: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不但告诉盼盼要诚实,还告诉他吃药的办法!咱们知道不能说谎话,要说实话,如果遇到下面这些情况又该怎样做呢?幻灯片出示情景:、四人小组选其中一个情景,分别扮演正方和反方来辩一辩。说说怎样做才是对的?为什么?(1)如果考试成绩不好,你怎样对家长说?小结:考试成绩不好,要如实向家长说,不要怕挨批评。(2)由于

10、贪玩没完成作业,老师来检查,你怎么办?小结:因贪玩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要向老师实话实说,求得老师的原谅和帮助。(3)如果不小心,你打碎了学校的玻璃,你怎么做?小结:打碎了学校的玻璃,应该主动找学校赔偿。(4)上课听写生字时,你有个字不会写,能翻书看看吗?小结:上课听写不会时,千万不能翻书偷看。2、总结:只有实话实说,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使自己进步得更快。(点评:教师巧妙地创设各种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景让学生说一说,把学生置于生活的主角地位,让学生在亲历过程中分享彼此的体验,使课堂和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活动四:学习儿歌、齐读儿歌。(说谎话害处大)2、总结:诚实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的好品质,让我

11、们都来做诚实的好孩子。(点评:上口的儿歌,点明了全文的中心,通过吟诵儿歌,把本课的活动推向了高潮,使本课有了完满的结束。)三、制作和使用的设想:在本课教学中,我出示了几张幻灯片,其中的情景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例如如果考试成绩不好,你怎样对家长说?这样的问题给学生设置一个两难判断,从而引导学生有正确道德评价。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案例设计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和“渐进性”原则。学生“搜集、整理诚实故事”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学生“交流诚实故事”的过程是一个共同分享、互相教育的过程;因此让学生搜集故事,讲故事,教师对此要作必要的指导。本课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一年级学生的生

12、活经验还不是那么丰富,分辨是非的能力也不是很强,他们对诚实的理解还不能完全转化为行动,只是停留在口头、表面上,还不能真正领悟诚实的道理。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并从中得到各方面的发展。针对这种现实状况,就需要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进行具体、客观的引导,让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与感悟,从而转化为实际行动。所以在活动中我比较重视以下两方面:首先,我注重学生的体验,新木偶奇遇记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因此就很容易就和自身联系起来了,就能更深地体会其中所蕴涵的道理。其次,在活动中尊重学生,让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当学生们举手说他们也有这样的撒谎行为时,我没有急着去问他们为什么,而是及时鼓励,并称赞他们勇敢、诚实。大大地消除了学生的惧怕心理,给说真话创造了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