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线路一般设计法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7801889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控制线路一般设计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电气控制线路一般设计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电气控制线路一般设计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电气控制线路一般设计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电气控制线路一般设计法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控制线路一般设计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控制线路一般设计法(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电气信息学院,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3.1 电气控制方案的确定及控 制方式的选择,一、电气控制系统综述,按直接过程变化参量来进行控制,或按间接过程变化参量来进行控制,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二、刀架自动控制循环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1、工艺要求: 1)自动循环:位置12并自动退回位置1; 2)无进给切削:在位置2时无进给切削; 3)快速停车:退回位置1后快速停车。,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2、电路设计步骤 1)主电路设计:因要求电动机实现正反向运转,故采用正反两个接触器KM1和KM2以通断电路和改变电源相序; 2)确定控制电路的基本部分:如起、停及自保环节等;

2、3)设计控制电路的特殊部分:在本线路中特殊部分是指自动循环的控制; 4)设置必要的保护环节:这里采用了熔断器和热继电器分别实现短路和过载保护; 5)综合审查与简化设计线路。,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3、具体电路设计,1)自动循环,行程原则控制原则 (采用行程开关S1和S2 ),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2)无进给切削: 刀架移动到位置2时无进切削,达到要求后刀架再开始退回控制原则?,切削表面的粗糙度情况进行控制,间接参数 切削时间表征 无进给切削过程。,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3)快速停车 为提高生产效率,要求快速停车。,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反接制动。,第三章 电气

3、控制线路设计,三、控制方法综述 联锁控制 控制过程变化参量进行控制 正确选用控制方式: 时间间控制 速度控制 电流控制 行程控制 可通过物理量的相互转换,灵活使用。要注意在直接参量转变为间接参量的过程中,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3.2 电气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应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机械和工艺对电气控制线路的要求 二、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线路简单经济 1、尽量选用标准的、常用的、或经过实际考验过的线路和环节; 2、尽量缩连接导线的数量 和长度。 3、尽量缩减电器元件的品 种、规格和数量,尽可能采用 标准件,同一用途尽可能选用 相同型号。,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

4、计,4、 应减少不必要的触点以简化线路 1) 合并同类触点 2) 利用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来有效地减少触点数 3)逻辑代数式验算以得到最简化的线路,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5、 尽量减少通电电器的数量,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三、保证控制线路工作的可靠和安全 尽量选用高质量电器。同时在具体线路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连接电器的触点。同一电器的常开和常闭辅助触点要等电位连接。 2、 正确连接电器的线圈。交流控制电路中不能串联接入多个电器的线圈,并联连接。,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3、 在控制线路中应避免出现寄生电路 寄生电路:在控制线路的动作过程中,那种意外接通的电路叫寄生电路

5、(或叫假回路)。,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4、尽量避免许多电器依次动作才能接通另一个电器的控制线路; 5、 防止线路出现触点竞争现象; 6、 防止误操作带来的危害。仔细考虑每一控制程序之间必要的联锁。,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一、电流型保护 1.短路保护FU 2.过电流保护KI电流值一般不超过2.5Ie ; 3.过载保护FR 电流通常在1.5 Ie以内。 4、欠电流保护:例如弱磁保护。,KM,3.3 电器保护类型及实现方法,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KI2,KI1,KM,KT,SB2,FU1,FU2,KI1,FR,SB1,KM,KT,I,KM,KT,FR,M 3,控制电路的欠流、过流、过载

6、、短路保护,KI2,I,KT,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电压型保护 1. 失压保护 2.欠电压保护 3.过电压保护 另外,直流电磁机构、电感量大的一类负载如电磁铁、电磁吸盘等,需设置相应的泄放回路来进行过电压保护。 4. 其它保护,SB2,FU1,FU2,KV1,FR,SB1,KM,KM,KT,V,KM,FR,M 3,图3.15 控制电路的欠压、过流、过载、短路保护,KV2,KV1,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一、概述: 电器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1、一般设计法(经验设计法):利用典型环节直接设计控制线路,根据生产工艺要求逐步完善其功

7、能。特点:不是最简,所用的电器及触点不一定最少,所得出的方案也不一定是最佳方案。没有固定模式,灵活性很大,简单。 2、逻辑设计法:利用逻辑代数来分析、设计线路的。合理,最优,但难度较大,不易掌握。,3.4 电气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二、起保停的两种形式,为了安全起见,应尽可能地选用关断优先,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三、一般设计法举例1 龙门刨床横梁升降自动控制线路设计,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1、横梁机构对电气控制系统提出的要求 1) 保证横梁能上下移动,夹紧机构能实现横梁的夹紧或放松。 2)横梁夹紧与横梁移动之间必须有一定的操作程序: a 按向上或向下移动按钮

8、后,首先使夹紧机构自动放松; b 横梁放松后,自动转换到向上或向下移动; c 移动到需要位置后,松开按钮,横梁自动夹紧; d 夹紧后电机自动停止运动。 3)具有上下行程的限位保护。 4)横梁夹紧与横梁移动之间及正反向运动之间具有必要的联锁。,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2、横梁机构电气控制线路设计 1)设计主电路 横梁移动:M1 横梁夹紧:M2 上移: KM1 下移: KM2 夹紧: KM3 放松: KM4,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2) 设计基本控制电路,通过K1、K2扩 展按钮触点,功能缺陷: 不能实现在横梁 放松后才能自动 向上或向下; 不能在横梁夹紧后使夹紧电机自动停止。,第三章 电气控

9、制线路设计,3)选择控制参量、确定控制原则,横梁放松参量: 直接参量: 行程 间接参量: 时间 采用行程开 关S1(直接 反映放松程 度),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直接参量: 行程 间接参量1: 时间 间接参量2: 夹紧电流 选用电流继电器K3,其动作电流可整定在两倍额定电流左右。,夹紧程度参量:,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4)设计联锁保护环节 M1和M2的互锁; S2和S3分别实现向上和向下限位保护。,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5)线路的完善和校核,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四、一般设计法举例2,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皮带运输机电气控制线路设计 1、特点:长期

10、工作,不需要调速,无反转,起动转矩较大 2、皮带运输机对电气控制系统提出的要求 1)有延时起动预警功能:蜂鸣器YV发出警报信号,之后方允许主机起动。 2)起动要求为: a 起动顺序:皮带机3#,2#,1#; b 每个皮带机起动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3)停机要求为: a 停机顺序:皮带机;1#,2#,3#; b 每个皮带机停机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3、皮带运输机的电气控制线路设计 1)主电路的设计 采用鼠笼 型异步电动机 拖动,直接起 动,自由停车 即可。 M1:KM1 M2:KM2 M3:KM3,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2)设计基本控制电路 该电路只能 分别

11、手动控制电 动机的起停,不 能实现自动控制 的要求。,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3)设计控制电路的特殊部分 a 选择过程参量,确定控制原则 起动控制:直接参量行程 间接参量时间 采用时间原则控制。 b 时间继电器数量的选择 预警KT1 起动KT2, KT3 停车KT4, KT5 c 延时起点和延时时间的确定,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KT2、 KT3的延时整定值为工艺所定的延时值,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KT3的延时整定值: KT2的延时值+KT3的工艺所定的延时值,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d 通电延时与断电延时的选择 KT2, KT3:通电延时 KT4, KT5:断电延时,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如全选用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进行停车控制时还需要一个中间继电器方能完成控制任务。,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KT3,KT1,KT1,KT1,KT4,SB2,KM2,KM3,KT4,KT5,KT2,KT1,KT1,KT1,YV,KM1,KM2,KM3,KT2,KT3,KT4,KT5,SB1,SB1,KM3,如全选用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进行停车控制时还需要一个中间继电器方能完成控制任务。,校核:,作业 P81 3.4 3.5 3.6 3.7 3.8 3.9,电子信息及电气工程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