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二地理必修三最全资料整理.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771837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高二地理必修三最全资料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xx高二地理必修三最全资料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xx高二地理必修三最全资料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xx高二地理必修三最全资料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xx高二地理必修三最全资料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高二地理必修三最全资料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高二地理必修三最全资料整理.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高二地理必修三最全资料整理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017高二地理必修三最全资料整理a.区域含义、发展和对外开放、区域空间分布形式: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则表现为岛状。2、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3、区域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4、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原因是: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再则,区域开放程

2、度高,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进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因此,对外开放程度是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b.东南西北区域发展、三大经济带划分:东部沿海12省(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中部9省(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省(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2、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3、北方地区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及寒温带,平原面积广阔,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长期以来,北方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当前面临

3、着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紧迫任务。南方地区跨越亚热带及少部分热带地区,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限制性因素包括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等。近多年来,南方沿海地区积极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地关系日趋紧张。4、西部大开发:(优势)自然资源丰富,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和技术优势,有一定的科技力量,旅游资源丰富,农林资源丰富。(范围)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

4、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5、中部崛起意义:有利于全国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对东部升级)为东部一般加工工业的转移提供适宜的接受地,保障东部产业结构升级顺利进行。为东部新兴产业的产品提供一定的市场需求。为东部产品西进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和通信条件。(对西部开发)提供大量的商品粮、饲料粮以及其他的农副产品,为西部“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农牧业的结构调整,解决后顾之忧和创造良好的条件。发挥中部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为西部开发提供迫切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和各种产业装备。为西部特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的市

5、场、交通条件和相应的金融服务,为东西部的经济交流提供完善的通道。c.区域资源调配、当代世界经济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2、南水北调:东部从长江下游扬州引水,可调水量较大,源地水质最差,黄河以南梯级抽水,以北顺地自流,有京杭大运河即沿线湖泊可利用。中部从丹江口水库中游调水,可调水量较小,源地水质较好,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西部从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上游调水,水质最好,地势复杂,工程耗大。利:(对输入区)可缓解用水紧张,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美化环境,控制地下水过量开采,防止地面沉降。(共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障,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

6、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不利:使长江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水质,使长江泥沙淤积加重,航道淤塞,影响江淮地区水生生物的生长,使地下水水位升高,引起土地盐碱化,沿途工农业污水降低水质。3、西气东输:跨越三级阶梯。穿越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等地形复杂的区域,三次跨越黄河,跨越长江,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最终送到上海市。意义: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改善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西部天然气开发使用,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4、西电东送:山西、陕西、内蒙火电华北,四川水电华东,云南、广西水电、贵州火电广东。

7、利:给我国沿海较发达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缓解交通紧张,减少沿途煤炭损耗污染。不利:加剧大气污染,过度采煤引起地表沉降,污染水源。5、北煤南运。6、产业转移:利:加强产业的分工与合作,缩小与珠三角的经济差距。不利:由于许多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嵌入,当地的生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d.土地荒漠化、黄土高原。自然原因:地处温带季风性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坡面陡峻,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人为原因:过度砍伐、开垦、放牧活动破坏地表植被。2、西北荒漠化。分布:x疆,内蒙古中西部,陕,甘,宁,青北部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多大风,日照长,蒸发量大。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

8、少。降水强度大,土质疏松易侵蚀。高大地形阻挡水汽,加剧干旱。植被由东向西覆盖率降低。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3、红色荒漠。分布:江西,湖南丘陵地带自然原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流水侵蚀强烈,丘陵地带坡度大,增加流水速度。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4、危害: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基础设施建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5、防治: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等措施),合理用水,控制人口增长。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e.洞庭湖湿地、作用

9、: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洪蓄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洞庭湖作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洪蓄水,提供丰富的农产品,航运,旅游观光。)2、湿地减少:(原因)围湖造田,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在湖区沉积。(影响)调洪能力下降,易发生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破坏,航运受到影响。3、保护:退田还湖、还湿地,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4、合理利用:保护湿地植被,禁止滥捕滥猎,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保证湿地的数量和质量,保证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不合理利用:砍伐灌木,开垦土

10、地,过度捕捞,泥沙淤积,环境污染,水体工程建设不断,城镇建设。5、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6、商品粮基地: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粮食生产基础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增产潜力大。交通便利,科技含量高。f.田纳西河开发治理、水系特征: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注入俄亥俄河,全长1450千米,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2、水文特征:落差大,流量大,季节性变化大,汛期为12月到次年4月,无冰期,含沙量小。3、地形: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平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煤炭、石油资源。4、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5、对农作物生长不

11、利: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风的背风坡,冬春多雨、夏秋少雨。6、治理前:洪水危害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仅航运开发。7、开发治理核心: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防洪,航运,发电,灌溉。工业上发展电力工业,吸引高耗能工业。农业上因地制宜,全面发展。保护环境。8、经验: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提高流域的开放度。9、梯形开发:根据地形地貌,从上游至下游开发一系列水电枢纽工程。意义:减少淹没损失,减少工程量,就近开发,就近供电,大大减轻洪涝威胁,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0、工业依据:水电、核电、火电、水能和煤炭。工业优化前:高耗能,

12、化工、冶金、建材。优化后:食品、塑胶、机电、纺织、服装。1、洞庭湖借鉴(耕地减少):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对水产品进行深加工,充分利用当地生物资源发展相关加工工业,利用河流丰富的水能资源发展高耗能工业。g.美国农业发展、自然条件: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降水适中,水热条件适于栽培多种农作物;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社会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达;交通运输发达;先进的科技与发达工业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保障。2、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目的: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合理布局,规模生产,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2)美

13、国主要农业带:乳畜带东北部五大湖沿岸。气候冷湿,适于牧草生长;市场巨大(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玉米带中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年降水量多、热量充足。小麦带中部(冬小麦),北部(春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棉花带南部。土壤肥沃,光热充足3、农业问题:过度垦殖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黑风暴”的发生;能源消耗大;化肥、农药污染严重。4、措施: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保护耕地和农业生态环境,推行限耕、休耕、补贴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推广休耕、免耕、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h.德国鲁尔工业区、鲁尔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煤炭资源丰富,水

14、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市场广阔,离铁矿区近。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世界性钢铁过剩,环境污染严重,工业结构单一。3、能源环境问题:大气污染严重,出现酸雨和化学烟雾。治理:通过设备改造增加除尘装置,对烟尘进行无害化处理,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烧技术,使用无铅汽油,安装净化设备。4、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治理环境污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5、启示:以法治区,整体规划,强化政府的扶持,加强人才培养,加快技术升级与创新步伐,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发

15、展交通,重视生态修复,改善投资环境,实行清洁生产,消除污染,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合理布局工业。i.珠三角工业化、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2、区位因素:(农业)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工业)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水陆交通便利。有对外开放政策。海外侨胞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劳动力丰富。地势低平,水源充足,农业基础好。3、泛珠三角:简称“92”,即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个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所形成的超级经济圈。意义:做到优势互补,有利于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扩大经济腹地,可以从周边省区获得空间和资源,可以从港澳地区获得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对周边省区,可以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港澳地区,可以获得发展空间和资源,转移部门产业,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4、城市化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