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设计标准培训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7740520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23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设计标准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能设计标准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能设计标准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能设计标准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能设计标准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设计标准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设计标准培训(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吉林省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65、50) 公共建筑节能标准 编制情况介绍 2008年1月15日,吉林省光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邵子平,2,编制总体原则围绕节能来编写条文,强调全年运行的节能 强调实时控制 强调分区域的参数控制 避免冷热抵消 提高输送能效 尽可能注重“可操作性”,3,暖通系统节能要点,系统的水力平衡 热计量收费 克服暖通设计常见问题 : 轻计算、重系统,4,暖通系统节能目的 按需供热、供冷,按室外气象参数 按室内使用情况,5,暖通系统控制点,1、冷、热源 2、室外管网 3、室内系统 4、保温 5、水质,6,1、冷、热源,锅炉、冷机 水泵 控制,7,2、室外管网,管材 水力平

2、衡装置,8,3、室内系统,末端设备(散热器、风机盘管、空调机组) 计量 水力平衡装置,9,4、保温,热量损失 材料消耗(节材),10,5、水质满足系统设备要求,锅炉 热计量表 散热器 水力调控装置,11,吉林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65、50),12,5 采暖、空调与通风设计,51 一般规定 5.1.1采暖系统和空调系统设计冷热负荷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13,5.1.1关于采暖设计热负荷规定 本规定旨在要求应认真进行冷热负荷计算,并约束采暖设计过于保守的现象。在建筑能耗降低以后,仍然配置过大的热源设备、循环水泵、室内外管网和室内采暖设备,不

3、仅增加投资费用 ,也难以实现节能运行。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与建筑物耗量指标相关,但计算方法不同。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采暖期室外平均条件下(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不仅各朝向不同,而且同一朝向窗户与墙体也不同,其中窗户又分为单玻、双玻以及有无阳台遮挡),且扣除了建筑物的内部得热因素,主要用于计算全年采暖能耗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是在设计室外气象条件下(朝向修正率不论是窗户还是墙体,对于同一朝向都是相同的),且不考虑建筑物的内部得热等因素,为确定最不利工况时达到室内设计温度需设置采暖设备的基本热负荷。,14,5.1.2居住建筑应设置采暖设施。设置集中采暖系统的住宅,室内采暖计算温度不应低于表5.1

4、.2的规定: 表5.1.2 采暖计算温度,15,5.1.2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居住建筑,采暖设施是生活必须设施。室内采暖计算温度引自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第8.3.2条,适用于所有设置集中采暖系统的住宅。考虑到居住者夜间衣着较少,卫生间采用与卧室相同的标准。,16,5.1.3采暖、空调系统冷热源应优先采用集中热源或集中冷源。当采用集中热源或集中冷源时,应符合以下原则: (1)有余热资源时应优先采用。 (2)在城市热网供热范围内,采暖热源宜优先采用城市热网。热力站的供热范围应加以控制。 (3)有条件时,宜采用电、热、冷联供系统。 (4)具备足够的土壤换热面积时,可采用地源热泵系

5、统。 (5)对可利用的污水水源,可采用污水源热泵系统。 (6)采用燃气锅炉的集中锅炉房,供热规模不宜过大。 (7)有条件地区可考虑其它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干空气能等)。,17,5.1.3关于集中热源或冷源的规定 综合建筑造价、供暖质量、供暖费用、卫生条件、能源总效率、环境保护、防火和安全保障等因素,集中供暖具有显著优势。其中以热电联产的城市热网的能源效率最为优异,因此宜优先采用。 居住建筑的采暖能耗占我国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热源型式的选择会受到能源、环境、工程状况使用时间及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此必须客观全面地对热源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后确定。 干燥的空气也是一种能源,可用于空调制

6、冷,新疆绿色使者空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在乌鲁木齐、石河子、阿克苏等地的设备运行数据显示,“干空气”空调机组,可以将大型建筑的室内温度控制在2228之间。,18,5.1.4 居住建筑采暖与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方式及设备的选择,可根据资源情况、环境保护、能源效率等综合因素,经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确定。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空调、采暖的需求逐年上升。对于居住建筑选择设计集中空调、采暖系统方式,还是分户空调、采暖方式,应根据当地能源、环保等因素,通过仔细的技术经济分析来确定。同时,还要考虑用户对设备及运行费用的承担能力。,19,5.1.5 除电力充足和供电政策支持、或者建筑所在地无法利用其他

7、形式的能源外,严寒和寒冷地区的住宅内,不应采用直接电热采暖。 引自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中8.3.5条:“除电力充足和供电政策支持外,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住宅内不应采用直接电热采暖”。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责任和行动,用高品位的电能直接转换为低品位的热能进行采暖,热效率低,是不合适的。严寒、寒冷地区全年有46个月采暖期,时间长,采暖能耗占有较高比例。近些年来由于采暖用电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致使一些省市冬季尖峰负荷也迅速增长,电网运行困难,出现冬季电力紧缺。盲目推广没有蓄热配置的电锅炉,直接电热采暖,将进一步劣化电力负荷特性,影响民众日常用电。因此,应严格限制应用直接电热进行

8、集中采暖的方式。,20,5.1.6 集中采暖和(或)空调系统设计时应设置分户热表及楼栋热表,并应在表前端设置过滤器。(50不是黑体) 楼前热量表是该栋楼耗热(冷)量的结算依据,而楼内住户应理解热(冷)量分摊,当然,每户应该有相应的装置对整栋楼的耗热量进行户间分摊。安装户用热表是按热量收费的基础条件之一。户用热表安装在每户采暖环路中,可以测量每个住户的采暖耗热量。由于每户居民在整幢建筑中所处位置不同,即便同样住户面积,保持同样室温,热表上显示的数字却是不相同的。比如顶层住户会有屋顶,与中间层住户相比多了一个屋顶散热面,为了保持同样室温,散热器必然要多散发出热量来;同样,对于有山墙的住户会比没有山

9、墙的住户在保持同样室温时多耗热量。因此,采用户用热量表对每户的热量进行分摊,需要将各个住户的热量表显示的数据进行折算,使其做到“相同面积的用户,在相同的舒适度的条件下,交相同的热费”。折算后的热量为当量热量,利用当量热量可以进行收费。,21,楼前热量表是该栋楼耗热量的结算依据,而楼内住户应该理解为各住户之间的热量分摊,当然,每户应该有相应的装置,作为对整栋楼的耗热量进行户间分摊的依据。目前在国内已经有应用的“热量分摊”方法有:温度法,散热器热量分配表法,户用热量表法和面积法等。这里分别阐述其原理和应用时的各种需要注意的因素,供设计时根据具体条件选用时参考。 下面是目前几种常见计量方法: 1温度

10、法。温度法采暖热计量分配系统是利用所测量的每户的室内温度,结合每户建筑面积,来对每栋建筑的总供热量进行分摊的。在每户住户内的内门上侧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用来对室内温度进行测量,这种方法认为室温与住户的舒适是一致的。温度采集系统将根据住户内个房间保持不同温度的持续时间进行热费分摊。如果采暖期的室温维持较高,那么该住户分摊的热费也应该较多。遵循的分摊的原则是:同一栋建筑物内的用户,如果采暖面积相同,在相同的时间内,相同的舒适度应缴纳相同的热费。它与住户在楼内的位置没有关系,不必进行住户位置的修正。它也与建筑内采暖系统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可用于新建建筑的热计量收费,也适合于既有建筑的热计量收费改造。

11、。,22,2散热器热量分配表法。在每台散热器的散热面上安装一台散热器热量分配表,在采暖季前后分别读取分配表的读数,并根据楼前热量表计量得出的供热量,进行每户住户耗热量计算。散热器热量分配表(指蒸发式散热器热量分配表)结构比较简单,价格比较低廉,测量精度够用。不过,在不同散热器上应用时,首先要对散热器热量分配表进行刻度标定;同时,由于每户居民在整幢建筑中所处位置不同,即便同样住户面积,保持同样室温,散热器热量分配表上显示的数字却是不相同的。比如顶层住户会有屋顶,与中间层住户相比多了一个屋顶散热面,为了保持同样室温,散热器必然要多散发出热量来;同样,对于有山墙的住户会比没有山墙的住户在保持同样室温

12、时多耗热量。所以,要将散热器热量分配表获得的热量进行一些修正。比如,根据楼内每户居民在整幢建筑中所处位置,经过模拟计算,扣去额外的散热量;或者减少以计量为基础的计量热价的比例,增加以面积为基础的基本热价比例 散热器热量分配表对既有采暖系统的热计量收费改造比较方便,比如将原有垂直单管顺流系统,加装跨越管就可以,不需要改为每一户的水平系统。这种方法的不方便之处是采暖期结束后,需要进入住户内对每个散热器热量分配表进行读数。,23,3户用热量表法。户用热量表安装在每户采暖环路中,可以测量每个住户的采暖耗热量,但是,我们原有的、传统的垂直室内采暖系统需要改为每一户的水平系统。另外,这种方法与散热器热量分

13、配表一样,需要将各个住户的热量表显示的数据进行折算,使其做到“相同面积的用户,在相同的舒适度的条件下,交相同的热费”。这种方法对于既有建筑中应用垂直的采暖管路系统进行“热改”时,不太适用。 4面积法。住户按面积分摊热量(费)。尽管这种方法是按照住户面积作为分摊热量(费)的依据,但不同于“热改”前的概念。这种方法的前提是该栋楼前必须安装热量表,是一栋楼内的热量分摊方式。对于资金紧张的既有建筑改造时,也可以应用。,24,5.2 热源、热力站及热力网,5.2.1 独立建设的燃煤集中锅炉房中单台锅炉的容量,不宜小于7.0 MW。对于规模较小的住宅区,锅炉的单台容量可适当降低,但不宜小于4.2 MW。

14、引自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 26-95中第5.1.2条。 1由于燃煤锅炉单台容量越大效率越高,为了提高热源效率,应尽量采用较大容量的锅炉; 2考虑住宅采暖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锅炉的设置台数应不少于两台。,25,5.2.2 新建锅炉房时,应考虑与城市热网连接的可能性。锅炉房宜建在靠近热负荷密度大的地区。 目前有些地区的很多城市都已做了集中供热规划设计,但限于经济条件,大部分规模较小,有不少小区暂时无网可入,只能先搞过渡性的锅炉房,因此提出该条文。,26,5.2.3 锅炉的选型,应与当地长期供应的燃料种类相适应。锅炉的设计效率不应低于表5.2.3中规定的数值。(50最小有0.

15、7MW锅炉) 表5.2.3 锅炉的最低设计效率(%),27,5.2.3锅炉运行效率是长期、监测和记录数据为基础,统计时期内全部瞬时效率的平均值。本标准中规定的锅炉运行效率是以整个采暖季作为统计时间的,它是反映各单位锅炉运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既和锅炉及其辅机的状况有关,也和运行制度等因素有关。锅炉运行效率,要达到70%的要求,首先要保证所选用锅炉的最低设计效率不应低于73。表中数据是根据目前国内企业生产的锅炉的设计效率来确定的。,28,5.2.4 锅炉房的总装机容量(W),应按下式确定: (5.2.4) 式中 Q0 锅炉负担的采暖设计热负(W); 1 室外管网输送效率,一般取0.92。,29

16、,5.2.4本条引自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95)第5.2.6条。热水管网热媒输送到各热用户的过程中需要减少下述损失:(1)管网向外散热造成散热损失(保温效率);(2)管网上附件及设备漏水和用户放水而导致的补水耗热损失(输热效率);(3)通过管网送到各热用户的热量由于网路失调而导致的各处室温不等造成的多余热损失(平衡效率)。管网的输送效率是反映上述各个部分效率的综合指标。提高管网的输送效率,应从提高上述三方面效率入手。目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可以达到93,考虑各地技术及管理上的差异,将室外管网的输送效率取为92。,30,5.2.5 燃煤锅炉房的锅炉台数,宜采用23台,不应多于5台。在低于设计运行负荷条件下多台锅炉联合运行时,单台锅炉的运行负荷不应低于额定负荷的60 %。,31,5.2.5目前的锅炉产品和热源装置在控制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于低负荷的满足性能得到了改善,因此在有条件时尽量采用较大容量的锅炉有利于提高能效,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