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毕业设计模式改革的探索

上传人:luoxia****01801 文档编号:67739833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科院校毕业设计模式改革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科院校毕业设计模式改革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科院校毕业设计模式改革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科院校毕业设计模式改革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科院校毕业设计模式改革的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科院校毕业设计模式改革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科院校毕业设计模式改革的探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工科院校毕业设计模式改革的探索摘 要:当前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针对工科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从缩小大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角度出发,提出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强化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及激发创新意识等措施,为工科院校毕业设计模式改革探索了可行的模式。关键词:工科院校 毕业设计 教学改革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往需要较多的岗前培训和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前大学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无论从实践经验、知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还是团队协作精神及与人交流沟通能力都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一点,从用人单位

2、的反馈信息和毕业生的切身感受都得到了证实1。这一问题的出现,与我国传统的“重灌输,轻应用2”教学模式密切相关,问题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体制、教学计划等方方面面,而其中作为衔接学校与社会需求的桥梁 毕业设计这一环节,问题尤为严重,改革迫在眉睫。1 存在的问题1.1 时间安排不合理据调查,国内大部分工科院校将毕业设计安排在第七学期末,主要工作集中在第八学期展开4。然而处在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找工作等方面,毕业设计的有效时间受到了严重的挤压而缩水,经常是临近答辩时,临时突击,毕业设计质量可想而知。1.2 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是大部分学生只是

3、将毕业设计看作取得学分、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一个过程,没有认清对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往往抱着走过场,混毕业的心态;另一方面,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管理方式,使教师无暇顾及、也无意顾及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质量,只是将其视为完成工作量的途径之一。1.3 毕业设计选题问题突出对本科生毕业设计不重视,必然引发选题上的问题重重。题目单一,涉及知识面窄,在知识应用能力上锻炼不足;题目多雷同或沿用陈年往题,抄袭和低水平重复大量存在;设计内容与实践脱节严重;学生多为被动选题,题目也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1.4 有效资源的缺乏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张,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使得一方

4、面师资力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青年教师缺乏一定的工程背景,拟定的题目自然与实际生产相脱节。1.5 学生综合素质锻炼有限团队协作能力是立足于工作岗位的基本素质要求,创新意识是个人发展的动力,创新能力更是关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衰,而现行的教育模式中,毕业设计往往是实行“包干到户、单打独斗”的形式,不注重学生间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也不尽如人意。2 改革思路2.1 毕业设计,提前介入在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上,突出一个“早”字。从大四第一学期末提前至大三第二学期末。一方面,避开了学生就业、公务员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高峰期,毕业设计的时间也从之前的半年延长至一年

5、,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等毕业论文的前期工作;另一方面,毕业设计时间的前移,也能够与专业课程教学并进,学生从服务课题的角度出发,更能够激发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实现毕业设计和专业课程学习之间的双赢。2.2 选题制度,灵活丰富选题毕业设计选题原则上要求紧密结合本专业特点,与工程实际和生产相结合;题目难度要适中,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课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结合毕业生的自身状态和特点,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对于基础知识扎实、有浓厚研究兴趣

6、的学生,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中的一部分内容分解给学生。由于科研项目本身的科学性、实践性、攻坚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其刻苦钻研的精神,同时由于教师对课题的准确把握和深入了解,有利于其指导工作的展开,从而形成师生互利的双赢局面。(2)对于已签约用人单位的学生,学校应广泛与用人单位联系,积极要求其参与到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来,将用人单位实际生产实践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与学生专业知识和特点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使得学生提前了解岗位需求,锻炼其实践能力,扩展其知识面,缩短其适应新环境、新岗位的时间;另一方面,学校可借助用人单位的资源,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用人单位也可以从

7、中省去新员工培训的部分环节。(3)选题时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将社会上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问题,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也可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为其知识的补给指明了方向,学校了解社会急需什么类型的人才,从而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结构。在选题方式上,要突现出“丰富和创新”的指导思想。题目类型要丰富,选题方式要灵活。鼓励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和本人的兴趣,自主提出课题。可将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分解成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课题,建立创新团队,让团队成员合作完成。毕业设计中既有合作亦有分工的模式,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交流和沟通能力,锻炼学生的协调和组织能力。2.3 指导方式,有针对性指

8、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方针应着眼于方向、方法及进程上的指导,着重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生产实践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坚持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指导方式上,应根据不同选题做出相应的变化,体现出一定的针对性。具体而言:与用人单位合作的,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指导方式,可采用“双导师,双指导4”的模式,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各派一名指导教师分工合作和共同指导,合作单位的指导老师应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采用“双导师,双指导4”的模式,校内教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基本要求和毕业设计的质量标准,辅助校外指导教师的工作;校外指导教师凭借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可弥补毕业设计与社

9、会需求接轨方面的不足,提高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型工作的毕业设计指导可以采取定期组织讨论和工作汇报的指导形式为主。在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在文献查阅、整理,方案制定,课题的进度协调与配合,结果分析及论文撰写等环节,以学生团队为主导,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协同工作的能力。指导教师在整体进度、方向性、一些共性问题及难题上给予关注和指导。此外,作为工科学生必须具有工程化的思维方式,应启发学生对所选择设计方法和方案做工程化和可行性论证,如选择的材料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经济性如何,与生产实际是否相近,使得毕业设计工作不仅仅停留在书本理论和实验层面上。2.4 考评机制,公平公正毕业设计工作的考评机

10、制应包括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双向考评。当前,教师之所以对毕业设计不重视,源于考评机制的不完善。“重科研,轻教学”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只有提高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在教师业绩考评上的权重,才能从根源上改变这一现状,为教学改革的进行创设良好的环境。对于学生的考核要求严肃成绩评定工作,做到客观公正。考核指标应以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得到锻炼,论文质量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具有创新性为主。对于自选课题的毕业设计,若理论新颖与生产实践结合紧密,或涉足学科前沿或难点,应给予较好的评价和鼓励。对于校企合作的“双导师,双指导”模式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有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成绩各占一定的比例。3 结语本科生毕业设计是架在学校

11、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一座桥梁。毕业设计的改革应以如何更好地服务学生为中心,以缩小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间的差距为主导。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的模式,保证了充足的时间,较好地解决了毕业设计与择业等各方面的时间冲突问题;丰富灵活的选题方式,学生各取所需,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综合素质得到了锻炼;有针对性的指导方式,使得选题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公平的考核机制,兼顾了学生、企业和高校教师的共同利益,使得毕业设计的质量得以进一步的保证。参考文献1李华彦,董丽娜.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探索z.2010(27):140141.2韩玉志.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9):7879.3张兰萍,丰田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现状的分析与改革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院报,2010(5):6163.4麦雪凤,梁柳斌.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j.高教论坛, 200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