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题(汪拥华2012.02.15)8k版

上传人:luoxia****01801 文档编号:67728221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模拟题(汪拥华2012.02.15)8k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模拟题(汪拥华2012.02.15)8k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模拟题(汪拥华2012.02.15)8k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模拟题(汪拥华2012.02.15)8k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题(汪拥华2012.02.15)8k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高三二轮复习模拟测试题2汪拥华命题第卷(选择题 共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炽热整饬 应用文应有尽有 歆慕薪火相传B庇护譬如 习字帖俯首帖耳 给予掎角之势C匝道扎啤 供给制供认不讳 肄业苦心孤诣D标识什物 露马脚崭露头角 模样摩肩接踵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A寒碜 绊脚石 毛骨耸然 树倒猢狲散B翱翔 拉拉队 冠冕堂皇 时事造英雄C厮杀 高材生 指手画脚 一言以蔽之D熟稔 明信片 以逸代劳 针尖对麦芒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和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近

2、来,公安机关和体育主管部门高举法律利剑,依法严厉打击足球界参与“假球赌球”的违法犯罪人员,广大球迷和社会各界对中国足球能否就此重生正拭目以待。B一向以质量优异,做工精细著称的丰田汽车在美国遭遇多起投诉,其产品信誉已受到严重影响,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看来即便是名牌产品也会出问题。C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赛结束后,裁判判定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韩国队犯规,中国队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了这枚梦寐以求的金牌,实现了新的突破。D除夕之夜,曾风靡一时的小虎队又回来了,白色的西装,熟悉的旋律,充满青春活力的造型,魅力不减当年,很多观众百感交集,听着唱着,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4、下列各句中没有

3、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国家有关部门近期出台的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多种措施,是渴望实现买房梦想的中低收入家庭的希望与未来。B一场突然袭来的强烈地震使海地顷刻间陷入巨大灾难,各国救授队冒着危险奋力搜救那些消逝在瓦砾中的幸存者。C国务院关于医疗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首位,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D温家宝总理先后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听取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湘江水逝楚云飞”,是史湘云的判词。B、在红楼梦中,除了几位主要人物以外,作者还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

4、自己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如:温顺世故的袭人;出世孤高的妙玉;怯懦的迎春;忍气吞声的尤三姐;敢于反抗的晴雯等无不是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就连书中一些着墨不多的焦大、傻大姐、小红等也给人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C、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精明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D、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小说的渊源。红楼梦就是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印度瑜珈与中国气功印度瑜珈与中国气功一样,具有久远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可能是大体相同的地理条件的原因,它在很多方面都与中国气功相似。它的瑜珈

5、姿势和瑜珈冥想的修炼,一样是为实现人的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健康。它同样是讲究人体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系统与气的贯通,相信它是连接人的生命的桥梁。但是在印度瑜珈与中国气功之间,毕竟还是有差别的。发现与排斥的细微差别。瑜珈的自我超越心灵,是将自我与心灵分开,自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去发现心灵的种种非分之想,并利用自我的力量,逐步排除这些虚妄之念,以达到一个较高的精神境界。这样看来,在印度瑜珈中,至少是允许人们生发不良的意识的,也就是说,它承认现实社会对人的意识的影响,重要的是在于要用自身的意志力去驱逐这些不速之客。中国气功则是本于儒家传统的观念: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为。绝对不允许有任何不洁的念头闯

6、入脑中,御敌于国门之外,采取的是一种对外部世界中的不良行为不予苟同和接纳的排斥的措施。精神的解放与身心的和谐的不同。印度瑜珈的高级阶段是“养性”。似乎修炼的主要目的已不是为了获得较长的寿命,而是通过修炼,去享有意义深刻和富有成果的人生。瑜珈的最终目的已无所谓长寿,因为它已通过修炼达到了它的彼岸精神的自由。得不到活着的真谛,纵使活上一千年,不过是每一天的重复;而精神的解放,摆脱了一切杂念,超越了自我,得到了无比的欢愉与轻松,抛弃了最后的顾忌寿限,这不是彻底的解脱吗?中国气功则不然,它既要抗拒一切杂念,以求精神上的平静,同时又要修身,借以长生,求得精神与生命的协调一致与共同的久远。以出世求解脱与以

7、入世为归宿的分道而行。瑜珈的冥想与中国气功中的意念有异曲同工之处。然而中国气功中的意念,除了导引天地之元气和使人体内的正气上升外,还得命令自身多做好事,并持久地坚持下去,这当然是修炼之人不仅为了自己(导致体内正气上升,心情轻松而内心平和、安定),同时也为了社会,因为个人的修行也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修炼的最终结果必将是个人身心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使个人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自由的理想人格。而印度瑜珈中的冥想,不仅要排除愚昧无知、激情,还要排除善良,认为处于善良状态的人,并未根除私利,他所从事的一切有益活动,其中心还是一个“为我”,而只有对自身的幸福不感兴趣的人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完整的幸福。

8、因此,印度瑜珈的最高级阶段其实是要忘却自我,获得无限的精神之爱,借以达到内心的和平与安宁、幸福和智慧。到了这个阶段,这个被禁锢在肉体中的生灵才能从出生、死亡、衰老和愚昧无知、激情、善良的痛苦中解脱,超越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的世俗关系,而获取永恒的价值。中国气功与印度瑜珈皆是从我开始,但在走向终极目标的十字路口却分道而行了。在这个岔道的一例是瑜珈的终极目标:以出世求解脱、这个完全摆脱了自我,摆脱了尘世,超越一切的生灵,其实最终叉回到他自身自我。获得欢乐、幸福的是个体,是在千折百回中回到了出发点的自己,一个以忘却自我为出发点而回归到重新认识的获得升华的自我的圆圈。在这个岔道口另一侧的中国气功的终

9、极目标:以入世为归宿,“为我”最终是为社会。修身养性,是为了他人,为了家庭,为了国家。在个体与家庭、社会之间,首先选择的是牺牲自己,保全小家、国家。自个人的修行开始,是为了社会,为了他人。将个人的身心和谐与他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相联系,将个人的生命溶入社会的长河以求永生,将个人的利益溶入国家的利益以求不死,将自我溶入自然以求永恒。这是中国气功的终极。6、下列语句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印度瑜珈与中国气功在很多方面相似,因为它们有相同的地理条件。B瑜珈姿势和瑜珈冥想的修炼,因为讲究人体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系统与气的贯通,所以能实现人的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健康。C中国气功本于儒家传

10、统的观念,所以说,修炼中国气功必须要先学习中国儒家传统文化。D印度瑜珈承认现实社会对人的意识的影响,中国气功则排斥外部世界中的不良行为,对其不予苟同和接纳。7、以下对于印度瑜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印度瑜珈是将自我与心灵分开,由自我观照心灵,去发现并排除虚妄之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印度瑜伽是允许人们生发不良意识的。B印度瑜珈既要求得精神上的平静,又要修身长生,求得精神与生命的协调一致与共同久远。C印度瑜珈中的冥想认为即便处于善良状态,仍是为己为私,要获得真正的完整的幸福,只能是对自身幸福不感兴趣的人。D印度瑜珈的终极是回到自我,回到重新认识的获得升华的自我,超越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

11、然的世俗关系而获得永恒的价值。8、结合全文内容,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无论印度瑜珈还是中国气功,长期修炼都必然能求得精神的解脱与自由。B禁锢在肉体中的生灵若想从生老病死、真假美丑善恶中解脱,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印度瑜珈的修炼。C中国气功个人的修行也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因而修行到终极必然是个人身心和谐,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和谐,个人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自由的理想人格。D中国气功与印度瑜珈虽然皆是从我开始,但印度瑜珈以出世求解脱,获得欢乐幸福的是个体,这与以人世为归宿、最终为社会的中国气功相比,远不如后者被世人所认可推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书过善人事(清)薛福成嘉庆十九年,

12、淮南州县旱饥。含山滨江之乡,有铜城闸镇者,岁比有秋,邻县饥民扶老襁幼就食者数千人。乡人大惊,为阖户罢市,自门隙窥之。众无所得食,益汹汹。处士过实圃先生恐有变,亟出慰之曰:“ 诸君饥求食,当谋所以食尔,请与诸父老议之。”明日集里中好善者,富出财,贫输力,自倡巨赀,绸缪经纪,张席隙地以居之;老羸妇孺,计口赋食;佣其壮者于四乡农户,俾自食其力;寒有襦,病有药,殁有棺,孕且育者厚炯之;给以旷壤,课对蔬菜;储水具,警火灾。其冬,山乡得雨。遗丁壮以所得佣值,归而种麦。麦熟,乃各挈妇子归,欢声彻衢巷。呼曰:“善人,善人。”由是四方至者皆知有过善人云。余同年友竹潭孝廉,先生孙也,请余书其事,且述先生训曰:“吾

13、家仅万金产,以振饥耗其半。次年,岁大穰,粜谷倍蓰(xi)利,遂复其初。人何惮而不为善哉!”余谓此先生勉子孙为善之言耳。若豫存获报之心,则计较得失,必不能破产以求仁;即勉之,而报非可必得,将遂不振人之急乎?彼其时但以活人为心耳:虽尽耗其产何虑!惟然,故仁术无不周,而泽之被人者弘。卒受天佑,其产可复,而其后必昌,报施之理然也。嗟夫!方饥氓索食汹汹,人以引避为智,相率闭拒,则彼计无复之,势将剽夺,一乡被其患,而过氏无独全之理。先生挺然以一身肩其任,弭变之智与恤难之仁兼至,究亦无损于其家。故知存计较得失之心者,公与私两失;去计较得失之心者,公与私两得。通是义也,虽任天下事可也。过先生讳华,字曙初,号实

14、圃。他行多可述者,非大义所存,故不着。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老羸妇孺 羸:瘦弱的人B若豫存获报之心 豫:预先C卒受天佑 卒:通“猝”,突然D一乡被其患 被:遭受,蒙受10、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过善人行善的一项是( )(3分)(1)自倡巨赀,绸缪经纪,张席隙地以居之 (2)遗丁壮以所得佣值,归而种麦 (3)次年,岁大穰,粜谷倍蓰利,遂复其初 (4)彼其时但以活人为心耳 (5)其产可复,而其后必昌 (6)先生挺然以一身肩其任A()()()()B()()()()C()()()()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15、淮南州县饥民在过善人和其他爱做善事的人的帮助下,最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B过善人在饥民因求食不得而更加喧扰不安的时候,被迫出面安慰饥民,后又联合其他喜欢做善事的人救济饥民。C在因行善而损耗一半家产的第二年,正如过善人所预期的那样,他遇上了大丰收的好年成,因卖谷获利,其家产又恢复如初。D过善人的经历告诉我们,做天下大事,只要事先去掉计较得失之心,就一定能于公于私有所得。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乃各挈妇子归,欢声彻衢巷。(3分)彼其时但以活人为心耳,虽尽耗其产何虑!(4分)通是义也,虽任天下事可也。(3分)二、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2)扪参历井仰协息, 。(蜀道难)(3)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4)亦余心之所善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