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中考复习学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727126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中考复习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xx年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中考复习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xx年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中考复习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xx年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中考复习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xx年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中考复习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中考复习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中考复习学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中考复习学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十四章功和机械能一、单元复习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深刻理解功的概念,明确功的公式,掌握功的计算。(2)知道什么是机械功以及怎样量度机械功的大小。会理解和计算机械功功率.(3)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它的大小与那哪些因素有关。(4)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初步概念以及决定它们大小的因素。了解动能和势能如何转化的。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原理和功率的概念。(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机械功和机械能的概念;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怎样提高机械效率;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难点:做功的两个因素;结合实际理解功率的概念。三、知识梳理四、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公式:w=FS3、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它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P=w/t二、复习内容、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

3、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即物体受力没有移动;是物体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物体凭惯性运动。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1N•m。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

4、•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2、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3)

5、应用:斜面理想斜面:斜面光滑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3、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Fv根据功率的导出式:PFv可知功率一定时,要增大F,必须减小v,即汽车上坡时要换低速档。(4)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mw、马力换算:1kw=103wmw=106w马力=735w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s内做功66000j(5)比较功率大小方法a、做功时间相同,比较

6、做功的多少,在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做功相同时,比较做功时间长短,在做相同多的功,用时越短,功率越大三、堂上练习四、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基础练习、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w总w有用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4、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二、复习内容、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w总斜面:w有用=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

7、(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w有用斜面:w总=fL+Gh=FL(4)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斜面: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通常是减少额外功,如搞好润滑,减轻机械自重;在无法减小额外功的情况下,采用增大有用功来提高机械效率。例如,在用滑轮组提高重物(不计摩擦)时:为提高机械效率,在机械结构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增加提升物重的办法来

8、实现。(5)机械效率的测量:原理: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2、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三、堂上练习

9、四、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基础练习、动能是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动能的大小决定物体的质量和速度。2、势能是由于物体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重力势能的大小由物重和高度决定。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等因素有关。3、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称。4、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一个物体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大小都会改变,但总机械能不变。实际上动能和势能在转化过程中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虽然总的能量仍然守恒,但机械能减少了。二、复习内容、动能和势能(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理解: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

10、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2)知识结构:(1)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方法:控制变量;?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快做功的多少?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

11、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理解: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知识结构:(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4)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三、堂上练习四、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