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科普论文初二物理上册论文

上传人:luoxia****01803 文档编号:67720417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8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科普论文初二物理上册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二物理科普论文初二物理上册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科普论文初二物理上册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科普论文初二物理上册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 卷第 6 期 (总 120 期) 67 抗战胜利后我国的原子物理科普热 王洪鹏 王玉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美 国于 1945 年 8 月 6 日和 9 日先后在 日本两次投掷原子弹,遏制了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继续。原子弹的巨大破坏 力,使人们一听到“原子弹”三个字 便不寒而栗,令人闻而生畏。原子弹 刚在日本爆炸,在中国社会各界产生 了很大的反响,人们惊呼人类已经进 入原子时代。有关原子弹的内容,很 快成为中国人非常热门的话题,竺可桢和胡适的日 记中都多次提到原子弹。社会上不但出现了“原子 笔” 、 “原子弹”烟标,还有关于原子弹的字谜。这 个字谜说的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重庆的

2、各 界知名人士曾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活动中 有一项目为猜谜语。其中有一谜语为:日本投降原 因(打一中国古人名)?有一“聪明”的亲美人士 猜为 “屈原” , 意谓日本投降系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 而另一 “更聪明” 的亲苏人士则立即反对说: “不对, 是苏武 !意谓是苏联的武力使然。吴有训认为双 方的答案都大谬不然,最正确的答案应是“华佗” 。 华者中国也!佗者,负重也!他认为正是中国人民 的负重抗争,顽强抗击,才使得美苏以逸待劳,乘 便给日本以最后一击。 当时的报纸也对这场原子物理热给予了很大的 关注。1945 年 8 月 20 日的中央日报发表以原 子弹为题的署名为杨昌俊的科普文章就对报

3、界对 原子弹的关注情形做了描述: “各地报纸, 都以极大 篇幅记载此消息;街头巷尾,也莫不以此为谈论中 心。 ”曾昭伦在 1945 年 9 月 9 日正义报上发表 的从原子弹说起的文章中对此描述的更加详细: “素来不讲究科学的中国,这次也为原子弹的惊人 功效所震眩。一月以来,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不 分老少,大家都在时常谈论着原子弹,连苏联进军 东三省后进展如此神速的奇迹, 也为原子弹所掩盖。 报纸杂志,不断有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发表出来。 ” 中学里举办与原子弹有关的讲座 当时有的中学还为学生开设了有关原子弹的科 普讲座,使学生对原子弹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例 如湖南省首批物理特级教师游新金 就是

4、在听了物理老师刘大栋关于原 子弹的讲座而立志走上物理学道路 的。他在为物理学与应用技术 50 讲 这本书写的序言中写道: “当时 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在 日本广岛、 长崎丢下了两颗原子弹, 其威力被报界炒的沸沸扬扬,广大 学生对原子弹既害怕又迫切希望了 解。我当时在原国立十一中(现岳阳市一中)读书 时的物理老师刘大栋先生给学生做了原子弹的破 坏因素及其防护的报告,正好满足同学们的求知 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听了报告以后,我 就认识到物理学是一门神秘、深奥但又十分有用、 充满乐趣的学科,决心像刘老师那样学好物理,终 身献身于中学物理教学工作。 ” 因为想去研究原子 弹而选择物理的人

5、并不只是游新金一个人。1945 年 在高中读书的刘光鼎,脑袋里一直想念理论物理, 去发展原子能, 所以就在 1948 年考了北京大学物理 系。现在他已经成为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与地球物 理学家。 大学里开设相关的讲座与课程 不但中学生对原子弹感到害怕与好奇,大学生 也不知道原子弹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为什么原子弹有 这么大的威力。束星北、王淦昌、吴有训、钱三强、 施士元等都为大学生做了有关原子弹的科普讲座。 束星北、王淦昌在位于湄潭的浙江大学专门为 学生开设了“军事物理课” ,为了给学生一个直观印 象,他们还专门画了一张原子弹原理示意图,深入 浅出地讲解了原子弹的原理、威力、危害和防护方 法。王淦

6、昌在原子弹爆炸的当月还为学生做了关 于原子弹及其原理的报告。王淦昌的报告非常精 彩,深入浅出。浙江大学物理系几乎所有人都参加 了报告会,其他系也有很多人参加。 即将去南京担 任中央大学校长的吴有训给西南联合大学的师生和 昆明其他知识界人士做了一个关于原子弹问题的科 普报告,这场报告有上千人参加。吴有训后来还把 这份报告稿带到重庆,在中央大学又作了一次全校 68 现代物理知识 师生数千人参加的大报告。1948 年 6 月 10 日钱三 强夫妇由法国回到上海。7 月 10 日,钱三强应邀在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做回国后的首次演讲。当日 中央日报 报道称: “负有国际盛誉之我国原子核 物理学家钱三强

7、氏,顷自法返国,首次于中央研究 院物理所作学术演讲。按钱氏曾发现原子核在中子 冲击之下,能分裂为三部乃至四部,为一九四零年 以来物理学上之大贡献。 ”7 月 18 日,钱三强应邀 在上海市立科学馆和中国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 演讲会上发表演讲, 主讲 “原子能科学之近期进展” 。 钱三强回到北京以后,他每周在中法大学开办一次 核物理讲座,任何人可以自由听课。 施士元是中央 大学物理系教授,他通俗地向人们介绍原子弹的有 关知识。他告诉人们,所谓原子弹就是利用重元素 原子核裂变、 于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起杀伤破坏 性作用的武器, 并作了具体的解释。 施士元的报告在 中央日报上披露后,一些机关如

8、资源委员会、工 矿企业及军事部门,纷纷邀请施士元去作报告。 原子弹在日本爆炸以后,黄土高原上的延安自 然科学院也对它进行了讨论。 常青山 1945 年 3 月到 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他写的回忆录一九四五年 的自然科学院 就提到对美国原子弹的争论。 “那时 人们是很关心时事政治的,思想也是十分活跃的。 如对美国原子弹的争论,中国革命前途的争论,第 三次世界大战是否会爆发的争论等, 除小组讨论外, 还组织全院师生的辩论, 会上各抒己见, 不作结论。 ” 电影界放映原子物理影片 当时在我国还很时髦的电影,也为原子科学知 识的普及做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科学 杂志就为上 海市商会放映的原子物理学做了详细

9、的介绍: “上海市商会于 2 月 20 日下午六时及八时放映 原 子物理学影片二场,该片为世界唯一研究原子能 发展及其历史之巨作。片分五部,内容自 1808 年道 尔登(道尔顿)氏提供原子学说起,次及十九世纪 之初步进展,法拉第氏早期电解,及孟德莱夫(门 捷列夫)周期表;第二部讨论阴极线的发现及其性 格之确定,及 X 光之发现与其应用,并描写汤姆生 勋爵之伟业;第三部述原子核心的构造学说,有种 种活动图解作生动阐述;第四部以实验室内超越工 具作击碎原子示范,为该片最精彩之一章;第五部 为爱因斯坦教授演讲铀的放射,原子弹制造与第一 颗原子弹在广岛投掷之高潮镜头。结束时又将全片 作一简略叙述,并指

10、出整个世界如能实现和平,则 原子能之和平应用将无可限量。 ” 可以说,研制原子弹的梦想,从在日本刚爆炸 的那一时刻起就萦绕在国人心中。我国老一辈科学 家受到原子弹在日本爆炸的巨大震撼,试图发展我 国的原子科学,来制造原子弹。他们也提出在旧中 国发展原子科学的种种设想和建议, 虽然很有远见, 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行的现实土壤。但是 我国科学家知难而进,积极开展原子物理研究,使 我国的科学薪火相传,为新中国研制“两弹一星” 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尤其是科学家通过各种途径表 述了对原子弹的看法,间接或者直接的普及原子物 理知识,在社会上迅速形成了一场关于原子弹的原 子物理科普热。这些科学家对原子弹

11、所进行的宣传 和讨论,对于帮助中国人正确认识原子弹、推动科 学文明的进步无疑起了积极作用。 (王洪鹏 中国科协声像中心 100081,王玉文 滕州市大坞填中心中学 277514) ? 水在室温下也能结冰 水在极端条件下会出现奇 异的现象,比如在室温下结冰。 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有一个以低温物 理之父卡莫林昂尼斯(Kamerlingh Onnes)命名的 实验室,该实验室的贾奈什(K. B. Jinesh)和弗兰 肯(J. W. M. Frenken)制造了一种摩擦力显微镜, 它装有一根亲水的钨探针,探针可以在厌水的石墨 表面前后移动。在非常干燥的环境中,探针的运动 表现出预期的平滑运动方式。但是在湿度很大的环 境中(相对湿度大于 10%) ,他们发现探针和物质表 面就不再有毛细冷凝现象了,探针尖端粘有水,拖 动探针时,水会被拉伸。这样凝聚的水的静应力和 规则结构看起来更像是固体才具有的性质。研究小 组发现探针提高 250 纳米后,水仍然能够持续粘在 探针上两秒钟。 弗兰肯说: “虽然很多情况下, 纳米尺度水的黏 性令人很是头痛,但是这个现象也有特殊用途。比 如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用毛细冷凝现象抓取一些 很轻的东西,而不是用镊子。 ” (高凌云编译自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快报 2008 年第 10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