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解析》word版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7716064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an总线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can总线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can总线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can总线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can总线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an总线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n总线解析》word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概述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是一种能够实现分布式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想到CAN就要想到德国的Bosch公司,因为CAN就是这个公司开发的(和Intel)CAN有很多优秀的特点,使得它能够被广泛的应用。比如:传输速度最高到1Mbps,通信距离最远到10KM,无损位仲裁机制,多主结构。近些年来,CAN控制器价格越来越低,很多MCU也集成了CAN控制器。现在每一辆汽车上都装有CAN总线。一个典型的CAN应用场景:二、 CAN总线标准CAN总线标准只规定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需要用户来自定义应用层。不同的CAN标准仅物理层不同。CAN收发器负责

2、逻辑电平和物理信号之间的转换,将逻辑信号转换成物理信号(差分电平)或者将物理信号转换成逻辑电平。CAN标准有两个,即IOS11898和IOS11519,两者差分电平特性不同。(有信号时,CANH 3.5V,CANL 1.5V,即显性;没有信号时,CANH 2.5V,CANL 2.5V,即隐性)IOS11898高速CAN电平中,高低电平的幅度低,对应的传输速度快。双绞线共模消除干扰,是因为电平同时变化,电压差不变。2.1 物理层CAN有三种接口器件多个节点连接,只要有一个为低电平,总线就为低电平,只有所有的节点都输出高电平时,才为高电平。所谓“线与”。CAN总线有5个连续性相同的位后,就会插入一

3、个相反位,产生跳变沿,用于同步。从而消除累计误差。 和485、232一样,CAN的传输速度与距离成反比。CAN总线终端电阻的接法:特点:低速CAN在CANH和CANL上串入2.2k的电阻;高速CAN在CANH和CANL之间并入120电阻。为什么是120,因为电缆的特性阻抗为120,为了模拟无限远的传输线。(因为大多数双绞线电缆特性阻抗大约在100120。)120欧姆只是为了保证阻抗完整性,消除回波反射,提升通信可靠性的,因此,其只需要在总线最远的两端接上120欧姆电阻即可,而中间节点并不需要接(接了反而有可能会引起问题)。因此各位在使用CAN Omega做CAN总线侦听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是不

4、需要这个120欧姆电阻的,当然,即使当前网络中并没有终端匹配电阻,只要传输线长度不长(比如SysCan360比赛环境中,传输线只有1-2米)CAN节点数量不多的情况下,不要这个120欧姆电阻也完全可以工作,甚至,你接任意电阻都是不会有影响的。因为此时传输线长度和波长还相差甚远,节点不多的情况下,反射波的叠加信号强度也不会很强,因此传输线效应完全可以忽略。而哪些情况需要呢,主要就是,当使用2个CAN Omega对发或者当前网络中仅有2个CAN设备的时候,此时两个端点最好都加上终端匹配电阻,当然,前面也说过了,传输线长度不长的时候,也可以不需要2端120欧姆电阻,但为了信号完整性考虑,加上这两个电

5、阻才是严谨的。2个120欧姆电阻的意义在于,使用USB CAN调试某些不带终端电阻的中间节点设备时,有时候CAN总线上没有2个120欧姆电阻通信可能会异常,此时可以接入2个120欧姆电阻作为2个终端电阻来作阻抗匹配,这时候其他端点不应接入任何终端电阻!并且,这2个120欧姆电阻不可用1个60欧姆电阻代替!125kHz载波的波长大概在(c / f) = (3e8m/s) / (125e3Hz)=2.4km,其临界长度为2.4kM / 10 = 240m 2m,也即传输线长度不超过240m,分布阻抗带来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2.2 数据链路层CAN总线传输的是CAN帧,CAN的通信帧分成五种,分别为数

6、据帧、远程帧、错误帧、过载帧和帧间隔。数据帧用来节点之间收发数据,是使用最多的帧类型;远程帧用来接收节点向发送节点接收数据;错误帧是某节点发现帧错误时用来向其他节点通知的帧;过载帧是接收节点用来向发送节点告知自身接收能力的帧;用于将数据帧、远程帧与前面帧隔离的帧。数据帧根据仲裁段长度不同分为标准帧(2.0A)和扩展帧(2.0B)2.3 帧起始帧起始由一个显性位(低电平)组成,发送节点发送帧起始,其他节点同步于帧起始;帧结束由7个隐形位(高电平)组成。2.4 仲裁段CAN总线是如何解决多点竞争的问题?由仲裁段给出答案。CAN总线控制器在发送数据的同时监控总线电平,如果电平不同,则停止发送并做其他

7、处理。如果该位位于仲裁段,则退出总线竞争;如果位于其他段,则产生错误事件。帧ID越小,优先级越高。由于数据帧的RTR位为显性电平,远程帧为隐性电平,所以帧格式和帧ID相同的情况下,数据帧优先于远程帧;由于标准帧的IDE位为显性电平,扩展帧的IDE位为隐形电平,对于前11位ID相同的标准帧和扩展帧,标准帧优先级比扩展帧高。2.5 控制段共6位,标准帧的控制段由扩展帧标志位IDE、保留位r0和数据长度代码DLC组成;扩展帧控制段则由IDE、r1、r0和DLC组成。2.6 数据段为0-8字节,短帧结构,实时性好,适合汽车和工控领域;2.7 CRC段CRC校验段由15位CRC值和CRC界定符组成。2.

8、8 ACK段当接收节点接收到的帧起始到CRC段都没错误时,它将在ACK段发送一个显性电平,发送节点发送隐性电平,线与结果为显性电平。2.9 远程帧远程帧分为6个段,也分为标准帧和扩展帧,且RTR位为1(隐性电平)CAN是可靠性很高的总线,但是它也有五种错误。CRC错误:发送与接收的CRC值不同发生该错误;格式错误:帧格式不合法发生该错误;应答错误:发送节点在ACK阶段没有收到应答信息发生该错误;位发送错误:发送节点在发送信息时发现总线电平与发送电平不符发生该错误;位填充错误:通信线缆上违反通信规则时发生该错误。当发生这五种错误之一时,发送节点或接受节点将发送错误帧为防止某些节点自身出错而一直发

9、送错误帧,干扰其他节点通信,CAN协议规定了节点的3种状态及行为。2.10 过载帧当某节点没有做好接收的准备时,将发送过载帧,以通知发送节点。2.11 帧间隔用来隔离数据帧、远程帧与他们前面的帧,错误帧和过载帧前面不加帧间隔。2.12 构建CAN节点构建节点,实现相应控制,由底向上分为四个部分:CAN节点电路、CAN控制器驱动、CAN应用层协议、CAN节点应用程序。虽然不同节点完成的功能不同,但是都有相同的硬件和软件结构。 CAN收发器和控制器分别对应CAN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完成CAN报文的收发;功能电路,完成特定的功能,如信号采集或控制外设等;主控制器与应用软件按照CAN报文格式解析报文

10、,完成相应控制。CAN硬件驱动是运行在主控制器(如P89V51)上的程序,它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基于寄存器的操作,初始化CAN控制器、发送CAN报文、接收CAN报文;如果直接使用CAN硬件驱动,当更换控制器时,需要修改上层应用程序,移植性差。在应用层和硬件驱动层加入虚拟驱动层,能够屏蔽不同CAN控制器的差异。一个CAN节点除了完成通信的功能,还包括一些特定的硬件功能电路,功能电路驱动向下直接控制功能电路,向上为应用层提供控制功能电路函数接口。特定功能包括信号采集、人机显示等。CAN收发器是实现CAN控制器逻辑电平与CAN总线上差分电平的互换。实现CAN收发器的方案有两种,一是使用CAN收发IC(

11、需要加电源隔离和电气隔离),另一种是使用CAN隔离收发模块。推荐使用第二种。CAN控制器是CAN的核心元件,它实现了CAN协议中数据链路层的全部功能,能够自动完成CAN协议的解析。CAN控制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控制器IC(SJA1000),另一种是集成CAN控制器的MCU(LPC11C00)。MCU负责实现对功能电路和CAN控制器的控制:在节点启动时,初始化CAN控制器参数;通过CAN控制器读取和发送CAN帧;在CAN控制器发生中断时,处理CAN控制器的中断异常;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输出控制信号; 接口管理逻辑:解释MCU指令,寻址CAN控制器中的各功能模块的寄存器单元,向主控制器提供中断信息和状

12、态信息。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能够存储CAN总线网络上的完整信息。验收滤波是将存储的验证码与CAN报文识别码进行比较,跟验证码匹配的CAN帧才会存储到接收缓冲区。CAN内核实现了数据链路的全部协议。2.13 CAN协议应用层概述CAN总线只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所以节点接收报文时,要通过应用层协议来判断是谁发来的数据、数据代表了什么含义。常见的CAN应用层协议有: CANOpen、DeviceNet、J1939、iCAN等。CAN应用层协议驱动是运行在主控制器(如P89V51)上的程序,它按照应用层协议来对CAN报文进行定义、完成CAN报文的解析与拼装。例如,我们将帧ID用来表示节点地址,当接收

13、到的帧ID与自身节点ID不通过时,就直接丢弃,否则交给上层处理;发送时,将帧ID设置为接收节点的地址。2.14 CAN收发器SJA1000的输出模式有很多,使用最多的是正常输出模式,输入模式通常不选择比较器模式,可以增大通信距离,并且减少休眠下的电流。收发器按照通信速度分为高速CAN收发器和容错CAN收发器。同一网络中要使用相同的CAN收发器。CAN连接线上会有很多干扰信号,需要在硬件上添加滤波器和抗干扰电路。也可以使用CAN隔离收发器(集成滤波器和抗干扰电路)。CAN控制器与MCU的连接方式SJA1000可被视为外扩RAM,地址宽度8位,最多支持256个寄存器1234567891011121

14、3#define REG_BASE_ADDR 0xA000 / 寄存器基址unsignedchar*SJA_CS_Point = (unsignedchar*) REG_BASE_ADDR ;/ 写SJA1000寄存器voidWriteSJAReg(unsignedcharRegAddr, unsignedcharValue) *(SJA_CS_Point + RegAddr) = Value;return;/ 读SJA1000寄存器unsignedcharReadSJAReg(unsignedcharRegAddr) return(*(SJA_CS_Point + RegAddr);将缓存区

15、的数据连续写入寄存器 for (i=0;ilen;i+) WriteSJAReg(RegAdr+i,ValueBufi); 将连续多个寄存器连续读入缓存区 for (i=0;ilen;i+) ReadSJAReg(RegAdr+i,ValueBufi); 头文件包含方案:每个程序包含用到的头文件每个程序包含一个公用头文件,公用头文件包含所有其他头文件1234567891011121314#ifndef _CONFIG_H_ / 防止头文件被重复包含#define _CONFIG_H_#include / 包含80C51寄存器定义头文件#include SJA1000REG.h / 包含SJA1000寄存器定义头文件/ 定义取字节运算#define LOW_BYTE(x) (unsigned char)(x)#define H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