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及全套练习题.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713499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及全套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xx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及全套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xx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及全套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xx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及全套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xx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及全套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及全套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及全套练习题.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及全套练习题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题克和千克的认识第1课时总序第个教案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批注教学重点:、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教学用具

2、:天平、实物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二、认识重量单位克(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3)将一个2分钱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钱重多少克?板书:克(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称1克米、2克花生、5克绿豆,说说你是

3、怎么称的。(5)估一估下面的物品哪些比1棵轻。三、千克的认识。、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5、板书:1000克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板书000克=1千克6、想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是1千克或是1克的?7、认识常见的秤:(1)出示图:你们认识这是什么秤吗?(2)说说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秤?(3)认识常用秤上的数值:(kg表示千克,g表示克)8、做一做。(1)找一些重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2

4、)分小组估一估大家带来的物品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三、课上练习:、补充练习:千克()克2千克()克000克()千克8000克()千克2、书上练习:)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2)计量下面的物品有多重,用哪个单位合适?圈一圈。3)下面的物品有多重?填一填。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教学后记:课题克和千克第2课时总序第个教案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的认识。理解千克=1000克。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批注教学重点:、进

5、一步了解克和千克的质量单位概念。2、能够用老师提供的称,来称量物体质量。3、巩固对质量单位实际概念是认识教学难点:教学用具:天平,盘称,适量的生活用品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2、填空:2千克()克5千克()克4000克()克7000千克()克3、提问:谁能说说哪些物品1克重?称量什么物品用克作单位?哪些物品1千克重?称量什么物品用千克作单位?二、实践、操作领悟新知、称一称。(1)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如果想知道同学们带来的水果蔬菜的质量,可以用什么方法?要称我们就要用到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称。这些称各

6、有什么用途?(2)下面我们来重点实践一下生活中最常见的盘称和钩秤。出示挂图称水果、蔬菜。千克苹果有多少个?能把书中的苹果数一数吗?你们想自己称一称吗?(3)分组活动。明确活动要求: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各称出1千克。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4)刚才我们使用了盘称称物品的质量,是用什么作单位?请小组长上来汇报一下本组称的结果。(5)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大家发现1千克的水果、鸡蛋有几个。鱼有几条?2、估一估。(1)大家能估一估你们带来的其他日用品的质量有多少吗?你估计的理由是什么?把估计的结果写到书上。(2)称一称,验证学生估计的结果。三、课堂练习:、把昨天调查的结果填在书上。、下面的物品有多

7、重?连一连。见书第106页。2、在填上“”“”“=”。2千克XX克5千克4900克800千克2500克3千克4、他们说得对吗?试一试。思考题:丽丽、红红、小芳三人称体重,每次两人一起称,一共称了三次情况如下:称重人丽和红红和芳丽和芳体重545650你知道她们的体重各是多少吗?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教学后记:课题克和千克的认识第3课时总序第个教案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培养学生对重量的估测能力,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能估测出大致的结果。3、利

8、用所学乘、除法对多个物品进行估测批注教学重点:、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教学用具:天平、实物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师: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克和千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谁说一说用“克”称量什么物体?用“千克”称量什么物体?说一说哪些物体重1千克?几个苹果?几个橘子?几个鸡蛋?2、填空。8千克=()克400克+600克=()千克9000克=()千克700克-900克=()克二、新课、出示例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天大约摘了多少千克。师:你们知道了什么?要想知道大约多少千克?

9、还要知道什么?学生汇报。并列出算式。)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千克。204=()千克2)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千克。205=()千克3)说说还有什么情况?4)解答正确答案。称一下,看有没有4、5个重1千克的苹果。5)做一做。估计24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6)谁能说出一些物品,让同学们估一估。二、练习。、下面物品怎样放才能使天平平衡。2、调查一下500克鸡蛋有几个。估一估65个鸡蛋约重多少千克。3、根据问题回答,并自己提出问题。4、下面的秤最多能秤多重的物品。5、在()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6、调查本小组同学的体重,并记录在下表中。姓名体重动脑筋:、2、1千克棉花和1千克

10、铁比较,哪个重一些?三、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完成了书上的练习,同学们现在在估测物品重量时还有差距,还需继续练习。课题克和千克的认识第4课时总序第个教案课型练习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让学生继续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熟练掌握克和千克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2、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的技巧批注教学重点: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知道它们与生活的联系,能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教学用具: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引

11、入。师:今天我们继续上一节练习课,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到目前为止,你认识了哪些质量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二、练习。、填一填。)称比较轻的物体重量常用()作单位,称一般物体的重量常用()作单位。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小亮重26()一枝铅笔重7一个小皮球重30()一袋盐重500()一袋面粉重50()一个2分硬币重1()3)在填上“”“”“=”。000克千克2千克99克3千克2999克4800克5千克3克4千克6千克6000克2、判断。)一个鸡蛋重20千克。()2)1箱梨重20千克。()3)一袋洗衣粉重500千克。()4)一头牛重450克。()5)小兰的体重是32厘米。()6)60克的石头比60克的木头重。()7)4个5千克是20千克。()8)8000克与8千克同样重。()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一筐苹果重38千克,筐重4千克,苹果重()a、34千克b、42千克c、38千克2)一只鸭和2只鸡共重9千克,鸭重3千克,平均每只鸡重()千克。a、2千克b、3千克c、4千克3)用天平称一枝粉笔的重量用()作单位。a、厘米b、克c、千克4)在3千克、300克和1300克中,()最重。a、3千克b、300克c、1300克思考题:用1克、3克、6克三个砝码在天平上可以称出几种不同重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