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成本法案例》word版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7711585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动成本法案例》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变动成本法案例》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变动成本法案例》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变动成本法案例》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变动成本法案例》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动成本法案例》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动成本法案例》word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一)资料 复华有限公司本年度计划产销甲产品18万件,固定成本总额为45万元,计划利润为18万元。实际执行结果是产销该种产品20万件,成本与售价均无变动,实现利润20万元。要求:试对该公司本年度的利润计划完成情况做出评价。 (二)案例分析 (1)从传统会计的观点来看,由于每件产品的计划利润为1元,当产销2万件时,增加利润2万元,就是超额完成了利润计划,实现了利润与产量(产值)的同步增大。 (2)从管理会计的观点来看,由于本年度实际产量20万件,较计划产量增长,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因此,原计划单位固定成本为:450000180 0002.5(元) 现实际每件产品的固定成本(即单位固定成本)为:

2、450 0002000002.25(元) 即每件产品就降低固定成本0.25元(2.52.25)。由此,企业本年度的利润增加数应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出于单件产品固定成本降低而增加的利润:0.25200 00050 000(元);另一部分是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利润:120 00020 000(元),合计为70 000(元).可见,企业实际实现利润应比计划增加70 000元,即达到250 000元,才能同企业的产量相适应;而实际上,企业只实现了200 000元的利润,相差50 000元。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该企业本年度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是不够理想的,显然企业一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有潜力可挖。

3、分析此案例需按以下要点进行: (1)固定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及一定产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产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但按照成本习性,单位产品中所含的固定成本应随产量的增加而反比例递减。 (2)由于成本与售价均无变动,故每件产品固定成本中的降低数,即为利润的增加数。(3)将由于每件产品固定成本的降低数及产量增加所引起的应该增加的利润数额,与实际情况对比,评价该公司本年度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二、资料 A公司最近两年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有关该产品的产销基本情况以及按完全成本法编制的两年利润表的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表1 产品的基本情况表项目第一年第二年产量(件)8 00010 000销售量(件)8

4、0008 000销售单价(元)1515单位变动成本(元)88固定成本(元)24 000表2 利润表(完全成本法)项目第一年第二年销售收入120 000120 000销售成本88 00083 200销售毛利32 00036 800销售及管理费用20 00020 000营业利润12 000168 000假设A公司的固定制造费用是以生产量为基础分摊于该产品,另设每件该产品分摊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l元。问题:(1)按完全成本法分别计算第一年、第二年该产品的产品单位成本。 (2)第一年和第二年的产品销售量相同,销售单价和成本水平均无变动,为什么第二年的营业利润较第一年高出4 800元? (3)按变动成本法

5、编制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利润表。 (4)通过对两种不同方法编制的利润表进行对比、你认为哪种方法较为合适?为什么? 2案例分析 (1)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该产品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单位成本如下:第一年产品单位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单位固定制性造费用8十24 00080008+311(元) 第二年产品单位成本824 00010 0008+2.4010.40(元) (2)这是因为第二年的生产量比第一年增加了2000件,使得第二年的单位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单位产品成本部比第一年降低了0.60元,故第二年的产品销售成本要比第一年低8 0000.60元4 800元,第二年的营业利润比第一年增加4800元。 (3)按变

6、动成本法编制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利润表如表3所示。表3 利润表(变动成本法)项目第一年第二年产品销售收入(158 000)120 000120 000变动生产成本88 00064 00088 00064 000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8 000180 0008 000180 000贡献毛利48 00048 000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24 00024 000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12 00012 000营业利润12 00012 000(4)通过对利润表的对比,可以看出尽管第一年和第二年的销售量、销售单价相同,单位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总额均无变动,但由于两年产量不一样,在完全成本法下,两年的营业利润就会出现较

7、大的差别,第二年比第一年增加4800元,这是很难令人理解的。如果采用变动成本法,则各年产量的高低与存货的增大对营业利润都无影响。因此,当第一年和第二年的销售量相同时(销售单价与成本水平也不变)其营业利润都是12000元,完全相同。所以,我们认为变动成本法比较合理,而且很容易令人理解。三、张杰奇是某公司家居部门的经理,该部门负责生产和销售室内家居用品,包括高档沙发、木质床、写字台和书柜等产品。其中高档沙发是部门的主要获利产品,沙发销售的利润占到部门利润的90%以上。近年来,高档沙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新厂商不断进入,产品也不断更新。张杰奇作为部门经理面对激烈的竞争感到了极大的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

8、公司去年对各部门经理的业绩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由原来按照销售额考核调整为按各部门的营业利润进行考核。如果部门的营业利润上升10%。则该部门经理就可以获得年度业绩奖金。上升越多,奖励也就越高。如果没有达到10%,则只给予基本奖金。如果下降,则不给任何奖金。针对这项考核方案,张杰奇对产品的销售不敢有任何的松懈。一方面,加大促销力度,增加销售渠道,通过了解客户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生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当年销售增加了20%。库存量从年初的10 000件下降到2 000件;另一方面,张杰奇通过对产品成本的积极控制,使得在产品不断变化的同时,单位产品的用料和人工成本以及固定成本总额(主要是折旧成本和生产

9、设备的维护成本)基本保持不变。面对这样喜人的业绩,张杰奇自信能够获得该年度的业绩奖金。但是,当会计人员将当年的利润表呈给张杰奇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年利润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作为一名管理会计人员,你认为引起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呢?以这种利润作为业绩考核的指标是否合适呢?分析: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励,企业管理者对经营活动的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逐渐加强,对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信息的使用频率日益提高,从而使变动成本法在西方国家的企业中广泛运用。变动成本法简明地揭示出产品的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实际联系。因而它所提供的资料较易于为企业管理部门理解、掌握和使用,在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中得以

10、发挥重要的作用。四、2006年3月18日,某医院工业公司财务科长根据该公司各企业的会计年报表及有关文字说明,写了一份公司年度经济效益分析报告送交经理室。经理对报告中提到的两个企业情况颇感困惑:一个是专门生产输液原料的甲制药厂,另一个是生产制药原料的乙制药厂。甲制药厂2004年产销不景气,库存大量积压,贷款不断增加,资金频频告急,2005年该厂对此积极努力,一方面适当生产,另一方面则广开渠道,扩大销售,减少库存,但报表上反映的利润2005年却比2004年下降。乙制药厂情况则相反,2005年市场不景气,销售量比2004年下降,但年度财务决算报表上几项经济指标除资金外都比上年好。被经理这么一提,公司

11、财务科长也觉得有问题,于是他将这两个厂交上来的有关报表和财务分析拿出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甲制药厂的有关资料如表5.17所示:表5.17 甲制药厂利润表 单位:元2004年2005年销售收入1 855 0002 597 000减:销售成本1 272 0002 234 162销售费用85 000108 000净利润498 000254 838库存材料(单位:瓶)在产品期初存货数16 00035 000本期生产数72 00050 400本期销售数53 00074 200期末存货数35 00011 200期末在产品单位售价3535单位成本2430.112004年2005年其中:材料77工资45.71燃

12、料和动力33制造费用1014.40续表工资和制造费用每年分别为288000元和720000元,销售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该厂在分析其利润下降原因时,认为这是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利用、工资和制造费用等固定费用未能得到充分摊销所致。乙制药厂的有关资料如表5.18所示:表5.18 乙制药厂利润表 单位:元2004年2005年销售收入1 200 0001 100 000减:成本费用1 080 000964 700 销售费用30 00030 000净利润90 000105 300库存材料(单位:瓶)在产品期初存货数100100本期生产数12 00013 000本期销售数12 00011 000期末存货数1002 100售价(每公斤)100100单位成本(每公斤)9087.70其中:原材料5050工资1513.85燃料和动力1010制造费用1513.85工资和制造费用两年均约为180000元,销售成本也采用先进先出法。该厂在分析其利润上升的原因时,认为这是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为多交利润、保证国家利润不受影响,全厂职工一条心,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增产节支的 结果。问题:1甲制药厂和乙制药厂的分析结论正确么?为什么?2如果你是公司财务科长,你将得出什么结论?如何向你的经理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