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微观经济学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7704135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大学微观经济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武汉大学微观经济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武汉大学微观经济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武汉大学微观经济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武汉大学微观经济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大学微观经济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大学微观经济学课件(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MBA管理经济学 第三部分 完全竞争市场 与政府干预,2,市场概念,市场是由一组具有买卖关系的经济实体构成的,这种买卖关系的性质会受到买主和卖主的数量和规模的影响。,3,市场结构(market structure),市场结构包括市场中相互竞争厂 商的数量、厂商的相对规模(集中 程度)、技术和成本条件以及厂商 进入和退出行业的难易程度等因素。 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结构,这些结构影响着管理者制定的决策。,4,四种市场结构,a.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 b.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c.寡头(oligopoly) d.垄断(monop

2、oly),5,完全竞争 1. 大量的买主和卖主 2.均质产品(标准化产品) 3.自由进入和退出(没有行业壁垒) 4.厂商之间没有共谋 5.对全部市场信息完全了解 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需求曲线是完全弹性的,也就是说,完全竞争使厂商成为价格接受者。,6,垄断竞争,1. 众多的买主和卖主 2. 差别产品 3. 自由进入与退出行业 4. 厂商之间没有共谋 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需求曲线具有负斜率。与完全竞争厂商不同,必须要有一个定价策略。,7,寡头,1.少数厂商 2.产品可以是有差别的,也可以是标准化的 3.厂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影响,8,垄断,1. 一个厂商 2. 完全差别的产品 (与其它产品的交叉

3、价格弹性很小) 3. 很高的进入壁垒, 诸如绝对的成本优势, 消费者的偏好, 规模经济性, 大规模的资本投资或进入行业的法律壁垒等。,9,美国经济中的竞争趋势,Sources: W. G. Shepherd, “Causes of Increased Competition in the U.S. Economy, 19391980,”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64, (November 1982); and W. G. Shepherd,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3rd ed. (Eng

4、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90) 15.,10,每个完全竞争厂商的目标是使经济利润最大化,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总成本 总成本是生产的机会成本,其中包括正常成本 厂商的总收益(total revenue) 厂商的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 就是增加一单位销售量而使总收益的增加量 单个厂商的价格(需求曲线的高低)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而市场价格是由整个市场的供求决定的,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价格与收益,11,图(a)表明市场的供求决定了厂商必须接受的价格,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价格与收益,图(b)表明对厂商产品的需求曲线,它也是边际收益

5、曲线,图(c)表示厂商的总收益曲线,12,完全竞争厂商的决策,一家完全竞争厂商面对两个限制: 市场限制:由市场价格和厂商的收益曲线组成 技术限制:由厂商的产量曲线和成本曲线组 完全竞争厂商要制定的短期决策: 是生产?还是关门停业? 如果决定生产,生产多少?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决策: 是扩大工厂规模?还是缩小工厂规模 是留在行业内?还是退出行业?,13,完全竞争厂商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是一条水平线,MR=P,所以利润最大化条件成了 P = MC 因为 Max = PQ - TC(Q) P/Q = 0 所以 P = MC,14,图 (a)表明厂商的总收益(TR)曲线,图

6、(a)还表明总收益(TC)曲线 总收益减总成本就是利润(或亏损),如图(b)所示,完全竞争厂商的决策,15,当产量为9单位时利润最大,产量低于4单位时,发生经济亏损,因为不能收回固定成本,完全竞争厂商的决策,16,产量在4-12单位之间时,厂商赚取经济利润,产量超过12单位后,再次出现经济亏损,因为报酬递减而面临成本急剧上升,完全竞争厂商的决策,17,如果 MR MC, 产量增加时经济利润上升,如果 MR MC, 产量增加时经济利润下降,如果MR = MC, 产量增加减少都使利润下降,所以此时利润最大,完全竞争厂商的决策(边际分析),18,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产量 的决定厂商的短期决策,由于完

7、全竞争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无法改变产品价格,所以只能调整自己的产量;在短期内,固定投入要素不变,只能通过调整变动投入要素来改变产量。因而在不同的市场价格下,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P=MC)作出相应的决策。,19,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决策(1),当市场价格为P1时,边际收益曲线MR和边际。 成本曲线MC交于E1点,决定了企业的产量为q1。 这时企业存在经济利润, 无论是增加生产量还是 减少生产量都使利润减少; 若市场价格下降,经济利润也会减少。,P,Q,0,AR=MR=P,MC,ATC,AVC,q1,p1,E1,MR,AC,20,当市场价格降到P2时,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

8、点 E2 所以利润最大化产量为q2,此时总收益正好等于总成本, 因此盈亏平衡,厂商获得正常利润,所有的成本都得以收回,企业可以继续经营下去。,P,Q,0,MC,ATC,AVC,p2,q2,E2,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决策(2),21,若市场价格进一步下降至P3 MR和MC交于E3,处于AC 和AVC之间。E3 决定了企业的产量为Q3。 P3 低于AC,已经收不回全部成本,肯定是亏损的;但由于高于AVC,还能收回部分的固定成本,而不生产的话,亏损的是全部固定成本,所以此时厂商不会马上停止营业。,P,Q,0,MC,ATC,AVC,p3,q3,E3,AC,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决策(3),22,如果市场价格

9、进一步下降至P4 MR和MC交于AVC的最低点E4,决定的产量为q4, 刚好可以收回AVC 。此时生产的结果是只收回全部变动成本,亏损全部固定成本,不生产的结果也是亏损全部固定成本,所以此时生产与不生产一样,因此 E4 点也称为停止营业点(关门点)。,P,Q,0,MC,ATC,AVC,q1,p1,E1,p2 p3 p4,q4q3q2,E2,E3,E4,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决策(4),23,若市场的价格继续下降到P5 MR和MC交点E5 ,低于 AVC,不仅不能收回固定成本,连变动成本也不能收回。不生产亏损全部固定成本;若生产不仅亏掉TFC,还要亏掉部分VC 生产得越多亏损越大,所以, “关门大吉

10、”为妙,P,Q,0,MC,ATC,AVC,q1,p1,E1,p2 p3 p4,q4q3q2,p5,q5,E2,E3,E4,E5,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决策(5),24,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内 三种可能的经营结果,25,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的变化,26,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调整 进入退出行业与改变工厂规模,27,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决策,长期均衡: 厂商在长期内,有足够的时间改变工厂的规模,企业来得及进入或退出市场,企业的成本曲线也会发生变动,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曲线也都可能变化,只有当市场价格高于企业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时,企业才会继续生产;若市场价格低于企业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时,企业就会停止生产,28,

11、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完全竞争市场长期竞争的结果:只有那些能以最优规模生产最优产量的厂商才不会发生亏损,但也没有超额的利润可赚,此时实现了厂商和该行业或市场上的长期均衡,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为 P=MR=SMC=SAC =LMC=LAC,29,竞争性均衡意味着:,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内的产量水平可达到MC=P的水平,意味着资源得到最佳配置(社会需要与社会供给相同)。,LAC,LMC,P,SAC,SMC,QE,MR,30,在长期内, 每家厂商都在LAC曲线的最低点上生产,LAC,LMC,Q (成本最低),PLR,竞争到最后都是 效率最高的企业,31,价格管制与市场均衡:最高限价,价格,PF,Pe,

12、Pc,F,A,B,Qs,Qe,Qd,Q,Ceiling,D,S,短缺,32,租金控制,租金控制是政府对房东可能索取租金的最高限制。 租金控制政策的目标就是帮助穷人,使之更能租上房屋。 一个经济学家把租金控制说成是“除了轰炸,毁灭一个城市的最好方法。”,33,短期内的租金控制.,房屋数量,0,房屋的 租金价格,需求,供给,短期内对房屋的供求是相对无弹性的,34,长期内的租金控制.,房屋数量,0,房屋租 金价格,需求,供给,因为在长期内对房屋的供求更富弹性.,租金控制造成了大量的短缺,35,价格管制与市场均衡:最低限价,F,G,S,D,Pf,Pe,Qd,Qe,Qs,Floor,剩余,36,最低工资

13、与失业,失业,最低工资,37,消费者的需求与消费者剩余,市场 价格,实际支付量,消费者 剩余,从第10个单位商品得到的消费者剩余,38,生产者的供给与生产者剩余,生产者 剩余,市场 价格,生产成本,从第50个得到的生产者剩余,39,市场均衡时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价格,均衡价格,0,数量,均衡数量,A,供给,C,B,需求,D,E,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40,当资源配置使总剩余最大时就实现了 市场效率(Market efficiency),市场效率,41,税收的潜在影响是什么?,税收限制市场活动。 向一种产品征税,销售量就会变小。 买主和卖主共同承担税收。,政府征税是为了筹集公共项目所需

14、要的资金。,42,3.00,商品数量,0,商品价格,100,90,D1,D2,供给, S1,向买主征收0.50元税收的影响.,43,3.00,0,100,S1,需求, D1,向卖主征收0.50元税收的影响.,44,赋税的归宿,税收的负担按什么比例划分? 税收对卖主的影响与买主相比怎样?,对此问题的答案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45,供给弹性充足, 需求弹性不足.,Q,0,P,D,S,46,Q,0,P,D,S,供给弹性不足, 需求弹性充足.,47,税收负担如何划分?,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48,50,45,S+税,D,D,100,3,5,10,销售税与供给弹性,供给完全无弹性

15、: 卖主承担全部税收,供给弹性无穷大: 买主承担全部税收,11,S,49,S+税,2.2,2,S+税,S,S,100,1,4,0.9,1,销售税与需求弹性,需求完全无弹性: 买主承担全部税收,需求弹性无穷大: 卖主承担全部税收,50,税收收入.,P,0,Q,无税时的数量,S,D,卖主得到的价格,有税时 的数量,买主支付的价格,51,税收怎样影响福利.,Q,0,P,D,S,Q1,Q2,税收使消费者剩余减少(B+C),使生产者剩余减少(D+E),税收收入= (B+D),社会净损失= (C+E),52,福利因税收产生的变化,无税收,有税收,变化,消费者剩余,A + B + C,A,- (B + C),生产者剩余,D + E + F,F,- (D + E),税收收入,none,B + D,+ (B + D),总剩余,A + B + C + D + E + F,A + B + D + F,- (C + E ),面积C+E表明总剩余的下降,就是税收的社会净损失(无谓损失).,53,社会净损失与贸易利得,税收导致社会净损失是因为它限制了买主和卖主从贸易中获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