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辛丑条约.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703961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辛丑条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辛丑条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辛丑条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辛丑条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辛丑条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辛丑条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辛丑条约.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辛丑条约【什么是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朝和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十一国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辛丑条约起因】当时清朝政府内部有将首都迁往内地(西安)继续与联军作战的建议。但是当时的清政府实际上已经没有可靠的军队了。义和团已经被战败,山东以南省份的总督们早在义和团期间就已经与外国达成地方上的协议,违抗清政府支持义和团的决定。因此清政府决定签署这个条约来保全自己。【

2、辛丑条约内容及赔款】辛丑条约共12款,另有19个附件,主要内容有:1、赔款。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2、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3、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山海关至北京沿铁路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4、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5、对德、日“谢罪”。清

3、政府分派亲王、大臣赴德、日两国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牌坊。6、惩治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处死的官员共百多人。7、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辛丑条约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一、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中国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二、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三、按照条约规定,清朝官

4、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帮凶。四、该设外务部的规定,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课后练习题】1、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D)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材料二:割香港岛给

5、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三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材料二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三: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6、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材料三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材料四: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永不叙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请回答:(1)材料一中“我

7、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9世纪中国受到哪些方面的“不平等待遇”?_(2)材料二、三、四分别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_(3)几段材料反映的一条主线是什么?_答案:(1)“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清朝前期盲目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制造惨案、掠夺财富、经济侵略、文化侵略等。(2)材料二出自南京条约;材料三出自马关条约;材料四出自辛丑条约。(3)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D)A

8、、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倒是想。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5、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c)A、封建落后性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