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67702379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精校解析Word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春一中高一年期末考语文科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语言基础与运用(30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睥睨(n) 蹩进(bi) 脑髓(su) 讣告(f) 湛湛青天(zhn)B. 蘩漪(fn) 孱头(cn) 市侩(kui) 角逐(ju) 扺掌而谈(zh)C. 盗跖(zh) 提防(t) 洗涮(shun) 应届(yng) 繁文缛节(r)D. 给予(j) 果脯(p) 半晌(shng) 棕榈(l) 拾级而上(sh)【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这是考查汉字的读音,考生应结合字形和字义辨析正误。A项,“蹩进”的“蹩”应

2、读bi,意思是躲躲闪闪地走进;“脑髓”的“髓”应读su。C项,“提防”的“提”应读d,意思是小心防备;“应届”的“应”应读yng,属性词,本期的;“繁文缛节”的“缛”应读r,指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D项,:“果脯”的“脯”应读f,用桃、杏、梨、枣等水果加糖或蜜制成的食品的统称;“棕榈”的“榈”应读l,常绿乔木;“拾级而上”的“拾”应读sh, 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登。2.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B. 信义安所见乎C. 员径八尺,合盖隆起D.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

3、项”,这是考查文言实词中的通假现象。D项,“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这句话意思是“之后过了几日,驿报到达,陇西果然地震了”,句中没有通假字。A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意思是“仔细”,这句话是说“希望大王您和大臣们仔细地商议计划这个问题”。B项,“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C项,“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员”,通“圆”,这句话是说“直径有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3.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现象归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舍相如广成传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天雨雪 而相如庭斥之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臣请完璧归赵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以愚黔首且庸人尚羞

4、之 时天下承平日久 皆共目之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现象归类最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首先明确加点字本身的词性,然后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明确活用类型。名词作动词,“舍相如广成传”的“舍”,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天雨雪”的“雨”,名词作动词,下;“皆共目之”的“目”,示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的“奇”,认为奇;“且庸人尚羞之”的“羞”,以为羞。名词作状语,“而相如庭斥之”的“庭”通“廷”,在朝廷上;“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的“间”,从小路;“时天下承平日久

5、”的“时”,当时。使动用法,“臣请完璧归赵”的“完”,使完整;“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的“膏”,使滋润肥美;“以愚黔首”的“愚”,使变得愚蠢。4.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元杂剧剧本由“唱”、“白”、“科”三部分构成。元杂剧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一出曲目为一本,一本一般包括四折一楔子,由女主角演唱的叫“旦本”,男主角演唱的叫“末本”。B. “下车”指官员初到任;“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张衡传)C. 公车,官府的马车。古代臣民上书或被征召,都由官府的马车接送。(张衡传)D. 乞骸骨,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

6、,也称为“致事”、“致政”、“休致”等。(张衡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公车,官府的马车都由官府的马车接送”错误,“公车”是汉代官署名,负责接待臣民,非接送臣民。5. 下列句子的翻译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译文

7、: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看到犯罪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译文:汉使者万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备单于。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译文:你做人家的臣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主上、离弃双亲,被蛮夷俘虏,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你凭什么见我。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译文: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译文: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玩,趁机进了洛阳,在

8、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译文: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有学问的人都对它这次没有应验感到奇怪。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子的翻译全都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最后与所提供的译文进行比对。“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及”,牵连,涉及;“见犯”,被动句,“见”表被动,“见犯”即“被侵犯”“受侮辱”,“乃”,才。选项把“

9、见犯”翻译错误,这段话的意思是“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第一个“为”,动词,是;“畔”同“叛”,背叛;“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蛮夷为降虏”;“何以汝为见”,“何以为”,固定句式,为什么呢,要干什么呢,这句话是说“我为什么要见你呢”或“我要见你做什么呢”,整句话的意思是“你本是汉朝大臣,不顾恩德,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做奴隶,我要见你做什麽”。“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善”,擅长;“属”,写;“游于三辅”,状语后置句,在三辅一带

10、游学,“游”指“游历,游学”;“因”,于是就。选项把“因”翻译成“趁机”,错误。整句话的意思是“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在三辅一带游学,于是就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第句中,“如”,按照;“以”,目的连词,来;“让”,责备。第句中,“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孰与”,固定短语,和相比,哪一个更。第句中,“已而”,不久,过了一些时候;“引”,掉转。第句,“尝”,曾经;“咸”,都;“怪”,形容词意动,对感到奇怪。6.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句采用了兴的手法,引出窦娥对天地的指斥)B. “这就是咱苌弘

11、化碧,望帝啼鹃。”(这句运用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冤情之深)C.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这句采用了拟人手法,是窦娥感天动地冤情的直接诉说)D. “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采用比喻手法,抒发了窦娥的一腔怨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D项错误,“素车白马”是借代。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7. 下面对雷雨剧中人物潜台词(画线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B. 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鲁侍萍亲戚?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C. 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鲁侍萍哦那用不

12、着了。不必这样费心。D.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想认周萍但又马上意识到不能认的矛盾,充分展现鲁侍萍痛苦、复杂的心情。【答案】C8.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秦武阳为人既无胆量,又少谋略,干大事而惜身,关键时刻引而不发,终不能成就大业。我本是要把这本小说当废品扔掉的,听说他们需要这本书,我便顺水推舟地把它送给了他们,让他们着实高兴了一阵。图省力、吃老本的思想惰性是文化创新的大忌,嚼饭与人和拾人牙慧的伪创新最为可恶。任何决策的过程,本来就是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如果说,除了专家以外,旁人都不容置疑,结局自然就是“一言堂”。大

13、丈夫当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听闻不平事,能拍案而起,饥寒交迫,不食嗟来之食。在匈奴人的威逼利诱下,很多使者为了保命苟延残喘,苏武却不为所动,坚守了民族气节。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不合语境,“引而不发”,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又比喻善于控制自己。句中说秦武阳“无胆量”,在关键时刻不敢有所行动,不合语境。使用正确,“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说话、办事。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句中说的是文化创新中的“伪创新”,

14、使用正确。不合语境,“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从语境来看,应是说不容别人插嘴,应使用“不容置喙”。使用正确,“嗟来之食”,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不合语境,“苟延残喘”,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也比喻其他事物勉强存在下来。“为了保命苟延残喘”表达不当。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

15、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9. 下列表述不存在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的一项是( )A. 汉语拼音的普及,见证着中国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国家发展的历程。B. 她的遭遇引起了民政部门、共青团组织、街道社区、新闻记者的广泛关注。C. 小白家里有洗衣机、空调、电视机、电动车、电烤箱等家用电器。D. 王老师将于7月10日夜间12:30抵达厦门机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表述不存在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的一项”,这考查语病,且题干给出了选择的指向,即“概念方面的逻辑”。B项,“民政部门、共青团组织、街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