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发展经济学经典课件第四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67702232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7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发展经济学经典课件第四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大学发展经济学经典课件第四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大学发展经济学经典课件第四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大学发展经济学经典课件第四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大学发展经济学经典课件第四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发展经济学经典课件第四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发展经济学经典课件第四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第四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Schultz, T. W.),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主要内容,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规律 教育与人力资本 就业与劳动力充分利用 中国的人口、人力资本投资与就业,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第一节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规律,公元元年,世界人口为2.5亿,此后到1750年,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0.05%,到1804年才达到10亿。 10亿(1804)到20亿(1927年)共花了123年,

2、此后分别花了33年、14年、13年和12年增加到30亿、40亿、50亿和60亿。 目前世界人口60亿。 按目前的人口增长率,世界人口每35年翻一番。 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50年,如果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能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将达80亿,否则将达120亿。,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的结果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远高于世界人口增长率。 1960年1979年,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1.9%,发展中国家为2.3%,发达国家只有0.9%;1980年以来,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1.6%,发展中国家为1.9%,发达国家只有0.7%。 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 中国13

3、亿人口,印度、印尼、巴西、孟加拉、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人口都过亿,单中国和印度每年就给世界增加2500万人口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具有巨大的惯性 人口年龄分布呈现“年轻化”,使人口增长出现“回声效应”(生育人口、死亡率);支配人们的生育观念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一、人口变动趋势,人口发展趋势主要指未来人口的变动趋势,它包括人口的规模、结构和分布的变动趋势。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人口的变动趋势对其今后的经济、社会和人口政策以至整个发展进程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所谓对人口变动趋势的预测,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对其未来人口生育、死亡和迁移趋

4、势的认识和假设,应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其今后的人口规模、结构和分布作出的测算。要使人口预测的结果更接近于未来的实际,关键在于准确、全面地认识和掌握那些可以影响未来人口变动的各种经济、社会和人口因素,据此提出有关人口变动各要素的变化水平和趋势的假设,并按照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相应的测算。,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对人口变动趋势的预测从其内容来看,有对总人口数量直接进行测算的总量预测,也有先分别测算各项人口变动要素,再测算总人口数量的结构预测;从其地域范围来看,有对全球、各大洲和各大地区的预测,也有对一个国家或国内各地区的预测;从其时间范围来看,有5年以下的短期预测和520年的中期预

5、测,也有20年以上的长期预测。 经济、社会与人口变动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对于这种关系的认识,我们可以不断加深理解和把握,但不能完全穷尽,因而在对人口变动趋势的预测中,所作出的假设和设定的参数,都不可能不带有一定的主观局限性,从而使预测的结果永远不会百分之百地符合实际。人口预测只是告诉人们,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未来人口变动的趋势。随着这一假设向实际的逼近,预测的人口趋势也会向现实逼近。,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二、中国人口变动的结构预测,中国人口年龄构成现在属于成年型,但正在向老年型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到1990年,中国政府进行了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从这几次普查取得的数据看,中国人

6、口年龄结构在逐步发生变化。如果将014岁作为少年儿童人口,1529岁作为青年人口,3059岁作为壮年人口,60岁以上作为老年人口。据预测,未来的少年儿童、青年所占比重在减少,壮年、老年人口所占比重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特别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2000年比1990年将上升1.7个百分点;2010年比2000年将上升2.0个百分点;2020年比2010年将上升3.9个百分点;2030年比2020年上升了6.7个百分点;2040年比2030年将上升3.0个百分点;2050年比2040年将上升2.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老年人口比重在持续上升中有一个逐渐走上峰顶,然后又从峰顶逐渐减弱的

7、态势。这个峰顶将在2030年左右出现。,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根据上述预测,到2010年前后,中国将进入老年型人口社会。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典型的老年型人口国家。在以后的一些年,人口将愈加向老龄化发展。从数量上看,据预测,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2000年时为9049万,2010年11275万,2020年16569万,2030年22469万,2040年29021万,2050年28667万,在206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3亿左右的峰值。此后,老年人口比重,还将持续增加到下个世纪末甚至更长的时间。 由于老年人口绝对数量不断增多,中国每100个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

8、年人口数也随之增加。1990年人口普查为5.6人,据预测2000年为7.1人,2010年为8.2人,2020年为11.3人,2030年为15人,2040年为19.4人,2050年为19.5人。 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使全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全国有一半的人口在这个年龄以上或以下)也不断提高。据预测,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2000年为28.95岁,2010年33.21岁,2020年35.44岁,2030年38.51岁,2040年40.58岁,2020年40.33岁。,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在由增长向停滞再向减少的变动过程中,发生人口老龄化现象是必然的。也给社会带来

9、一些问题。主要是抚养负担加重。中国抚养一个老年人口的劳动力数量在1990年时为11.3个,据预测到2000年为9.1个,2010年8.2个,2020年5.6个,2030年3.8个,2040年2.7个,2050年进一步下降为2.4个。由于抚养一个老年人口所对应的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减少,一方面加重了家庭的负担,另一方面加重了社会的负担。因此,如何解决好老年人口社会到来的各种问题,是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

10、学系,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三、人口转变理论,什么是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 ) 出生率 死亡率 (【注】:人口增长率的单位是百分比:;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单位是千分比,两者之差乘以 10 。) 按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动关系,联系社会经济发展,西方一些学者将人口增长和演变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之间的相继转化即称为人口转变。,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一)古典人口转变理论 古典人口转变论是由阿道夫

11、郎德里(Adolphe Landry,1909、1934)、沃伦汤普森(WarrenThompson,1929、1930)、弗兰克诺特斯坦(Frank Notestein,1945)等人根据欧洲人口18世纪以来的人口演变经验研究而提出的人口转变论。古典人口转变论有两个特点: 一是古典人口转变论是基于欧洲国家18和19世纪的人口演变的经验,也可以说,是根据人类历史上首次经历的人口转变(古典人口转变),虽然古典人口转变论者都试图展示该理论的世界普遍适用性,但是,他们更多的是基于推论,而不是实证。,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二是古典人口转变理论基本上是一种“描述性”理论,即主要是描述了

12、欧洲人口在18和19世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在理论上阐述人口转变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虽然古典转变论者注意到了处于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在人口发展阶段上显现出来的差异,并且力图把人口转变与经济、社会变迁和现代化联系起来。简言之,古典人口转变论是依据历史分段方法对古典型人口转变的一种描述,它的理论阐述还缺乏对人类人口行为的微观基础的阐释。,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二)新古典人口转变论 虽然古典人口转变论自提出后曾不断地受到质疑,但是它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在20世纪60年代。始于1963年的由著名人口学家Ansley J. Coale主持的欧洲生育史项目

13、的研究结果发现:欧洲的生育率开始下降的时间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一致,出现生育率下降的欧洲国家彼此之间社会和经济条件也存在着差异。这一研究结论宣告了古典人口转变论的破产。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以来有越来越多的,并且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环境完全不同的国家进入人口转变的情况下,人口转变问题又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新古典人口转变论也随之兴起。与古典人口转变论不同的是,新古典人口转变论的研究视野向多元化和多层次化扩展,包括:基于语言、民族以及地理区域特征在内的文化因素而建立的文化传播理论(Knodel和van de Walle,1979;Watkins,1987)、从家庭角

14、度研究而确立的财富流理论(John Caldwell,1976)、妇女角色和地位与生育率转变关系理论(Karen Mason,1986、1987)及芝加哥学派和伊斯特林学派等。,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新古典人口转变论与古典人口转变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从更广阔的社会、经济、文化、技术视野中分析人口转变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以及各国人口转变差别形成的原因。换言之,新古典人口转变论力图成为一种“解释性”的理论,对人口转变做出理论规范。可以说,新古典人口转变论是古典人口转变论的一种继承、修正和发展。它的现实意义是为现代人口转变提供了一个更为合理的理论解释。 美国著名的数理人口学家内森凯

15、菲茨(NathanKeyfitz )定量地描述了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过程,并且估算出了其生育率转变滞后于死亡水平转变的程度和后果。在凯菲茨的模型中(见下图),K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最大差值,L是生育率下降滞后于死亡率的时间长度。显然,差值K越大、滞后时间L越长,其导致的后果即人口数量膨胀就越大。,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如下图) 第一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阶段及其原因 第二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及其原因 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及其原因 (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如下图) 人口转变不仅适用于发

16、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1950s以前是第一阶段 19501960s中期进入第二阶段 1960s中期以后发生分化(韩国、斯里兰卡和古巴等国家如A线,其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B线),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出生率/死亡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死亡率,出生率,时间,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50,40,30,20,10,出生率/死亡率(%),B,A,B,A,出生率,死亡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1900,1950,19651970,未来,时间,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2019/1/8,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五)生育的微观经济分析 1、生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1)生育子女带来的效用 劳动经济效益;养老保险收益;消费享乐收益;维系家庭的地位;承担家业兴衰的风险;维系家族昌盛。 (2)生育子女的成本 直接成本(上海市妇联、上海社会科学院2005年联合发布的上海市家庭教育发展状况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在拥有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