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运动修改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7701599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戊戌维新运动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戊戌维新运动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戊戌维新运动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戊戌维新运动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戊戌维新运动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戊戌维新运动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戊戌维新运动修改(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 戊戌维新运动,主讲:王本成,第五讲 戊戌维新运动,概言,1、关于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 即戊戌维新运动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还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还是一次改革运动。传统观点认为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八九十年代有人提出置疑,如北大陈庆华先生认为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尝试。有人认为称之为改革运动比较合适。,2、关于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传统观点认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妥协所致,近些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维新派的激进和缺乏政治经验所致。,3、关于袁世凯高密 传统观点认为袁世凯告密导致了变法的失败,最新研究说明,戊戌政变非袁世凯告密引起,政变在先,袁世凯告密在后。

2、,参考书,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神州国光社或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戊戌变法档案史料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姜义华编:康有为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王拭:严复集 马洪林:康有为大传辽宁古籍出版社1991 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人民出版社,主要讲述 1、甲午战后的民族危机 2、康、严的变法思想 3、维新派的一系列活动 4、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5、维新变法的失败原因 6、明治维新与戊戌维新之比较,一、甲午战后的民族危机,(一)三国干涉还辽 俄国:日本侵占辽东半岛与俄国的对华扩张

3、发生冲突 法国:俄国在欧洲对抗德国的盟友 德国:后起之秀,趁火打劫 中国:支付3000万赎金,(二)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1896年6月,俄国与中国签订中俄密约,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他们纷纷在中国强占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 德国:强占胶州湾,山东 俄国:强占旅顺、大连,东北 法国:强租广州湾,两广、云南 英国:强租新界和威海卫,长江流域 日本:福建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缓和列强矛盾,将中国变为永久的市场,(三)对华的资本输出 1、对华政治贷款 三次借款,帝国主义进一步控制中国海关和部分盐税、厘金等 2、投资修铁路 法国开始 3、投资矿山 1899年,美国首先和中国“合办”门头沟煤矿 4、设厂 帝

4、国主义的商品倾销,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城乡手工业的破产 (四)清政府改革 1、编练新军 袁世凯的私人武装,北洋军阀雏形显现 2、整顿财政 收效甚微,杯水车薪 3、派遣留学生 培养反清人士,二、维新变法的两大思想体系康、严的变法思想,(一)康有为的思想,18581927,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广东南海人。出身于地主家庭,从小受严格的封建教育。19岁考秀才不中,1893年35岁乡试中举,1895会试,二甲第46名,赐进士出身,工部主事。,1888年,康有为乘到顺天参加乡试的机会,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第一次向光绪皇帝上书,要求变法,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政治主张。,1、新学伪经考 新学伪经

5、考是康有为14篇考证文章,刊于1891年。康有为的学术渊源为今文经学派,他这里站在今文经学的立场上,用考证的方法考证出汉代以来历代统治者所尊奉的儒家经典古文经诗、书、易、礼乐、春秋都是伪经,是王莽的国师公刘歆为帮助王莽篡汉而杜撰出来的,王莽开创的王朝为新,因此,这些伪经为新学。,今古文经之争,今文经学家皮锡瑞批评康有为说:“武断太过,谓周礼等书皆刘歆作,恐刘无此大本领。既信史记,又以史记为刘歆私窜,更不可据”。,2、孔子改制考 1892年开始编写,1898年由上海大同译书局刊行,全书30卷,21篇。康有为在这部书里,站在今文经学的立场上,将今文经学的观点同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以及庸俗进化论的

6、历史观进一步结合起来,发挥今文经学家的通三统、张三世的学说,为他的变法维新制造理论根据。,所谓三统,就是说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个“统”,统是受之于天的,当旧王朝违背了天命,天就将统交给一个新王朝。新王朝为了表示自己的统是天授的,于是就对旧王朝的一系列制度进行改革,重要的有:徙居处(迁都)、改正朔(修历法)、易服色(崇尚新颜色)、变牺牲(改变祭祀的供品)。他们把朝代的更替归之为“黑统、白统、赤统”的循环。比如夏、商、周三代: 夏建寅,以正月为岁首。寅尚黑,故一切皆黑,以黑色为上,旗帜、马匹、衣服的颜色等以黑色最好,因此夏叫黑统,又称人统。 商建丑,以十二月为岁首,丑尚白,故一切皆白。故商称白统,又叫

7、地统。 周建子,以十一月为岁首,子尚红,故一切皆红。故周叫红统或赤统,又称天统。 (周以后为秦,秦为黑统;秦以后为汉,汉为白统;汉以后为晋,晋乃红统),今文经学的所谓三世说,就是说社会历史是变化的,变化是逐步的,有阶段的,共分三个时代,即由乱世经升平世而到达太平世,越变化,越进步。这是基本概念。 康有为把今文经学的三世说与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巧妙地结合起来,他说: 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后来,康有为又把三世说与礼记结合起来,说: 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小康时代大同时代,孔子改制考还着重宣传了他的托古改制理论。他把孔子塑造为中国改革的鼻祖,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的教主,六经都

8、是孔子所做,六经中的古圣先贤式的人物,尧、舜、禹、汤、周公、文、武等,都是孔子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假托出来的,目的是为万代立法。康有为虚构出一个主张改制的孔子,目的是把孔子装扮成一个资产阶级历史进化论和民权平等思想的倡导者,把自己的变法思想说成是阐发久被湮灭的孔子学说的微言大义,用以证明他的维新变法不但没有违背孔子的遗教,而且是孔子道统的真正继承者。他打着孔子的旗号,利用孔子的权威宣传他的变法思想,用以反对顽固派对变法的阻挠和破坏。这就是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理论。,康有为就是通过利用这两部学术著作,冲击了守旧的封建顽固势力,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3、人类公理大同书 人类公理一书是康有为在

9、万木草堂私塾馆时期着手写的一本书,仅仅是初稿,而且秘不示人,19011902年他在印度时最后完稿,改名为大同书。1913年在不忍杂志上发表了前2部分。所以此书没有实际意义。研究康有为的思想可了解。康有为在这部书里,以今文经学公羊传的三世说和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小康说,佛教的慈悲平等说,卢梭天赋人权说,基督教的博爱平等自由说,以及他后来片面接触到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加上他自己的想象,描绘出一幅无阶级、无国家、无家庭、无私产、无帝王,人人平等、人人相亲的大同社会的蓝图,体现了康有为对人类理想社会的追求。,3、人类公理大同书 人类公理一书是康有为在万木草堂私塾馆时期着手写的一本书,仅仅是初稿,而且秘不

10、示人,19011902年他在印度时最后完稿,改名为大同书。1913年在不忍杂志上发表了前2部分。所以此书没有实际意义。研究康有为的思想可了解。康有为在这部书里,以今文经学公羊传的三世说和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小康说,佛教的慈悲平等说,卢梭天赋人权说,基督教的博爱平等自由说,以及他后来片面接触到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加上他自己的想象,描绘出一幅无阶级、无国家、无家庭、无私产、无帝王,人人平等、人人相亲的大同社会的蓝图,体现了康有为对人类理想社会的追求。,(二)严复的变法思想,1、严复生平 严复(18541921),近代最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家。福建侯官人,出生于一个穷苦的医生家庭,14岁时父亲去世,

11、无法再走科举仕途的道路,恰好这年(1867)左宗棠办的福州船政学堂招生(除了吃穿外还有津贴),作文题目是“大孝终身慕父母论”,触动了严复的丧父之情,文章写得十分感人。主考官恰好是近期丧母的沈葆桢,二人情感交融在一起,沈葆桢对严复的文章十分欣赏。这次考试严复总分名列第一。他在船政学堂学了5年,先后学了英语、数学、地质、天文、物理、化学、航海等课程,初步学习了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毕业后在“建威”、“扬威”军舰上实习,先后到过新加坡、日本,日本侵犯我台湾时,他随军舰前往。1877年被选派到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留学,学习海军技术。在英国,他广泛接触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学习了学校开设的海军课程,

12、而且还考察和研究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阅读了不少古典和当时流行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书籍。在英国的留学,奠定了他维新思想的基础。,天津直报上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系列政论文章,比较全面地提出了他的变法思想。,严复认为,甲午战争之后的民族危机,是“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的重大世变,要想挽救民族危机,只有变法图强。他说:“天下理之最明,二势所必至者,如今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也”。(救亡决论)严复认为,中国要变法图强,唯一的途径,即效法西方,“非西洋莫为师”(原强)。他大声疾呼:“士生今日,不睹西洋富强之效者,无睹也;谓不讲富强,而中国可以自安,谓不用西洋之术,

13、而富强自可至,谓用西洋之术,无俟于通达时务之真人才,皆非狂易失心之人不为此。”(论世变之亟),严复的变法主张,采用了斯宾塞的观点,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取决于人民体力、智力和德行三者的高低,西方的思想家,正是以民力、民智、民德这三个条件来判断一个民族的优劣。西方国家之所以富强,就在于西方国家的政令,都是以增进人民的力、智、德为准则的。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只顾私利,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致使中国人民的民力、民智、民德十分低劣,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从根治这三方面入手,因此他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政治主张,实际是人的现代化的最早表述。,所谓鼓民力,就是禁止吸食鸦片,禁止缠足等,增强人民的体质。

14、所谓开民智,就是废除八股,提倡西学,开发人民的智力,学习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而注重实用。 所谓新民德,就是提高人民的民主意识,确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以民主制度取代封建专制。,在此三者中,严复把开民智列在第一位,他说;“然则变何先?曰:莫亟于废八股”(救亡决论),即废除禁锢人们思想的八股制度,培养社会急需要的实际人才。严复把培养新式人才作为中国变法维新的首要条件,他的现代化思想独具特点。,2、严复与天演论,达尔文(18091882),英国人,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赫胥黎(18251895)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朋友和进化论学说的有力支持者和宣传者,将进化论扩及自然界,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5、不仅是生物界,而且是整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严复不仅赞同这一观点,而且还用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的普通进化的观念,强调进化是任何事物也不能回避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也适用于人类种族和社会。用严复话说即:达尔文曰,物竞自存,最宜者立,动植如是,政教也如是也,译书目的 严复为什么要译著天演论?他在天演论自序中说:译书的目的“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他将生物进化论介绍到中国,是为了宣传变化发展的观点,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提供理论根据。他向人们说明,中国要顺应天演的规律,变法维新,那么中国就可以转弱为强,否则,就要亡国灭种而被淘汰。,译书方法 天演论译自赫胥黎的论文集,但它决不是赫胥黎原著的翻版,即不

16、是一字一句的直译,而是意译,而且在译完每段之后,一般都要加上自己的按语,来抒发自己的观点。,比如在原著第12节后,他加了一段按语,特别强调“进”。他说:“是故天演之秘可一言而尽也进则存而种传焉,不进则病而亡言。”原著根本没有这样的意思。,在译完生物进化的快慢归因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段后,他借题发挥,强调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他说:“物动有因,皆资外力,今者外力逼迫,为我权借,变率至疾,方在此时。”(用现代汉语解释,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他劝告人们借助于外国侵略的逼迫,奋起变法,以改变中国积弱的状态。,在译完第9节的最后一部分,严复几乎完全抛弃了原文,号召人们与天争胜。他说:“嗟夫!今者欲治道之有功(治理国家见成效),非与天争胜焉,固不可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