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产业和经营者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701541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产业和经营者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政治产业和经营者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政治产业和经营者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政治产业和经营者复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政治产业和经营者复习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产业和经营者复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产业和经营者复习教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政治产业和经营者复习教案【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劳动合同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3农业:是指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长机能,采取人工培植和培养的办法,以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4,工业:指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和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生产部门。5第三产业:是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6劳动者的权利:指

2、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行使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7劳动者的义务:指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8劳动合同: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关系并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9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基本原理、观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原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农业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

3、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2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的途径和措施原理要彻底改变我国农业现状,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这是完成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度,最终实现农业化的必由之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生产关系上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在生产力上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在生产要素上需要建立在增加农业投入的基础上;在经营方式上,必须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同时还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3乡镇企业在我国农村经济中的作用乡镇企业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中发挥着举

4、足轻重的作用,以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乡镇企业肩负着农业现代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小康水平的重任。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我国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4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原理现代化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和现代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面貌。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能源和原材料;为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它是国家积累的主要,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5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原理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

5、重要特征,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提高,是国民经济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是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缓解经济生活中的多层次矛盾,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都具有重大意义。6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是统一的。任何权利的实现总是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没有权利就无所谓义务,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劳动者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只有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劳动者的主

6、人翁地位。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体现出来的。作为社会主义劳动者,要依法行使劳动者的权利,忠实履行劳动者的义务,自觉发扬主人翁精神,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7劳动者的主要权利与义务原理主要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主要义务: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8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原因及其应遵守的原则原理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发展我国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

7、在必行的选择。首先,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建立劳动合同制度,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第三,实行劳动合同制,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四,实行劳动合同制是维护劳动者权利和义务、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订立合同,必须遵守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原则,这是劳动合同订立的核心原则;协商一致的原则,这是平等自愿原则的延伸和结果;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这是订立劳动合同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9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基本内容和原则作用: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

8、要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措施。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基本原则:要遵循既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要体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证农业稳定发展背景:材料一: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计划的建议指出:加强农业是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也是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材料二:XX年11月3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XX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强调: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努力增加农民的收入。理论分析: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

9、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饿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和农业的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相对过剩,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要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深加工;同时,发挥资源优势和地区比较优势,调整产业区域生产结构;要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出口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公司加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把分散经营的农户同大市场连接起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2关于社会保障问题

10、背景:材料一:XX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建议指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材料二:“十五”,在认真搞好现行社会保障工作的同时,要把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理论分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进行配套改革,而社会保障制度正牵动着千家万户,涉及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企业深化改革,充

11、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这主要是因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失业和待业人员是必然的,如果没有社会保障,市场经济不可能进一步发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又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这主要是因为它有利于企业减员增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这可以从稳定与改革、发展的关系角度分析。【重、难点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农业市场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剩余农产品的不断增加,是社会其他一切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共同基础。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是由其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不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

1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下降而改变。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和要求的。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首先要把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现阶段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这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它适应了我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力的状况,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同时,靠科技进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贯彻落实“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2三大产业之间的联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第二、三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不断

13、为第一、三产业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保证他们在先进技术基础上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第三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方便了消费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反过来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历年高考试题分析】例1地处高海拔山区的某贫穷山村,为了脱贫致富先后创办多家企业均告失败。村领导总结教训,结合本村的优势,决定种值既有市场需要又适于在高海拔地区生长的经济作物,结果取得成效。几年来村民收入稳步提高,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这个事例表明,要发展家村经济必须A适应市场需要,发挥比较优势B广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c加大投入、改善交通通讯条件D坚持无工不富的指导

14、思想【解题思路】:这是XX年全国高考的单项选择试题。本题通过某贫穷山村脱贫致富的过程,指出发展农村经济要结合自身优势,适应市场需要,按照价值规律办事。所以A符合题意。例2农村改革已经走过20年的光辉历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实行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我国农村的这种经营方式A承认并充分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B符合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B既适应传统农业,又适应现代农业c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解题思路】:这是1999年广东省高考试题。本题考查的是对我国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的认识。A、B、c、D均符合要求。例3发展粮食生

15、产必须扩大耕地面积。(XX年36题)答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没有耕地,粮食产量就失去了保证。(从粮食生产与耕地的关系上进行肯定)发展粮食生产,重点是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不是只靠扩大种植面积。从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否定)和改善品质(不是单纯追求数量。从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上进行否定),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粮食生产体系(从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对题目的观点进行否定)。为此,要加大物资和资金的投入,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从具体措施上对题目的观点进行否定)(提出行动要求)从全局观点看,部分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牧、还林、还草,有利于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从土地的性质、我国当前的实际以及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上对题中的观点进行否定)(注此题要求考生从经济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去认识粮食生产问题。答案中加着重号的内容若答出,可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