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酯化反应》第二课时学案分析.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701145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酯化反应》第二课时学案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酯化反应》第二课时学案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酯化反应》第二课时学案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酯化反应》第二课时学案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酯化反应》第二课时学案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酯化反应》第二课时学案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酯化反应》第二课时学案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化学酯化反应第二课时学案分析第三节酯化反应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实验操作及相关问题,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应、催化作用。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科学品质: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科学方法:介绍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使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教学方法: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课时安排:第1课时:乙酸的性质及酯化反应实验(本文略去乙酸的其它性

2、质部分)第2课时:酯化反应问题讨论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引入】回忆上节课的实验和课后讨论题。问题:为什么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得到乙酸乙酯?【答】cH3cooH跟c2H5oH发生酯化反应是有机物分子间的反应,在不加浓硫酸时,即使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速率仍很慢,所以当混合物加热时,蒸气成分是cH3cooH和c2H5oH的蒸气,乙酸乙酯的蒸气极少甚至可以说没有,当然在Na2co3溶液的液面上不会收集到乙酸乙酯。由此可见,浓硫酸主要起催化作用,其次,因为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的,所以浓硫酸也能除去生成物中的水,有利于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板书】1、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除去生成物中的水,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

3、进行。【师】在该反应中,为什么要强调加冰醋酸和无水乙醇,而不用他们的水溶液?【生】因为冰醋酸与无水乙醇基本不含水,可以促使反应向生成酯的方向进行。【师】在上一节的实验中,为了获取更多的乙酸乙酯,我们除了利用浓硫酸除去生成物中的水,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外,还用到了其它什么方法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生】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同时还是一个简易的蒸馏装置,边反应边蒸馏,使生成物及时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去,也有利于试管内的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问题:第二组做法比第三组做法得到的乙酸乙酯的量明显少,试分析原因,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分析是正确的。【答】由于加入了催化剂浓硫酸,反应速率大大加快了。加热时,蒸

4、馏出的蒸气的成分是乙酸乙酯、乙醇和乙酸,冷凝成液体后收集在盛水的试管中,但乙酸和乙醇是溶于水的,乙酸乙酯作为有机物,又易溶于乙酸和乙醇这样的有机溶剂中,所以必然有部分乙酸乙酯溶在乙酸和乙醇的水溶液中,因而收集量减少;但试管中如果盛放Na2co3溶液,可以除去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量,提高收集效率,并提高乙酸乙酯的纯度,因而收集量要多。【板书】2、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量。【实验证明】取等浓度、等体积的乙酸(或乙醇)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分别盛放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振荡后静置,结果是盛乙酸(或乙醇)溶液的试管中的乙酸乙

5、酯变少,另一个几乎无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在此,学生往往会提出乙醇没有与Na2co3反应的问题,更进一步的解释应是“冷凝液中的乙酸被Na2co3中和生成cH3cooNa,cH3cooNa和溶液中大量的Na2co3都属于离子化合物,增强了溶剂的极性,降低了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量”。但考虑到分子的极性和相似相溶原理在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才学习到,因此暂不宜引申)问题:你对酯化反应有哪些方面的认识?【答】酯化反应是指酸跟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与将来在选修5中要讲到的醇跟氢卤酸的反应相区别)。【板书】3、酯化反应:酸跟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设疑】在上述反应中,生成水的氧原子由乙酸的羟基提供,

6、还是由乙醇的羟基提供?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呢?【分析】脱水有两种情况,(1)酸脱羟基醇脱氢;(2)醇脱羟基酸脱氢。在化学上为了辨明反应历程,常用同位素示踪法。即把某些分不清的原子做上记号,类似于侦察上的跟踪追击。事实上,科学家把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换成放射性同位素18o,结果检测到只有生成的乙酸乙酯中才有18o,说明脱水情况为第一种,即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研究化学反应机理,是匈牙利科学家海维西首先使用的,他因此获得1943年诺贝尔化学奖。【板书】反应机理:酸脱羟基醇脱氢【动画演示】用3D动画演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过程,使学生

7、加深对反应机理的认识。【师】还记得我们在讲酯化反应的开始提到的问题吗?为什么“酒是越陈越香”?请大家结合所学过的醇和酸的知识做出解释。【生】酒在放置过程中,其中的乙醇有部分逐渐转化为乙酸,乙酸和乙醇缓慢反应生成了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师】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都来自酯的混合物。现在还可能通过人工方法合成各种酯,用作各种饮料、糖果、香水、化妆品等的香料。【小结】略【作业布置】略【板书设计】乙酸的酯化反应.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除去生成物中的水,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2.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量。3.酯化反应:酸跟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反应机理:酸脱羟基醇脱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