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离子键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700980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离子键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化学离子键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化学离子键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化学离子键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化学离子键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离子键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离子键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化学离子键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教学时间第十八周6月19日本模块第13课时教学课题来专题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单元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节题第二课时金属晶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离子键的涵义,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2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丰富晶体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想比较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金属特性,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对应的晶胞中金属原子的数目教学难点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对应的晶胞中金属原子的数目教学方法探究讲练结合教学准

2、备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基础知识叫离子键2按要求写出电子式3、构成离子晶体的微粒。知识要点一、离子键:平衡、无方向性和饱和性以阴、阳离子结合成离子化合物的化学键,就是离子键。以Nacl为例,讲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电子转移形成离子:一般达到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分别达到Ne和Ar的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形成稳定离子。电子排布式正确写出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二、离子形成过程:三、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的碱、盐类【典型例题】已知氮化钠在熔融时能导电,与水作用时产生NH3。试回答下列问题:写出Na3N的电子式氮化钠属于晶体。比较微粒的半径,Na+N3-在熔融状态下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

3、氮化钠为离子化合物,一般情况下,钠在化合物中显+1价,则氮化钠中氮的化合价为-3价。可写出Na3N的电子式。Na+、N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均为1s22s22p6,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而言,核电荷数越大,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就越大,离子的半径就越小,反之,核电荷数越小,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就越小,离子的半径就越大。因此,Na+的半径小于N3的半径。2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该物质适当加热就分解成两种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固体A属于晶体,它的电子式为A溶于水后,溶液呈性(酸、碱或中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与铜或铜的某些化

4、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cuH。cuH是一种难溶物,它能在氯气中着火,它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请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离子,(2)碱,NH5+H2oNH4oH+H2(3)2cuH+3cl2=2cucl2+2Hcl;cuH+Hcl=cucl+H2,说明题给信息指出该物质适当加热就分解成两种气体,说明该物质应该是铵盐,为离子化合物。因此该化合物可以表示为NH4H。与铵盐的性质类比推导出NH4H的性质,可知NH4+溶于水显碱性。同样可以推三箭号离子晶体,学会信息处理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导出化合物cuH中氢为-1价,cuH在氯气中着火时,+1价的铜离子被氧化成+2价的铜离子,-1

5、价的氢被氧化成+1价的氢生成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3cl2=2cucl2+2Hcl。-1价的氢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根据cuH与盐酸反应气体有放出的信息可以推出该气体为H2,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Hcl=cucl+H2。小结正确写出氯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铵的电子式板书计划一、离子键:平衡、无方向性和饱和性二、离子形成过程:三、离子化合物:【课后练习】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NH3BNaFcHBrDkoH2某主族元素A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2,另一主族元素B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s2np4,则两者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AABBA2BcAB2DA2B33下列叙

6、述正确的是是一种白色的离子晶体,其中钠是+1价,NaH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aH在水中显酸性B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相同c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DNaH中氢离子可被还原成氢气BD说明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活泼金属(如钠、钾、钙、镁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氟、氯、氧、硫等)相互化合时,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k+、ca2+、mg2+等),活泼非金属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F-、cl-、o2-、S2-等),阳离子和阴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即是由带正电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的氯离子

7、(cl-)组成的离子化合物。许多碱(如NaoH、koH、Ba2等)和盐(如cacl2、kNo3、cuSo4等)都是离子化合物。2A说明根据题给信息,A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更稳定的离子,B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A与B可以1:1的比例生成离子化合物AB。3c说明所谓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氯化钠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因此氯化钠是电解质。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的范畴。氯化钠熔融时必须打破原来的离子键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成为液态。因此ABD均错误。4c说明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为1s22s2sp63s23p6,第三周

8、期的Si4-、P3-、S2-、cl-离子和第四周期的k+、ca2+离子的基态电子层结构都与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答案为c。5A说明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强,半径就越小。反之,核电荷数越小大,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弱强,半径就越大小。ca2+、k+、cl-、S2-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其中ca2+的核电荷数最大,其半径就最小。6c说明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且“Nacl”也只表示出一个晶胞中钠原子和氯原子的个数比,而不能表示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个数,因此“Nacl”只是氯化钠晶体的化学式。氯化钠晶体属于面心立方晶体(如左图)。可见1个钠离子吸

9、引6个氯离子。Na+的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cl-的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是3s23p6。因此,A、B、D都不正确。7AD说明Ba2+的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4p6;mg2+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k+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6;cu2+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63d9;ca2+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3s23p6;Zn2+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3s23p63d10;Na+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2s22p6;Al3+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满足题意的只有AD。8c说明离子化合物中,两核间距离可近似的看成两个离子的半径和,Li+、Na+、k+离子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10、F-离子的离子半径大于cl-离子的离子半径;因此,答案为c。9D说明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沸点和有较大的硬度,熔融状态下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则各不相同,如氯化钠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氯化镁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21,等等。0D说明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A、B元素的原子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A原子容易失去2n个电子形成更稳定的结构,B原子容易得到n个电子形成更稳定的结构。满足该条件的只有D。1c说明电子式是用来表示原子或离子最外层电子结构的式子。原子的电子式是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画小黑点(或)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时要在阴离子或原子团外加方括弧,并在方括弧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电荷的电性和电量。A选项中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正确的表达式为B选项中铵根离子的书写不对,正确的表达式为D选项中,阴离子外少加了方括弧,正确的表达式为12Bc说明根据题给信息,NaH可与水反应,NaH+H2o=NaoH+H2,水溶液显碱性,同时NaH中氢离子可被氧化成氢气;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为1s2,与氦原子和锂离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所以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