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67700537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4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6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气筒给轮胎打气,随着打入的气体越多人越吃力,是因为随着打入的气体越多,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斥力越大B. 面包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C. 气体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D.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答案】D【解析】用气筒给轮胎打气,随着打入的气体越多人越吃力,是因为气体压强越来越大的缘故,选项A错误;面包容易被压缩

2、,是固体颗粒之间的缝隙较大的缘故,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选项B错误;扩散现象是指分子能够充满整个空间的过程,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无关,故C错误;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选项D正确;故选D.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B. 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是布朗运动C. 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时,分子间作用力增大D. 上图中表示不同温度时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图象,由图可知T2温度时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答案】D【解析】若开始时分子之间距离小于r0,则随着分子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布朗运动

3、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在较暗的房间里可以观察到射入屋内的阳光中有悬浮在空气里的小颗粒在飞舞,是由于气体的流动,这不是布朗运动,故B错误;当分子间的距离从平衡位置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所以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时,分子间作用力并不是一直增大,故C错误;由不同温度时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图象可知,T2中速率大分子占据的比例较大,则说明T2对应的平均动能较大,故D正确。故选D.3. 一小型交流发电机中,矩形金属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矩形线圈与阻值为10 的电阻构成闭合电路,若不计线圈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1时刻通过线圈

4、的磁通量为零B.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10AC. t3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的绝对值最小D. t2时刻感应电流方向发生变化【答案】C4. 在远距离输电中,当输电线的电阻和输送的电功率不变时,那么A. 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跟输送电压的平方成反比B. 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与输送电流成反比C. 输电的电压越高,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越大D. 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跟输电线上的电流成正比【答案】A【解析】根据P=UI知,I=P/U,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损=I2R=(P/U)2 R,知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与输电线上的电流平方成正比,与输送电压的平方成反比。故A正确,D错误。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U=IR,输电

5、线路上损失的电压与输送电流成正比,故B错误。输电电压越高,根据P=UI知,输送的电流越小,则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越小,故C错误。故选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输送功率、输送电压、电流的关系,以及知道损失的功率P损=I2R(P/U)2 R5. 如图所示是“二分频”音箱内部电路,来自前级电路的电信号,被电容和电感组成的分频电路分成高频成分和低频成分,分别送到高、低音扬声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1让低频成分通过 B. L2让高频成分通过C. 扬声器BL1是低音扬声器 D. 扬声器BL2是低音扬声器【答案】D【解析】C1的作用是阻碍低频电流通过BL1扬声器。故A错误。L2的作用是阻碍高频电流通过B

6、L2扬声器,是让低频交流电通过,故B错误。高频和低频交流电通入该电路,由于线圈通低频,阻高频,电容通高频,阻低频,所以低频交流电通过BL2扬声器,高频交流电通过BL1扬声器。所以BL2扬声器是低音扬声器。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电感器和电容器的特点,电感器的特点: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电容器的特点: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6. 一定质量的乙醚液体全部蒸发变为同温度的乙醚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引力增大,分子斥力减小 B. 分子势能减小C. 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D. 乙醚的内能不变【答案】C【解析】乙醚液体蒸发过程,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

7、力都会减小,故A错误。蒸发过程中乙醚分子要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做功,增加分子势能,故B错误。一定质量的乙醚液体全部蒸发,变为同温度的乙醚气体过程中,要从外界吸收热量,由于温度不变,故分子平均动能不变,而蒸发过程中乙醚分子要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加,故内能增加,故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解题时关键是知道蒸发吸热、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不变则分子平均动能不变,以及分子势能与分子力做功的关系。7.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如果体积减小,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一定增大B. 如果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平均撞击力一定增大

8、C. 如果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一定增大D. 如果分子密集程度增大,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增大【答案】B【解析】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是由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速率共同决定的。选项A和D是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大,但分子的平均速率如何变化却不知道;选项C由温度升高可知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但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如何变化未知。所以选项ACD错误。气体的压强的等于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平均撞击力,则如果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平均撞击力一定增大,选项B正确;故选B.点睛:气体的压强从

9、微观看是由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速率所决定单位体积的分子数越多,分子的平均速度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8. 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221,副线圈连接一个理想二极管D和阻值为10的电阻R,二极管D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限大,图中两交流电表是理想电表当原线圈输入u1=220sin(100t)V的交流电压时,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U、I分别为 A. 10V 1AB. 10V C. 10V AD. 10V 1A【答案】B【解析】原线圈输入u1=220sin100t(V)交流电压时,因此原线圈的电压有效值为U1=220V;根据原副线圈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

10、则有:;电压表的读数应该是副线圈电压的有效值,即为10V;若没有二极管,则电流表读数,则为电流的有效值,即为;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电流随着时间变化的规律只有一半,由电流热效应知:I2R=I2RT,解得:I=A,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需要掌握变压器的电压之比和匝数比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于二极管的作用要了解,即只能有一半时间的有电流流过9. 如图甲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图象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则 A. 曲线a、b对应的线圈转速之比为23B. 曲线b表示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10 VC. 曲线a表示

11、的交变电流方向每秒改变100次D. 两次t=0时刻线圈平面均与中性面重合【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a的周期为410-2s;b的周期为610-2s,则由n=1/T可知,转速与周期成反比,故转速之比为:3:2;故A错误;曲线a、b对应的线圈转速之比为3:2,曲线a表示的交变电动势最大值是15V,根据Em=nBS得曲线b表示的交变电动势最大值是10V;故B错误;曲线a的交变电流的频率f=1/T=25Hz,曲线a表示的交变电流方向每秒改变50次,故C错误;在t=0时刻,感应电动势为零,此时线圈一定处在中性面上,磁通量最大;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交流电描述的基础知识,要根据交流电图象正

12、确求解最大值、有效值、周期、频率、角速度等物理量10. 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输出电压为uU0sint 的交流电源两端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 V1、V2 为理想交流电压表, A1、A2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现使滑动变阻器R 的滑动触头P 向上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V1与V2示数的比值将变大B. 电流表A1与A2示数的比值将变小C. 电压表V1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大D. 电压表V2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小【答案】C【解析】A. 由于变压器电压之比等于线圈匝数之比,因此电压表之比一定等于线圈匝数之比,故A错误; B.由于只有一个副线圈,因此电流之比一定等于线圈匝数的反比,

13、故两电流表的比值不变,故B错误;C. 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A2示数减小,电流表A1示数也减小,而电压表V1示数不变,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大,故C正确;D. 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V2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大,故D错误。故选:C.点睛:明确理想变压器的性质,知道理想变压器电压之比等于线圈匝数之比,而电流之比等于线圈匝数的反比;从而明确电压表、电流表的变化情况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1.

14、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现设法使其温度降低而压强升高,达到平衡状态,则A. 状态时气体的密度比状态时的大B. 状态时气体的平均动能比状态时的大C. 状态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状态时的大D. 状态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比状态时的分子平均动能大【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气体的变化,则由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的关系可得出平均动能的变化;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出体积的变化,则可判断密度的变化;由热力学第一定律要得出气体内能的变化解:A、气体温度降低而压强升高,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体积V一定减小,则状态I时的密度小于状态时的密度,故A错误;B、因温度降低,气体的体积减小,可知是外界对气

15、体做功,故B错误;C、由于体积减小,状态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状态时的大,故C正确;D、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但是对于单个分子来说,其分子的动能不一定减小,甚至有可能增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气体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热力学定律的内容,注意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准,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高,但是单个分子的动能不一定变大12. 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着如图所示的方向发生状态变化的过程,则该气体压强变化有A. 从状态d到状态a,压强不变B. 从状态c到状态d,压强减小C. 从状态b到状态c,压强减小D. 从状态a到状态c,压强先减小后怎大【答案】BC【解析】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可知:V/T=C/p,则图象的斜率大小与压强大小成反比;由图示图象可知:对a、b、c、d四个状态,斜率kakdkckb,故压强:papdpcpb;从状态d到状态a气体压强减小,故A错误;从状态c到状态d气体压强减小,故B正确;从状态b到状态c,气体的压强减小,故C正确;从状态a到状态c,压强增大,故D错误;故选BC。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