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67700380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地理试题(选修)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地外行星绕日公转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直线,且与地球位于太阳的同侧,称为行星“冲日”,简称“冲”,2018年7月27日13时12分,将发生火星“大冲”,届时红色的火星既大又非常明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 图中正确反映火星大冲时的位置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2. 火星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下列哪些现象与之有关光照稳定表面温度适中可能具有液态水大气稀薄A. B.

2、C. D. 【答案】1. B 2. C【解析】1. 地外行星绕日公转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直线,且与地球位于太阳的同侧,称为行星“冲日”,图中正确反映火星大冲时的位置的是乙,B对。甲、丁图中地球与火星不在同一侧,A、D错。丙图中火星不应画在地球轨道内,C错。2. 火星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与之有关现象是火星表面温度适中,对。光照稳定是太阳系的宇宙环境,与自转无关,错。温度适宜,可能具有液态水,对。大气稀薄与质量体积有关,与自转无关,错。B对,A、C、D错。点睛:地外行星绕日公转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直线,且与地球位于太阳的同侧,称为行星“冲日”。火星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与之有关现象是

3、火星表面温度适中,可能具有液态水。台湾省东北部海岸丹霞地貌景观众多,豆腐岩是著名的景点之一,这里的岩石排列整齐,犹如切割过的豆腐块一般。左图为豆腐岩景观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 豆腐岩奇特外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B. 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 沉积作用、风化作用 D. 搬运作用、固结成岩作用4. 豆腐岩在右图中对应的岩石为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3. A 4. D【解析】3. 豆腐岩属于丹霞地貌,奇特外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风化作用、侵蚀作用,A对。沉积作用形成的是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貌,B、C错。搬运作用使风化碎屑物质或侵蚀

4、物质发生位置移动,固结成岩作用使沉积物固结形成岩石,不是该岩石形态的成因,D错。4. 这里的岩石排列整齐,犹如切割过的豆腐块一般,属于丹霞地貌。形成丹霞地貌的豆腐岩属于沉积岩。在右图中对应的岩石为丁,由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D对。甲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玄武岩,乙是侵入岩,丙是变质岩,A、B、C错。下图为“9月13日(a)和9月14日(b)14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5. 图示时间段内A. 东海海域风平浪静 B. 南海大部分海域风大浪高C. 广州市气压值降低 D. 福州市始终以偏西风为主6. 据图推断A. 14日两个热带气旋都已发展成为台风 B. 台湾岛经历了狂风

5、、暴雨等天气过程C. 未来24小时台风将在浙江省沿海登陆 D. 广东省沿海地区需重点防范滑坡泥石流【答案】5. C 6. B【解析】5. 根据图示等压线,图示时间段内,有一台风中心正向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移动。受其影响,东海海域等压线较密集,风浪大,A错。南海大部分海域等压线稀疏,风浪小,在南海东北部风大浪高,B错。受低压中心影响,广州市气压值降低,C对。北半球气旋气流呈逆时针辐合,福州市始终以偏北风为主,D错。6. 台风中心风力达12级以上,据图推断14日,两个热带气旋距大陆近的一个已发展成为台风,A错。台湾岛有台风过境,经历了狂风、暴雨等天气过程,B对。此台风将在福建省沿海登陆,C错。广东省沿

6、海地区地形平坦,需重点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山区,D错。下图为“某地近地面风向示意图”,甲为陆地,乙为海洋,该风向为热力环流的组成部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 图示风向常出现在在A. 北半球的白天 B. 南半球的白天C. 北半球的夜晚 D. 南半球的夜晚8. 甲、乙两地此时A. 甲地降水概率较大 B. 甲地高空气压较大C. 乙地气温较高 D. 两地间高空吹北风【答案】7. C 8. C【解析】7. 甲为陆地,乙为海洋,该风向为热力环流的组成部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白天陆地气温高,气压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A、B错。陆地夜晚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图示风向向右偏,

7、常出现在北半球的夜晚,C对,D错。8. 甲、乙两地此时甲地气压高,受下沉气流影响,降水概率较小,A错。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相反,甲地高空气压较低,B错。乙地气压较低,气温较高,C对。两地间高空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结合指向标,吹东南风,D错。点睛: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白天陆地气温高,气压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北半球向右偏。甲地气压高,受下沉气流影响,降水概率较小。下图为百年前泰坦尼克号邮轮航线(图中的实线箭头)示意图,途中邮轮因遇到冰山被撞毁,未能到达预定地点。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9. 泰坦尼克号邮轮航行途中大部分航段所遇洋流及主要成因是A.

8、 东格陵兰寒流,受极地东风影响而成B. 阿拉斯加暖流,受东北信风影响而成C. 北大西洋洋暖流,受盛行西风影响而成D. 墨西哥湾暖流,受东南信风影响而成10. 图中a、b、c、d四条虚线箭头表示可能将冰山搬运至此的洋流是A. a B. b C. c D. d【答案】9. C 10. A【解析】9. 图中的实线箭头表示百年前泰坦尼克号邮轮航线,泰坦尼克号邮轮航行途中大部分航段所遇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主要成因是受盛行西风影响而成,C对。东格陵兰寒流分布在格陵兰岛东侧海域,A错。阿拉斯加暖流分布在太平洋,B错。墨西哥湾暖流位于美国东部海域,D错。10. 结合图中出事地点,a、b、c、d四条虚线箭头,表

9、示可能将冰山搬运至此的洋流是a ,拉布拉多寒流,A对。b 、c处受西风带影响,洋流向东流,B、C错。d洋流来自热带海域,没有冰山漂浮,D错。下图为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拍摄的非洲局部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1. 获取该影像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 RS B. GIS C. GPS D. BDS12. 甲地貌名称及成因分别是A. 流动沙丘风力沉积 B. 河口三角洲流水沉积C. 冰川|地貌冰川堆积 D. 山麓冲积扇流水沉积【答案】11. A 12. B【解析】11. 图为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拍摄的非洲局部地貌景观图,获取该影像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RS,属于航天遥感,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获取信

10、息,A对。 GIS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B错。GPS 、BD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C、D错。 12. 根据图示注记,甲地貌位于河流入海口,名称是口三角洲。成因是河流水沉积形成,B对。流动沙丘地貌是风力沉积形成,分布在干旱区,A错。冰川|地貌包括冰川堆积,主要在山麓地带,C错。山麓冲积扇地貌,是流水沉积作用五项原则。分布在山麓的河流出山口处,D错。下图为雨水花园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14. 如果该雨水花园位于华北地区,那么发挥作用最明显的时间段应是A. 12月 B. 4

11、5月 C. 7-8月 D. 1011月【答案】13. C 14. C【解析】13. 雨水花园的将雨水收集,满足植物生长水分需求,又通过下渗使雨水进入地下,通过溢流进,将多余雨水排入排水系统。核心功能是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C对。提供园林观赏景观、保生物多样性、调节局地小气候不是雨水花园建设的主要功能,A、B、D错。14. 如果该雨水花园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季在7、8月份,发挥作用最明显的时间段应是7-8月,C对。12月是冬季, 45月是春季,1011月是秋季,降水少,雨水花园的作用小,A、B、D错。点睛:雨水花园的将雨水收集,满足植物生长水分需求,又通过下渗使雨水进入地下,通过溢流

12、进,将多余雨水排入排水系统。核心功能是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季在7、8月份,发挥作用最明显的时间段应是7-8月。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下图为中国三大自然区及岩画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5. 影响岩画保存的自然条件有A. 光照和河流 B. 气候和岩性 C. 植被和水源 D. 热量和地势16. 我国岩画分布地的空间特征是A. 北方地区多、南方地区少 B. 青藏高寒区多、东部季风区少C. 青藏高寒区少、北方地区多 D.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多、青藏高寒区少【答案】15. B 16. D【解析】15. 岩画是指在岩穴、石崖壁面和独立岩石上的彩绘、线刻、浮雕

13、的总称。影响岩画保存的自然条件有气候和岩性,高温、潮湿的环境容易使岩石风化侵蚀,岩性的硬度大,岩画保留的时间长。B对。石崖壁上不易受河流侵蚀,A错。岩石、石壁上受植被影响小,B错。地势高低对岩石、石壁受的外力侵蚀差异不大,D错。16. 根据图例,我国岩画分布地的空间特征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多、青藏高寒区少,D对。北方地区中东北地区少,南方地区中西南地区较多,A、C错。青藏高寒区自然环境恶劣,人类活动少,岩画少。东部季风区人口众多,人类活动频繁,岩画难以保留下来,B错。下图为我国西煤东送运输网络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7. 西煤东送途经的地形区依次是A. 云贵高原江南丘陵-“珠三角”平原 B.

14、 云贵高原-两广丘陵-“珠三角”平原C. 横断山区-两广丘陵-“珠三角”平原 D.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珠三角”平原18. 下列关于西煤东送对广东地区尤其是“珠三角”经济区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促进了西南到华南地区交通网络的建设 B.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C. 缓解了“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的状况 D. 缓解了“珠三角”经济区的环境压力【答案】17. B 18. C【解析】试题分析:17. 图示区域为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三省,途经地形区为云贵高原两广丘陵珠三角平原,B正确。18. 题目问的是对珠三角经济区的影响,西煤东送可缓解了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的状况,C正确。煤作

15、为能源对环境污染较大,因此是增加了珠三角经济区的环境压力,D错。促进了西南到华南地区交通网络的建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不是对珠三角经济区的影响,与题意不符,A.B错。考点:该题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2017年某日7时,小明同学从手机天气预报里截屏了几个城市的部分图片,如下图所示,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 小明在操作手机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致在A. 南半球 B. 北半球 C. 东半球 D. 西半球20. 甲、乙、丙与北京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 B. 北京在甲地的西南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