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67700377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3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月考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第卷(选择题 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将地沟油回收加工成燃料,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B. 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均属于化学变化C. 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蚕丝与人造纤维D.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答案】B【解析】分析:地沟油的合理利用

2、能提高资源利用率但不能用于食品方面;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煤的气化液化是化学变化、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绿色、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详解:A、地沟油是一种质量极差、极不卫生的非食用油,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符合题意,选项A正确;B、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但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选项B不正确;C、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因此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蚕丝与人造纤维,选项C正确;D、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控制环境污染,选项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与生产、

3、生活密切相关知识,明确实验原理和相关物质的性质差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物质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从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可行与不可行等方面作出判断。另外有无干扰、是否经济、是否安全、有无污染等也要考虑。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A. 对苯二酚的结构简式: B. 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 C. 氨基(NH2)的电子式: D. 甲烷的比例模型:【答案】C【解析】分析:A、注意羟基的书写;B、单体氯乙烯为CH2=CHCl;C、氨气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为氨基;D、注意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的区别。详解:A. 对苯二酚的结构简式为:,选项A错误;B. 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选项B错误

4、;C. 氨基(NH2)的电子式为:,选项C正确;D. 甲烷的球棍模型为:,选项D错误。答案选C。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其水溶液可用作防腐剂B. 乙炔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C.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医疗上血糖过低患者补充营养D. 脂肪酶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可用于制革工业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A、某些有机物能使蛋白质变性,福尔马林可用作防腐剂;B、乙炔燃烧时火焰温度高,氧炔焰可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C、血清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D、酶是具有选择性的催化剂。详解:A. 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

5、其水溶液福尔马林可用作防腐剂,选项A正确;B、乙炔燃烧时火焰温度高,氧炔焰可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而与乙炔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不对应,选项B错误;C、血清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故葡萄糖可用于医疗上血糖过低患者补充营养,而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不对应,选项C错误;D、脂肪酶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只能催化脂肪的水解,不可用于制革工业蛋白质的水解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A。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CH3CH=C(CH3)CH(CH3)2的名称:2,3-二甲基-3-戊烯B. 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C.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D. 乙烯和

6、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理相同【答案】C5. 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A. 苯与液溴的反应:B. 2-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OH)CH3 + O2 2CH3CH2CHO + 2H2OC. 邻羟基苯甲酸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2NaHCO3+2CO2+2H2OD. 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反应:CaC2+2H2O Ca(OH)2 + CHCH【答案】D【解析】分析:A、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B、2-丙醇的催化氧化生成丙酮;C、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D、电石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详解:A. 苯与液溴的反应为:,选项A错误;B. 2-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O

7、H)CH3 + O2 2CH3COCH3 + 2H2O,选项B错误;C. 邻羟基苯甲酸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NaHCO3+CO2+H2O,选项C错误;D. 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反应:CaC2+2H2O Ca(OH)2 + CHCH,选项D正确;答案选D。6.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甲 乙 丙 丁A. 用图甲装置配制银氨溶液 B. 用装置乙分离溴苯和水C. 用装置丙验证醋酸、碳酸、苯酚酸性强弱 D. 用装置丁检验溴乙烷消去产物【答案】B【解析】A、配制银氨溶液要把稀氨水慢慢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直到有沉淀刚好溶解,选项A错误;B、溴苯和水不互溶,分层,可通过分液将其分

8、离,选项B正确;C、验证醋酸、苯酚、碳酸的酸性强弱,由实验装置可知,分液漏斗中为醋酸,产物的气体必须再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挥发的醋酸,排除干扰,选项C错误;D、乙醇具有挥发生和还原性,挥发出的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干扰检验,选项D错误。答案选B。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蔗糖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B. 向米汤中加入含碘的食盐,米汤变蓝色C. 氨基丙酸与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D. 为了防止蛋白质发生盐析,疫苗等生物制剂要冷藏【答案】A【解析】A. 蔗糖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选项A正确;B. 含碘的食盐是含有碘酸钾而不是碘单质,碘遇淀

9、粉变蓝而碘酸钾遇淀粉不变蓝,故向米汤中加入含碘的食盐,米汤不变蓝色,选项B错误;C、氨基丙酸与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可生成4种二肽,选项C错误;D、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疫苗等生物制剂应冷冻保藏,选项D错误;答案选A。8. 某学生拟用丙醛制取1, 2丙二醇,按正确的合成路线,依次发生的第三步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应是A. 水解反应 B. 消去反应 C. 还原反应 D. 加成反应【答案】D【解析】丙醛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丙醇,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1,2-二溴丙烷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也属于水解反应生成1, 2丙二醇,故

10、发生的第三步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答案选D。9. 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的产物中含有水 B. 反应中只有碳氢键的形成C. 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 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答案】B【解析】A、通过图示可以得到反应为CO2+H2CO,根据原子守恒,得到反应为CO2+H2CO+H2O,因此A描述正确;B、反应生成(CH2)n中含有碳氢键盘和碳碳键,则B描述错误;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选项C描述正确;D、观察可以发现图中a是(CH3)2CHCH2CH3,其系统命名是2-甲基丁烷,

11、选项D描述正确。答案选B。10. 物质III (2,3-二氢苯并呋喃)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其合成的部分流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I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 B. II中所有碳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内C. 鉴别物质I和物质II可用FeCl3溶液 D. 物质III 易溶于乙醚和水【答案】B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计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 分。11.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将出土的秦

12、墓铜鼎和铜钟打开时,惊奇的发现,鼎内有保存完好的骨头汤,钟内有酒。经检测,骨头汤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动物脂肪,酒中含有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淀粉、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 淀粉、油脂、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C. 油脂通过皂化反应生成肥皂的有效成分高级脂肪酸盐D. 酒中含有乙酸,是因为乙醇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在微生物作用下“酒败成醋”【答案】CD【解析】分析:A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B淀粉、油脂、蛋白质的水解产物组成不同,分子式不同;C油脂通过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D乙醇可被氧化生成乙酸。详解:A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

13、分子化合物,选项A错误;B淀粉、油脂、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分别为葡萄糖、高级脂肪酸、氨基酸等,组成不同,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选项B错误;C油脂通过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高级脂肪酸钠可用于制肥皂,选项C正确;D乙醇可被氧化生成乙酸,乙醇中含有乙酸、乙酸乙酯等,选项D正确。答案选CD。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注意概念的理解,易错点为选项D,乙醇可被氧化生成乙酸。1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4.2g C3H6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一定为0.1NAB. 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4NAC. 30g乙酸和葡萄糖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4NAD. 标

14、准状况下,2.24 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的H2O分子数目为0.3NA【答案】C【解析】A、质量换算物质的量,4.2g C3H6物质的量= =0.1mol,结合结构特征分析,可能为环烷烃不含双键,也可能为烯烃双键为0.1NA,选项A错误;B、1mol苯乙烯中,苯环中不含有碳碳双键,1mol苯乙烯中含有1mol碳碳双键,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NA,选项B错误;C、乙酸和葡萄糖的最简式均为CH2O,30g由乙酸和葡萄糖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CH2O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总原子个数为1mol4NA=4NA,选项C正确;D、标况下乙醇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选项D错误;答案选C。13.

15、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氯乙烷加入NaOH溶液中加热,再加入AgNO3溶液,观察到产生了沉淀氯乙烷已经发生水解B苯酚中滴加浓溴水,溶液酸性明显增强 可能发生了取代反应C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硫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水沉淀不消失蛋白质发生了变性D乙醇和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产生的气体为乙烯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分析:A、氯乙烷水解后的溶液呈碱性,必须先酸化后再用硝酸银溶液检验;B、苯酚中滴加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和溴化氢;C、硫酸钠溶液不是重金属盐溶液,使蛋白质盐析而不是变性;D、乙醇易挥发,且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详解:A水解后检验氯离子,应在酸性条件下,没有加酸至酸性加硝酸银,溶液中氢氧化钠会干扰氯离子的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