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7700034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0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主讲:王艳玲,1,第一节 生态农业旅游规划设计的原理,生态农业旅游规划的一般原理 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阶段和地域模式 生态农业旅游的环境容量预测与总体布局 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论证与实施,第五讲,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2012,主讲:王艳玲,2,一、生态农业旅游规划的一般原理,整体、协调原理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生态位原理 因地制宜原理 持续发展原理,2012,主讲:王艳玲,3,二、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阶段和地域模式,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阶段模式,2012,主讲:王艳玲,4,二、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阶段和地域模式,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地域模式,2012,主讲:王艳玲,5,三、生态农业旅游的环

2、境容量预测与总体布局,环境容量 指的是生态系统在保持其生产能力、适应性和再生能力等的同时还能支持一个健康发展机制的能力 (生物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旅游活动和旅游开发时,容量指的是生物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部分的容量,它表示一个地区可以容纳的旅游业资源利用及相关基础设施的最大限度。一旦超越,该地资源退化,游客满意度降低、对该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负面影响就无法避免,2012,主讲:王艳玲,6,三、生态农业旅游的环境容量预测与总体布局,生态农业旅游的环境容量是指在生态旅游园中,在对农业生态系统未造成过度影响下的最大的游人量(即在单位面积上所能容纳的最大游人数量,以人/hm2,或人/m2来表示),它可

3、以保护环境免遭破坏或退化,并保证旅游者获得良好的旅游质量,2012,主讲:王艳玲,7,(一)环境容量的基本构成,生态环境容量(ecology capacity) 生态环境容量的最好指示性植物是草本植物,在不同的游憩负荷下,植物群落中草本植物变化最为明显,强度增加,草本植物减少,耐阴草本植物较小更为明显,阳性植物大量出现,2012,主讲:王艳玲,8,(一)环境容量的基本构成,景观环境容量(landscape capacity) 指维持良好的景观和游览情趣所容许的适宜游人数量,应根据不同的游览内容和要求以特有的情趣来确定 社会经济容量(social and economic capacity) 指

4、游览、服务设施以及交通,能源供给等方面所能承受的游人数量,其大小通常通过面积等因素确定,2012,主讲:王艳玲,9,自然特性 地形与土壤 植被 动物 游览的时间和位置 不同的经营管理政策 安静休息、文娱活动、科学考察、垂钓、打猎等,(二)影响环境容量的因素,2012,主讲:王艳玲,10,环境容量的关键要素:旅游活动的类型、季节、每天的游览时间、被开发的资源的安全状况、现有设施和游客的满意度等 自然地理容量(physical carrying capacity, PCC) 指的是一个有限的空间在特定的时间段可以容纳的最大游客量 PCC=AV/aRf A:可利用的公共区域面积;V/a:每位游客所需

5、要占有的面积; Rf:日接待人次=营业时间/游客的平均逗留时间,(三) 环境容量的计算,2012,主讲:王艳玲,11,事实容量(real carrying capacity, RCC)就是特定景点可允许容纳游客的最大值 RCC=PCC-Cf1-Cf2-Cfn (Cf代表百分比表示的矫正因子) RCC=PCC-(100-Cf1)%(100-Cf2)% (100-Cfn)% Cf=M1/M2100 M1 :变量的最大值;M2变量的总值 有效或可允许的容量(effective or permissible carrying capacity, ECC)指的是在考虑现有的管理容理(MC)的情况下,特定

6、景区在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可接待的游客数量的最大容量。有效容量就是事实容量与管理容量之比,(三) 环境容量的计算,2012,主讲:王艳玲,12,(四)环境容量的确定,环境容量修订 (1)植物园、农作物、果园、菜地等农作物综合观光型 以生产为让的,其环境容量主要由开放时间、广场面积和道路长度、宽度决定 非生产性的,特别是开展采摘的果、菜园的环境容量根据植物的品种、产量、大小年、生产管理水平等安排游人的容量,环境容量指标;2.环境容量的确定,2012,主讲:王艳玲,13,(四)环境容量的确定,环境容量修订 (2)动物园、垂钓场、狩猎场、牧园等农牧综合型 生产性的,开发时间短,可供游览的面积有限

7、,以开放时间和供游览的面积计算 非生产性的参见动物园的容量计算法 (3)观光、娱乐类 参见农园、科技示范园和风景区的容量计算标准,根据开设的游览道路或小游园、广场面积等计算可允许的最在游人量,2012,主讲:王艳玲,14,(五)环境容量布局与功能分区,绿色生产、生态文化、农游合一 提供乡村空间 提供体验交流的场所 提供农产品交易的场所,2012,主讲:王艳玲,15,(五)环境容量布局与功能分区,2012,主讲:王艳玲,16,四、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论证与实施,(一)旅游条件分析及评价 客源市场分析与定位 确定市场的特点及潜在市场的规模,对市场进行细分 从游客的需要和偏爱、最能满足市场需要的设施(

8、规模、数量、质量)、当前消费的热点项目和未来开发引导性项目三个方面对市场进行评估 从生态农业旅游季节因素、其他旅游点及周边休闲农业地区是否邻近、竞争性经营、互补性经营等诸多方面来分析客源市场的限制因素 根据逗留目的、地理区位、社会经济水平、人们的旅游观光嗜好等确定生态农业旅游客源市场,2012,主讲:王艳玲,17,2.区位分析与选择,区位可分为宏观区位和微观区位 宏观区位是指生态农业旅游区所依托的城市的区位条件,微观区位是指生态农业旅游与所依托的城市的联系 微观区位的含义:一是与城市的距离;二是交通的通达性;三是所处区域的景观、环境、经济条件等,2012,主讲:王艳玲,18,3.自然资源条件分

9、析,自然条件对观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所在区域的 地貌:地表形态,可进入性和景观的丰富程度 气候:生物种类和分布;景观及其季节演替 水文:地下水充沛、地表水丰富、水质优良 土壤:肥沃的土壤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有利,2012,主讲:王艳玲,19,4.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区域总体发展水平 开放意识与社会承受力 开发资金 区域城镇依托 区域水、电、能源、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情况 区域劳动力保证 物产和物质供应情况 建设用地条件,2012,主讲:王艳玲,20,5.农业基础分析,农作物的各类 产量和商品率 主要农副产品生产供应的种类、数量和保障制度,6.旅游发展基础分析 农业旅游资源的类型、特色、资源组合、

10、资源分布及其提供旅游观光功能,同时注意外围旅游资源的状况 7.政策导向,2012,主讲:王艳玲,21,(二)资金筹集 增加政府导向性投入 开辟多元投融资渠道 建立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基金,四、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论证与实施,2012,主讲:王艳玲,22,(三)土地流转与使用 注意问题: 严格控制生态农业旅游土地农转非的审批 建立健全耕地占用的补偿机制 积极探索实现土地流转的途径,四、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论证与实施,2012,主讲:王艳玲,23,(四)项目建设宗旨和选项依据 宗旨: 以在新世纪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实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指导,充分发

11、挥地域优势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要求项目不能办成城市事业型的园林公园,农产品生产应占有较大比重,应用不断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和先进的技术、管理,四、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论证与实施,2012,主讲:王艳玲,24,(四)项目建设宗旨和选项依据 宗旨: 按绿化美化思路从整体上精心设计,把城市园林绿化和公园的建设风格与农业生产、农家生活、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休闲和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园 市场定位应以城市(镇)居民为主,农村居民为辅,据此进行项目内容的选择与合理搭配。突出农业活动的可观赏性、可参与性及文化、生态优势,四、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论证与实施,201

12、2,主讲:王艳玲,25,(四)项目建设宗旨和选项依据 原则: 一致性原则 当前热点项目与未来消费的引导项目相结合的原则 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 新颖性、特色性原则 生产性、观赏性及可参与性内容相配套的原则 四季搭配合理的原则 规模经济原则,四、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论证与实施,2012,主讲:王艳玲,26,一、生态农业旅游景观类型及特征,(一)生态农业旅游景观类型 1.自然景观 未经人类干扰和开发的景观 山地景观 水景观 植被景观 特异自然景观,第二节,生态农业旅游景观及规划设计,2012,主讲:王艳玲,27,2.农业景观,是生态农业旅游景观主体部分,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形成的综合的自然人文

13、景观的综合体 农田景观 防护系统景观 农林(牧渔)相结合的景观 村屯庭院景观 农村景观,2012,主讲:王艳玲,28,3.人文景观,是古代和现代人类文明创造的具有一定文化特征的自然和文化的综合体 (1)一般人文景观 皇家园林、文人园林、陵墓、庙宇、房屋建筑、村落布局乃至特殊的文化习俗 (2)自然改造景观 水利工程景观;交通系统景观,2012,主讲:王艳玲,29,(二)生态农业旅游景观特征,景观异质性较高 斑块类型多样且差异性较大 斑块生态位互补 景观环境服务功能较强 有限的人工调控,2012,主讲:王艳玲,30,二、生态农业旅游景观结构与功能,(一)生态农业旅游景观结构要素 斑块 Patch:

14、是内部具有相对匀质性,外部具有相对异质性的景观要素 廊道 Corridor:指与两侧景观要素显著不同的线状或带状景观要素 基质 Matrix:指在景观中起背景作用的连续斑块,其他类型以镶嵌的形式存在于其中,2012,主讲:王艳玲,31,(二)生态农来旅游景观功能,1.景观生态功能 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贯穿了生态思想,由于其空间上定位于大都市的郊区,不仅满足了旅游者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心理需求,更重要的是为水泥世界点缀了绿色,净化了空气,绿化了环境 生态农业旅游景观在宏观斑块配置时应当考虑斑块、廊道、基质的关系: 1.斑块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2.廊道的设置要科学,体现出自然绿化意境,2012,主讲:王

15、艳玲,32,(二)生态农来旅游景观功能,景观社会功能 经济功能 城市围墙功能 求知、休闲功能,2012,主讲:王艳玲,33,(三)景观结构和功能的理论分析,1.缀块-廊道-基底模式 2.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景观结构是指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2012,主讲:王艳玲,34,三、生态农业旅游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一)生态农业旅游景观规划的一般原则 景观异质性原则 异质性是指一定区域里对一个物种或更高级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或某种性状)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 继承自然原则

16、保护自然景观资源(森林、湖泊、自然保留地等)和维持自然景观过程及功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前提,也是景观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 关键点调控原则,2012,主讲:王艳玲,35,三、生态农业旅游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一)生态农业旅游景观规划的一般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社会满意原则 整体性原则 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2012,主讲:王艳玲,36,三、生态农业旅游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一)生态农业旅游景观规划的一般原则 资源可持续性原则 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生态原则 遵守生态规律,包括生态进化规律、生态平衡规律、生态优化规律、生态经济规律等,2012,主讲:王艳玲,37,三、生态农业旅游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一)生态农业旅游景观规划的一般原则 生态美学原则 生态美包括自然美、生态关系和谐美和艺术与环境融合美,是生态农业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最高美学准则,在人文景观规划与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基本特征:生命力;和谐;健康,2012,主讲:王艳玲,38,三、生态农业旅游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一)生态农业旅游景观规划的一般原则 市场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