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渔父》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694703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渔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渔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渔父》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渔父》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渔父》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渔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渔父》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语文渔父教案教学目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分析屈原和渔父的形象,探讨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思考人生重大抉择,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教学重难点: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分析屈原和渔父的形象,探讨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教学时数: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课前播放蔡琴演唱的屈原创设意境两千年前的湘江水畔,一位诗人在踽踽独行,憔悴的脸上写满孤独和悲愤。心被忧虑撕裂的时刻,他纵身一跃的姿势,定格成永远的风景。他的热血化作滔滔波浪,随着江水悠悠流淌千年,滋润了整个民族的灵魂!他,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烟云,去寻觅诗人的足迹,让我们一起聆听屈原

2、处在生死边缘的心灵抉择。二、民主导学.明确学习目标(展示)2.检查预习(展示)生齐读,同时将字词句上仍存疑惑的地方提出来。3.分析文本探究人物形象(1)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最能表达人物心灵世界,要把握屈原和渔父的形象,就必须先熟悉们的语言。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感受人物形象(屈原失意,声音沉稳渔父淡然,声音悠长)教师做朗读评点:很有感情,把握住了人物的性格,语气把握也很到位。(2)本文通过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描绘,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结合原文分析两者不同的形象特点。类别屈原渔父肖像颜色憔悴,形容枯稿莞尔而笑动作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鼓枻而去语言举世

3、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而能与世推移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明确:屈原:(1)肖像文中对屈原的肖像描写“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刻画出了屈原心里交瘁的状态,体现他当时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人生态度。用柳永的话就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个“伊”指的是自己的眷恋国家和颠沛流离的百姓。(2)动作“游于江潭,行吟泽畔”表现心事重重、忧国忧民。(3)语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世界,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不苟合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显示了他的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同时也说明他始终坚

4、守自己的理想。包含着一种执着无怨无悔的决绝。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一段表现出一种激愤之情,更加表明了屈原坚定的立场,为了坚持理想牺牲生命也再所不惜现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生态度。总结:他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洁身自好、忧国忧民的、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渔父(1)肖像动作“莞尔而笑”,唱起沧浪歌,“鼓枻而去”渔父的肖像描写“莞尔而笑”则写出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与世无争,淡泊名利,把一切都看透了的感觉

5、。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不听他的劝告,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2)语言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歠其醨?弦外音:世道既如此黑暗,又有什么清浊、曲直可分?还不如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作个知天达命的明哲。“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体现了他随遇而安,潇洒大度的人生态度,似乎有些超然物外。总结:他是一位远离尘嚣的隐者形象。具有与世推移、随遇而安、明哲保身、知天达命无拘无束、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如果给渔父画一幅肖像,那他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

6、人独钓一江秋。他撑着渔船远远地离我们而去。教师评点:每一位同学都说得相当到位,大家经过讨论对两个人物形象有了准确的把握。综合大家的发言,我们现在来将这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更加直观展现出来。教师出示结论:(1)屈原:坚持理想,洁身自好;忧国忧民,坚贞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渔父:自由旷达,随遇而安,与世推移,乐天知命,无拘无束,超然物外。(2)屈原和渔父分别体现哪个派别的处世主张?屈原:儒家入世渔父:道家出世【展示】渔父的形象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渔父意象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渔父是真正的隐者,他们留给世界的是一个飘逸的背

7、影,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他们乘扁舟漂游水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轨迹。历经宦海沉浮颠沛流离之后,莫如散发弄扁舟,独钓寒江雪。【小结】如果说屈原是一位行到水穷处的儒生,那么渔父就是一位坐看云起时的隐者。文中两个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此来凸显屈原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的品质崇高的人格。4探究与争鸣【小组讨论展示】渔父飘然而去了,带着他的微笑与洒脱,留下屈原在江边孤独思索。屈原的这一结局让很多同学都觉得非常遗憾,他难道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么?在国破之日即是屈原直面人生之时他可以选择:A以死殉国捍卫尊严B隐忍苟活修学著述

8、坚韧执着c隐遁江湖豁达潇洒D另择高枝灵活变通屈原是否可以选择像司马迁那样隐忍苟活,在自己的后半实现他的理想;像渔父那样超然物外,放浪行骸,享受山水田园之乐;或者选择离开这个令他伤心的楚国,另谋高就,另栖高枝,去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讨论明确】:以死殉国“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他的政治理想是复兴楚国、统一天下,并且一直都在努力执着追求着,正所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不愿随波逐流,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在他的祖国沦丧后,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迎接死亡,以死来

9、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表明他与楚国“同生死、共存亡”的立场之外,他还想用死来警示当时楚国的腐朽统治者,既然自己无法用语言说服他们抗争,就只能用行动来唤醒他们,至少可以发挥哪怕是一点点的作用。隐忍苟活屈原不能选择苟活,假如屈原没有选择自杀,他活下来了,那么,他就会眼睁睁地看着他钟爱的楚国被彻底灭亡,他就要成为一个亡国奴,作为把高洁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屈原怎么会甘心让自己忍受这样的屈辱?他怎么会忍心看着楚国灭亡而自己却苟活于世呢?他选择自杀,就是要表明他既然无法挽救楚国,就会跟楚国共亡,决不会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教师:补充得很及时,很到位,看来屈原是非选择死亡不可了,那么或者就一定会受辱么?他完全可以

10、像渔父那样远离世俗保持自身的清白啊。隐遁江湖选择隐居的话,需要一颗完全抛开世俗的心,但是屈原或许缺少渔父那样的心态,楚国是屈原的生命,他不可能忘记楚国灭亡的事实而沉浸于山水之乐中,他放不下,所以他也做不到渔父那样豁达潇洒。“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教师:是啊,心不自由,形岂能隐呢?另择高枝去国这条路,屈原也走不通,因为离开了楚国,就等于离开了自己的根,如果到别国去,他或许还要亲手毁灭掉钟爱的楚国?这在屈原身上是绝不可能发生的,自己钟爱的国家没了,他还有什么动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的政治抱负就是要复兴楚国,统一天下啊,到别的国家建功立业,岂不更是对他的侮辱,对楚国的侮辱呢?教师:一系列

11、精彩的反问句问得大家哑口无言了,多么有说服力的理由啊,让我们大家佩服。是啊,屈原是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的,我们与其把屈原的死看作是生命的终结,不如把它看作是屈原与黑暗社会的抗争,与楚国腐朽的洁情怀,以贵族集团彻底的决裂,他以死来捍卫自己崇高的爱国理想,坚守自己的高死来保持自己生命永恒的纯洁,所以,他的死不是怯懦,不是脆弱,不是轻生,是以死明志,是崇高而有尊严的选择!三、检测导结教师:悠悠中华五千年,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人生难题,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屈原,渔父面临困顿,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你更欣赏谁的做法呢?请同学们各自将你的想法写在纸上,并写出你的理由。.屈原的伟大更令我敬佩,古人向来

12、推崇宁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屈原便是如此,而且他的爱国热情是我们任何人都无法比的,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2.我比较欣赏渔父,他虽然没有前面两者那样高尚的情操,生活方式也似乎很消极,但他身上仍然有我敬佩的东西,就是当我们面临困境的时候,常常是茫然或退缩,而渔父那种洒脱,镇定,沉着,潇洒的处世态度正是我们青年人所缺少的,我们常常表现出浮躁,应具备一些渔父的精神。教师:同学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很多同学或许也想,二位人物,我都欣赏,其实我们这次讨论不是要争出一个高下来,他们身上都有许多闪闪发光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屈原壮烈的死:以死明志不屈的气节渔父超然的活:以隐守志自由的灵魂在他们影响下,后世涌

13、现出一批在生存还是毁灭面前做出自己庄严选择的人,文革的时候就有同样很多人面临生死的抉择。【展示】文革事例【总结】每一种选择都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的。正如屈原选择了投江而死,他们的这种选择不是轻生,不是苟活,不是怯懦,不是逃避,恰恰相反,这种选择里折射出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对自己崇高理想的捍卫。每一份选择都是顺应他们心灵呼唤的庄严承诺,他们也因此而提升了他们的生命价值。【小结】屈原短暂的生命历程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值得思索的东西,他高举着一颗燃烧的心,在寂寞中奔跑、呼号。我们仰慕他,但高山不能仅仅是“仰止”,我们要走进高山,感受他的精神气息,将他的精神养分内化为一种动力。那么,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怎样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抉择呢?学生齐读:让我们珍爱生命,用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气节提升生命的价值。在生命的得失中,不忘拥有一份超然豁达,享受生命的魅力。四、布置作业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屈原更是一个爱国的典范,请以“爱国”为话题,写一个议论性的文字。要求:1.观点鲜明,论据用上屈原事例,有议论性的分析2.字数在100字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