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67690433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冈市2018春期末调考试卷高一地理试题第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我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航天员舱外航天服应具有的主要特性有高强度 耐高温 抗撞击 防辐射 防失重A. B. C. D. 2. 翟志刚出舱时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A. 手中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B. 阳光灿烂,天空蔚蓝C. 太阳照射下船体明亮 D. 众多流星划过天幕3. 宇航员若要在轨道舱内长期停留,需每天进行体育锻炼,下列适用于宇航

2、员进行锻炼的是A. 哑铃 B. 弹簧拉力器C. 单杠、 D. 跑步机【答案】1. A 2. C 3. B【解析】【1题详解】此题可采取排除法,五选四,穿任何服装都不可能防止失重,错;对,故A项正确。【2题详解】宇宙空间接近真空,而A、B、D都与空气有关,故C项正确。【3题详解】宇宙空间为失重状态,A、C、D项在失重状态下起不到应有的锻炼效果,故B项正确。日晷是古代先民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小明同学去北京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当时的日晷计时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4. 此处安放的日晷,其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A. 35 B. 40 C. 45 D

3、. 505. 小明同学观测日晷的时间最可能为A. 9时 B. 11时 C. 13时 D. 15时【答案】4. D 5. B【解析】试题分析:【4题详解】晷针指向北极星,晷针与地面的夹角即为当地的地理纬度,晷面与晷针垂直,可推断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与晷针与地面的夹角互余,该地为北京,北京的地理纬度为40N,可知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为50,故选D。【5题详解】根据图中晷针在晷面上的投影不到午时,在午巳之间,可以判断此时应为11时,故选B。【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时间的判读,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名师点睛】北半球观测到北极星的仰角即为当地的纬度,本题的难点在于材料中没

4、有告知学生晷针与北极星的关系,日晷的晷针应指向北极星,晷针与地面的夹角相当于北极星的仰角。读某地某月23-26日气温变化表,完成下列各题。6. 23-26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A. B. C. D. 7. 表中天气变化最有可能是我国的城市A. 北京 B. 大连 C. 济南 D. 哈尔滨【答案】6. A 7. D【解析】【6题详解】读表可知,该地气温逐渐下降,因此最有可能是冷锋过境,A为冷锋,B为暖锋,C为低压,D为高压,故A项正确。【7题详解】读表可知,该地气温最冷月在20以下,应为我国纬度较高的城市,因此比较四个选项,哈尔滨最为符合,故D项正确。我国古老的气候谚语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

5、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如“处暑有雨十八江,暑无雨干断江”(处署节气在每年8月23日左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 此谚语反映的气候特征最适合于我国的地区是A. 珠江三角洲 B. 江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西北地区9. 此谚语反映出我国的气候特点是A. 旱涝灾害频繁 B. 雨热同期C. 夏季高温多雨 D. 冬季寒冷干燥10. “处暑无雨干断江”是由于A. 夏季风势力弱 B. 夏季风势力强C. 厄尔尼诺现象 D. 拉尼娜现象【答案】8. C 9. A 10. A【解析】【8题详解】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决定着各地降水量的变化,处暑节气在每年8月23日左右,8月份锋面雨带位于东北、华北地区,所以该谚

6、语反映的应该是东北、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故C项正确。【9题详解】“处暑有雨十八江”指发生洪涝灾害, “处暑无雨干断江”指发生旱灾,充分说明同一地区旱涝灾害频繁多发,故A项正确。【10题详解】“处暑无雨干断江”是说河中无水,发生旱灾,说明雨带来得晚退得早,主要是夏季风势力弱形成的,故A项正确。2017年1月3-4日成都市(31N,104E)空气质量较差,下图是成都当时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变化图,数值越高,污染越严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 造成成都市3-4日空气质量指数偏高的因素不包括A. 大风扬沙 B. 交通工具 C. 工业生产 D. 家庭炉灶12. 表示的时间最可能是A. 0时 B.

7、6时 C. 16时 D. 20时13. 图示时期,控制成都市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 冷锋 B. 暖锋 C. 低气压 D. 高气压【答案】11. A 12. C 13. D【解析】【11题详解】读图并材料分析可知,34日空气质量指数偏高,说明污染严重。题干中的时间为1月份,说明此时为冬季,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但由于四川盆地的北部有山脉的阻挡,因此成都受西北风的影响较小,再加上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所以大风扬沙天气较少,A不是影响因素,故A正确;大气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来自交通、工业、生活等方面,因此BCD是相关因素。排除BCD。故选A。【12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从时开始,成都的污染指

8、数开始下降,这说明此是污染物质的扩散条件转好,污染物扩散速度加快。晚上,地面气温开始下降,自下到上逆温逐渐形成,大气稳定污染物质不已扩散,因此AD错误;日出前后,逆温层最厚,污染物质不易扩散,B错误;午后,气温最高,对流运动旺盛,有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污染指数开始降低,故C正确。【13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该时期污染指数持续较高,说明大气稳定,污染物质的扩散条件较差,冷锋 、暖锋 和低气压天气系统控制时,都能形成利于污染物质扩散的大风天气或对流天气,故ABC错误;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大气稳定度,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D正确。点睛:气象条件对污染物质扩散的条件:污染物的走向与天气条件密切相关

9、。静稳天气条件最容易造成污染物聚集。当静稳天气出现时,风速一般较小,而湿度较大,而且一般伴有逆温现象。一般来说,气温会随着高度的上升而下降;而逆温层出现时,气温会反其道而行之,出现上暖下冷的温度层结,抑制大气的垂直交换。使得污染物不易扩散。这种情况一般容易发生在夏天热对流出现前,也容易出现在降水以及锋面到来前。同时,夜晚比白天更容易产生逆温层。当有明显的锋面或者冷空气过境时,会带来大风,导致污染物四处飘散,扩散条件变好,污染浓度降低。此外,降雨以及边界层的高度也会影响到污染物的扩散条件和路径。边界层高度越高,越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白天,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边界层在热力提升条件之下一般会向上发展

10、。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反之,在夜间,边界层会相对较低。而有系统活动的时候,边界层也会升高。下图为“北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 洋流甲的主要成因是A. 地球自转 B. 盛行风 C. 海陆分布 D. 陆地形状15. 洋流A. 乙造成附近海域多台风活动 B. 丁沿岸气候干燥,荒漠广布C. 丙所在海域船舶向东航行,顺风顺水 D. 戊带来丰富饵料,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答案】14. B 15. C【解析】【14题详解】图示为北太平洋洋流图,则甲乙丙戊是中低纬环流,甲为北赤道暖流,是受东北信风影响形成的风海流,故B项正确。【15题详解】乙洋流在大洋西侧是暖流,洋流不会形成台风,台风是强

11、热带气旋,A项错误。丁洋流是阿拉斯加暖流,增温增湿,沿岸气候湿润,B项错误。丙洋流是北太平洋暖流,受中纬西风带的影响,自西向东流,船舶向东航行,顺风顺水,C项正确。戊洋流是加利福尼亚寒流,没有明显的上升流,没有世界著名渔场,D项错误。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一处绝壁之巅。这里海拔1700米,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图为郭亮村绝壁景观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6. 郭亮村绝壁岩层A. 具有层理构造 B. 含有丰富的化石C. 由变质岩构成 D. 由岩浆冷凝而成17. 郭亮村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大致为A. 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岩B. 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C.

12、 外力侵蚀、流水沉积、断裂抬升、固结成岩D. 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答案】16. A 17. D【解析】【16题详解】砂岩属于沉积岩,有层理结构,但不一定含有化石,故A项正确。【17题详解】砂岩是砂石经流水沉积,固结成岩,后经挤压断裂抬升,再经外力侵蚀形成了绝壁景观,故D项正确。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埋藏条件与常规天然气不同,主要沉积在密闭较好的页岩底部。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8. 甲乙丙丁四地可能勘探到页岩矿产的是A. B. C. D. 19. 随着我国页岩气大量开发使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 酸雨增多 B. 大气污染减轻C. 热岛效应减弱 D. 城市污染

13、加重【答案】18. C 19. B【解析】【18题详解】根据四幅图页岩的位置分析甲图中勘探的地点不是在页岩层底部,所以找到的可能性不大,故A不符合题意;在乙图中页岩层不是密闭性较好的页岩层,所以找到的可能性不大,故B不符合题意;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埋藏条件与常规天然气不同,主要沉积在密闭性较好的页岩层底部。根据页岩气的埋藏条件,结合C图的页岩层的位置,符合找矿的条件,故C正确;根据四幅图页岩的位置分析丁图中勘探的地点不是在页岩层底部,所以找到的可能性不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9题详解】页岩气属于矿物能源,大量开发使用排放的二氧化碳会增多,热岛效应不会减弱,C错误;但是页岩气

14、是一种天然气资源,属于清洁能源,大量开发使用有利于缓解酸雨、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空气中的颗粒物会减少,雾霾天气减少,B正确,A、D错误;故选项B正确。左图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0. 甲、乙、丙、丁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A. 甲与乙 B. 甲与丙 C. 乙与丙 D. 丙与丁21. 丙处岩石的成因与图2地壳物质循环图中数字代表的岩石相符的是A. B. C. 和 D. 2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丁地至丙地自然带呈现的变化最有可能的是t:tA. 垂直带谱更加复杂 B. 垂直带谱变得简单C. 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增加 D. 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降低【答案】20. D 21. A 22. C【解析】试题分析:【20题详解】读图可知甲的地质构造为向斜,乙的地质构造为断层,丙的地质构造为背斜,丁的地质构造为背斜,所以选D【21题详解】根据地壳物质循环可知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所以为岩浆,为变质岩为岩浆岩变质岩,丙处岩石是石灰岩为沉积岩,则选A【22题详解】丁为谷地,丙为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与热量和水分有关,全球气候变暖使温度升高,导致同一自然带分布增高,选C;垂直带谱不变,所以A、B 错。考点:地质构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