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河北专版)总复习(检测):第4讲 第4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686661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历史(河北专版)总复习(检测):第4讲  第4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中考历史(河北专版)总复习(检测):第4讲  第4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中考历史(河北专版)总复习(检测):第4讲  第4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年中考历史(河北专版)总复习(检测):第4讲  第4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年中考历史(河北专版)总复习(检测):第4讲  第4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历史(河北专版)总复习(检测):第4讲 第4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历史(河北专版)总复习(检测):第4讲 第4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河北8年考情分析命题点考点真题题型分值考查角度未考查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17年13题文字材料选择题2抗日战争的意义西安事变抗日战争17年20题文字材料选择题2九一八事变的影响西安事变16年12题文字材料选择题2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抗日战争15年13题文字材料选择题2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第二次国共合作12年14题直选式选择题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0年31(2)题图片式非选择题6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总结主要以选择题的题型考查,材料主要为文字和图片,本讲知识脉络,河北必考考点清单九一八事变(人教八年级上册P70P71)(冀人版八年级上册P100P102)考纲要求:简述九一

2、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背景国际因素(1)根本:明治维新后日本赶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2)直接:日本为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紧侵略中国(3)西方各国忙于应对经济危机,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日军占领沈阳国内因素国共内战,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国民政府态度不抵抗政策(原因:忙于剿共,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结果日本占领沈阳,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续表影响(1)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引起了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2)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日本局部侵华开始(3)加剧了日美矛盾,华盛顿体系开始被打破(4)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3、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开始下降,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促使中共及时调整了方针政策中国人民局部抗战(1)东北义勇军: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成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2)中共抗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西安事变(人教八年级上册P71P72)(冀人版八年级上册P103P105)考纲要求: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时间1936年12月12日背景(1)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民族危亡日趋严重,抗日救亡成为时代主题(2)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张学良、杨虎

4、城接受中共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4)蒋介石坚持内战,继续围攻红军,并于1936年12月初来西安督战人物张学良、杨虎城目的逼蒋抗日西北文化日报概况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并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结果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2)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战新局面的到来七七事变(人教八年级上册P74P76)(冀人版八年

5、级上册P107P110)考纲要求: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七七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地点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影响 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中国全国性抗战从此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背景,(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2)蒋介石对日本的态度发生变化,表示要抗战(3)中国共产党的推动过程(1)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2)1937年7月8日,中共发表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3)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准备抗战(4)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开赴抗日战场(5)1937

6、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图说历史中国守军在卢沟桥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卢沟桥事变中国军民的抵抗体现了怎样的精神?答:为了革命不怕牺牲、把个人生死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爱国主义精神。作用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启示(1)国共再度合作,推动祖国早日实现统一(2)在现代化建设中仍需全民族团结起来,维护国家安定,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易错易混】(1)国共两党曾经进行过两次合作:第一次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第二次是共同领导抗日战争。(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时间是1937年9月底,即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而不是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

7、解决。南京大屠杀(人教八年级上册P76P77)(冀人版八年级上册P112P113)考纲要求: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时间1937年12月地点南京背景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接着,又向南京进犯。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概况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在六周的时间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认识(1)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这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本质,因此我们要反

8、对战争,维护和平(2)要警惕日本帝国主义势力抬头,遏制反华势力,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铭记历史,知耻而后勇,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3)日本只有深刻反省战争罪行,才能真正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关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014年2月27日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人教八年级上册P79P81)(冀人版八年级上册P114P116)考纲要求: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时间1938年概况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消灭日军一万多人意义抗战以来中国

9、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敌后战场)时间从1940年8月起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指挥者彭德怀目的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增强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目标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意义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有力地支援了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中共七大(人教八年级上册P81P82)(冀人版八年级上册P123P124)考纲要求: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时间1945年4月2013年27(1)题已考地点延安背景(1)国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顺利发展,有力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2)国内:抗日战争即

10、将取得胜利中心任务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内容 (1)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2)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3)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4)大会选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意义(1)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2)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教八年级上册P82P83)(冀人版八年级上册P124P126)考纲要求: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

11、历史意义。时间1945年8月15日背景(1)国内形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2)国际形势:1945年5月初,德国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的沉重打击,陷入困境;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意义(1)国内: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2)国际:中

12、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略上有力配合和支援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2010年31(2)题已考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领导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全面的抗战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作战(2)国际: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持(2012年14题已考),河北中考典型题目解析(2015河北中考13题)1940年,日本天皇曾忧心忡忡地说:“侵入俄罗斯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和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A中华民族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旗帜B中华民族的抗

13、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C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消耗和牵制了日军D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法西斯全部力量【解析】本题是文字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难度适中。认真阅读材料,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民族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旗帜这一信息,排除A。准确解读材料中的中心语句:消耗战与游击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并没有牵制日军的全部力量,还有美国等国家,D错误。从天皇谈话中可见日军当时深陷中国战场无法自拔,令其忧心忡忡,故B正确。【答案】B,考点攻关练一、选择题1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

14、,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惟一要务。”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A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B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不是日本侵略者C对于失掉东三省热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愿意承担责任D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以先清除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惟一要务2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重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这说明国民政府(D)A实行不抵抗政策B实现了对全国的统一C全力“围剿”红军D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C)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ABC D4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是指(C)A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B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