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历史(云南)复习练习:第2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686657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中考历史(云南)复习练习:第2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届中考历史(云南)复习练习:第2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届中考历史(云南)复习练习:第2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届中考历史(云南)复习练习:第2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届中考历史(云南)复习练习:第2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中考历史(云南)复习练习:第2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中考历史(云南)复习练习:第2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考试要求)主题 标准要求 内容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来源:gkstk.Com级 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的破坏 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级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始三大改造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失误“文化大革命” 级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的成就与失误 ,时代特征)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

2、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但是,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现“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出现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时空坐标),重难点突破)1958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失误、后果及教训(1)失误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发动“大跃进”运动,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超越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严重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

3、产积极性。(2)后果:直接导致19591961年三年最严重的经济困难。(3)教训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能急于求成;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国情出发。,中考考点动态)考点时间出处题号题型分值“一五”计划2015云南省12选择题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6云南省11选择题22016云南昆明10选择题22017云南昆明9选择题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2016云南省11选择题2邓稼先2016云南省15选择题2焦裕禄2017云南昆明10选择题2,中考典例)【例1】(2017云南中考第14题)1958年,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

4、全国大约出动9 000万人,大搞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炼铁)、群(群众运动)”。小土炉、小高炉遍地开花,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掀起。这一现象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考查大跃进】A土地改革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大跃进”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解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大跃进”运动时期的大炼钢铁运动,材料提到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很容易想到大跃进,故选C。【答案】C【例2】(2017昆明中考第9题)为加强政治和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通过这部宪法的是()【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A中国

5、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故选B。【答案】B【例3】(2017昆明中考第10题)为改变河南兰考的落后面貌,他带领全县人民生产自救,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是()【考查焦裕禄】A焦裕禄B袁隆平C邱少云D邓稼先【解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索时期先进模范人物,材料提到兰考、“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等信息,判断是焦裕禄,

6、故选A。【答案】A【例4】(2017曲靖中考第11题)五年规划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南针”。“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考查“一五”计划】A重工业 B轻工业C农业 D交通运输业【解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一五”计划,是知识点的再认再现,“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故选A。【答案】A【例5】(2017曲靖中考第12题)如图是1958年8月13日的报纸,关于早稻亩产量的报道,正确的评论是()【考查大跃进】A早稻亩产量跃居世界首位B报道内容真实可信C农业科技取得重大突破D对早稻亩产量的严重浮夸【解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大跃进对农作物产量的严重浮夸,从报纸读到的信息是早稻亩产

7、量三万六千九百多斤,显然是不合实际的,严重浮夸,故选D。【答案】D,考点互动)1(2017福建中考)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B)A实行土地改革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2017孝感中考)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B)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C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D完成三大改造

8、,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解读图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出现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年份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52年71.8%6.9%0.7%1.5%19.1%1956年7%0.1%7.3%53.4%32.2%A.三大改造的完成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行C苏联的经济援助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4(2017苏州中考)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如图所示的两幅图出现在(A)A“大跃进”运动时期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5(2016聊城中考)新中

9、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土地政策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其中,以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为显著特征的是(C)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6“他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他”是(A)A邓稼先 B雷锋 C焦裕禄 D袁隆平7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B)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8(2017淮安中考)如图是小明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其中,党在全面建设

10、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B)A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D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9(2017安顺中考)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民主法治建设】(1)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把下表补充完整。法律文献内容摘要地位或作用_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人会_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_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11、议共同纲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农业现代化】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2)根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你从图2中能获取什么信息?试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国家实行了什么政策?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改革开放)。【走向世界舞台】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3)根据材料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什么。答:大批亚非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

12、合国。(4)纵观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法治: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经济: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等;外交: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从法治、外交、经济三个方面任答两点即可)10(2017青岛中考)富是民之本,强乃国之基。民族复兴,富强繁荣,始终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自强先“求富”,强调以“富”为基础和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的主张但因为企业受到清王朝及官僚的控制,其生产规模、利润分割要听命于清王朝,带上了浓厚的封建性。企业能否发展,与封建势力的控制往往成反比。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出现过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